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藍營立委陳根德變身生技一哥

藍營立委陳根德變身生技一哥
從政多年,陳根德近來卻因跨足生技產業有成而成為媒體焦點。

羅翊方

科技線上

攝影/陳俊銘

694期

2010-04-08 11:27

三月二十二日,景岳生技轉上市掛牌,股價開高破百,順利展開上市蜜月行情。董事長陳根德除了立委為民喉舌的身分之外,他將之前營收不振的景岳徹底改造,擬定開放市場策略,讓產品銷售通路多元化,成功造就今日榮景。

三月二十二日,景岳生技帶著股價衝進百元俱樂部的大喜,由櫃檯市場正式轉進集中市場,上櫃轉上市。景岳生技二○○九年每股稅後純益一.七八元,稅後純益率高達四一.六%,股價本益比則超過五十倍。稱它為生技類股「一哥」,一點都不為過。

景岳生技董事長、也是現任立法委員陳根德,一時之間成了媒體包圍的主角。來到立法院青島會館大門接待室,接待小姐一臉驚奇地問:「台灣生技產業很多不是都還在燒錢嗎?委員經營生技還這麼賺錢!」
 

跨足生技過程曲折

 

論起陳根德跨足生技,過程其實頗為曲折。二○○○年成立、專攻功能性乳酸菌開發的景岳生技,初期因為搭上抗過敏優酪乳風潮,加上前董事長許清祥的醫師專業形象,在當時國內的生技業界建立了相當的知名度。幾位創始股東也大有來頭,包括當時的中鋼董事長郭炎土、知名中草藥公司順天堂前任總經理沈重光,以及南部五代世家中藥廠莊松榮製藥家族兄弟。

 

景岳在許清祥的帶領下逐步進軍新藥及疫苗開發,也順利取得國內第一家具原料藥GMP認證的益生菌製造廠。然而,連年來的營收不振,讓公司經營開始捉襟見肘,市場派與公司派的股權之爭也悄悄上演。

 

當時市場派找上了國內生技製藥業備受推崇的名人—— 上市公司東洋製藥董事長林榮錦為首代表,取得景岳兩家子公司光惠及台岳生技經營權後,林榮錦準備以法人代表身分,在下一次董監改選時角逐景岳董座一職。

 

代表公司派的許清祥則透過政治界朋友,引薦了當時已在營建業累積相當資金實力的陳根德,「我當時真的只想單純做個投資者。」陳根德說。

 

力拚改革開放通路

 

景岳創始股東之一,股權足以左右董事長改選的莊松榮製藥總經理莊孝彰,原來與陳根德並無交情,但莊孝彰回憶:「我看這個人很有氣魄,而且有原則。股票用送的他不要,他堅持既然要參與一家公司,一定要自己買下股票,不然怎麼會和公司產生利益共同體?」

 

因為氣魄與責任感,幾位大股東把公司改革希望轉向了陳根德,並說服他出面爭取董事長一職。中鋼原有的一五.一%股權也全數轉賣給陳根德。在獲得莊松榮這一方關鍵性的支持後,終於在○五年六月的景岳董監事全面改選中,國內生技界公認向來攻無不克的林榮錦黯然退場,陳根德自此除了立法委員的頭銜外,也多了生技公司董事長。

 

入主景岳後,陳根德決心一年之內要讓公司起死回生。他擬定有別於以往的「開放市場」策略,讓景岳的產品有更多元的銷售通路。但開放策略才實施,就立刻引起舊有業務幹部的反彈。原來,之前景岳的商品完全授權子公司光惠生技獨家銷售,如今既得利益要釋放共享,當然引起反彈。舊有業務勢力最後還向許清祥告狀,最後連許清祥也掛冠求去,但陳根德仍堅持改革。

 

事實證明,景岳自陳根德接手第二個月起,即創造損益兩平的成績。○六年底,陳根德入主約一年半,景岳EPS達○.二八元。這一年年終,陳根德把營收獲利的部分幾乎都拿來發放員工年終獎金與股東紅利。

 

