科技進步讓自造者運動蔚為風氣,不需要專業的技術和工廠,業餘人士也可以藉由3D印刷等技術在製造業大顯身手。
當代創新思潮的回顧與前瞻,可用兩句話形容:過去十年,重點在如何以創新方式,在網路上創作、發明與合作;未來十年,則是如何把網路所學應用在現實世界。
網路世界固然神奇,終究無法與現實世界相提並論,經濟規模小很多(網路交易占整體市場比重不到一成)。數位革命演進至此,大致跳脫不出螢幕的框架,像是筆電、電視、手機等等。但我們住的是房子,開的是車子,工作也在辦公室裡,生活被有形實體團團包圍,大多數都是製造導向型經濟下的產品。
跳脫螢幕框架
但這個經濟形態雖在過去百年脫胎換骨,獨缺一個環節沒變:無法與網路一樣民有民享。由於大規模生產需要專業、設備、成本考量,因此製造工作通常只有大企業或專家才能從事。但,這點即將改變。因為,製造已走向數位化:實體物品現在都以電腦設計,設計圖能在網路分享。
過去,工廠或工業設計公司所能做的,如今在自家地下室與消費機種電腦也都做得到。而且,產業一旦數位化,後續自然產生深遠的改變,從零售、出版等產業可見一斑,但最大的轉變是由誰來生產。一旦能在家用電腦執行,就表示人人都能上手,這正是製造業目前所經歷的轉變。
現在,若有任何好設計,只要上傳檔案給製造服務商,就能做出成品。若自備功能強大的數位桌上型生產設備,例如3D印表機等等,要自行生產也沒問題。發明家不用再看大製造商臉色,就能把構想化為實體。
對網路世代來說,這樣的生產流程更有意思,以前還得窩在工作室敲敲打打,未免沉悶。同時,網路鄉民也希望跳脫螢幕框架,渴望真實人生。把原本在網路發想的點子,立即製造出來,成為日常生活中摸得到、用得到的物品。網路追求虛擬「實境」,但終究要走到製造「實體」這一步。
這番話並非臆測,自行生產的風氣已經凝聚成一項運動,氣勢足以匹敵第一次工業革命,而且上次出現如此暢旺的產業運動,正是網路誕生之後。
全球各地目前有接近一千個「自造空間」(makerspace)——大家共用生產設備的據點——成長速度驚人,光是上海就有一百個正在籌備中。許多自造空間都是由在地社群所創辦,但也有像TechShop這樣的公司,以會員制工作坊為經營方式,創辦人曾經是金科氏(Kinko’s)影印連鎖大廠的主管,以老東家為榜樣,正積極展店,希望達到處處都有店面目標。
二○一二年初,歐巴馬團隊看到自造者運動的潛力,發起一項方案,計畫在未來四年將自造空間帶入校園,安裝3D印表機與雷射切割機等數位生產設備,受惠學校達千所。這無異是工藝課捲土重來,但經過升級,更貼近網路時代的需求,用意在配合政府製造業策進計畫,培育新一代的系統設計師與製程研發人員。
「開放源碼硬體」(open hardware)亦是自造者運動的要素。開放源碼過去解放了軟體,如今,同樣的效應也逐漸發生在實體物品。網路社群中的程式設計師從Linux作業系統出發,架設了今日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網站,到使用者端廣受歡迎的FireFox瀏覽器等,都是開放原始碼軟體的代表案例;就如同上例模式,現在自造者社群也正藉由開放源碼硬體,製造出電子產品、科學儀器、建築物,甚至是農耕器具。
小孩都能小試身手
現在有許多身價數百萬美元的開放源碼硬體企業,產品不一而足。谷歌也加入這場運動,推出開放源碼電子零件,讓大家發明出來的硬體成品,也能與Android軟體連結。起初,大家只是對數位成型工具著迷,渴望將這股網路現象延伸到現實生活,產生激盪;原本屬於文化變遷,如今慢慢也成為經濟變遷。隨著大家的創業本能蠢蠢欲動,把個人興趣當飯吃、成立小公司,自造者運動正逐漸改變產業樣貌。
放眼專業產品設計研發的領域,可看到大企業正把焦點轉向自造市場。產業龍頭紛紛推出免費設計軟體,讓業餘人士,甚至是小孩都能小試身手。再搭配代工服務中心,使用者能將設計上傳,進行3D印刷或雷射切割。一言以蔽之,自造者運動的時代已經來臨。
(本文摘自第二章‧孫蓉萍整理)
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安德森自2001年起擔任《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該雜誌五度獲得「美國國家雜誌獎」提名,並曾獲卓越雜誌首獎。安德森也曾獲《廣告年代》封為「年度總編輯」,2007年獲《時代》雜誌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位人士」之一。2012年底,擔任3D Robotics執行長,這家公司主要生產、販售DIY無人機的零件,並經營由DIY社群成立的網站DIY Drones。他們沒有融資,但是第一天就產生收入,目前已經成為一家營業額數百萬美元的公司。
譯者:連育德
出版:天下文化出版(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