陳根德在生技產業的表現,讓政界不少朋友跌破眼鏡,然而,陳根德的經商嗅覺,其實早在年輕時就展現出來。

 

 陳根德的家族在桃園以養魚業為生,家境並不差,但他掏出西裝口袋中一張至今還保留著的「大客車」駕駛執照,剛退伍的陳根德,竟然跑去開計程車,專跑桃園到台北的「叫客」生意。他說,「七○年代那時候開計程車很好賺,我每天認真跑,一天可以賺兩、三千元。」陳根德靠開計程車賺錢,竟然可以累積到計畫自己買幾輛大型巴士往返高雄與台北。只是第一個交通大亨的創業夢,被長輩勸回家經營家族的魚塭養殖事業而作罷。

 

陳根德說,那年代開福特跑天下,可能比今天開賓士車拉風,他靠著一輛福特跑天下跑遍全台賣魚,一年也可以幫家族賺進五、六百萬元。直到結婚,太太蔡惠敏建議他往其他事業拓展,於是搬到台北,投入了正起飛的營建業。他白天在工地當工人,晚上到當時的中國災胞救濟會進修各類營建所需的專業,從施工、估價到管理,陳根德說:「我到現在都還有施工估計的專業執照喔!」他不諱言,人生的第一桶金就靠營建業,從營建業賺來的錢,每年不少於五千萬元。不過,後來走入政壇,歷次的選舉花費,加上每年選民服務支出,陳根德自己估計,「走錯行啦!少說也花掉十億元!」 

 

如今經營景岳有成,連續四年來營收成長率平均達四○%以上,稅後純益連續三年維持在三三%以上,股東權益報酬率三年來平均接近八%。問他是否乾脆棄政專心從商?陳根德開懷大笑說:「闖蕩社會二十多年,我的人生大運其實今年才開始!等哪一天景岳股價攻上五百元,我不但不從政,還要退休了!」

 

景岳生技

(攝影/林煒凱)

 

景岳生技
成立年:2000年
資本額:4.93億元
董事長:陳根德
總經理:賴威光
EPS(元):

07年 1.28
08年  1.10
09年  1.78

 

陳根德
現職:景岳生技董事長、立法委員
學歷:桃園農工、南亞技術學院財金系
經歷:桃園縣議會(第13屆)議長、立法委員(第5至7屆)

「真的是隨便拿一本就可以。」田口智隆不記得十六年前第一次做筆記時的本子長什麼樣,「那時沒有智慧型手機,我只是隨手拿了一本尺寸很小、巴掌大的本子,就這麼開始記了起來。」回頭來看,不拘形式,就是他所認定的成功關鍵。不只是筆記本的尺寸、格式不拘,甚至連記錄的方式,都很隨興。

 

他回憶,當年也沒有學過究竟該怎麼記帳,於是,每天只是很單純地寫下「大概是幾點、在哪裡、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沒有特定格式,就像是寫便條紙一般的筆法記錄著。「有時,也會忘記確切的時間、金額,但其實不必那麼精準,只要把印象中的大概數字記下來就好。」甚至,真的忘記金額時,只要寫下「在超商買了一瓶可樂」之類的描述也行。

 

田口智隆認為,紀錄愈是追求精確、愈需要花腦筋回想;愈花腦筋、記錄起來就愈費心費時,那麼,就會成為一種讓你不願持續下去的心理障礙。因此,與其追求精準,不如追求完整,重點是盡可能寫下各項消費動作,並且每天都得持續下去。

 

大約記錄一周後,田口智隆回頭翻看,隱約地,開始感受到某些消費動作的確「擺明就是浪費」,於是,他為自己的每一種消費做分類。同樣地,他的分類,又是百分之百輕鬆簡單。

 

不像一般記帳的分類,多半是以「用餐、交通、娛樂、學習、家用……」等項目區分,在田口智隆那本不太稱頭的筆記上,他只是簡單畫了兩條線,把所有消費分成三類:必須支出、投資、浪費。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首先,你不必費心思考「這到底算是哪一種分類」,例如,為了去看電影而坐了一趟小黃,究竟是「交通支出」還是「娛樂支出」;又像是午餐後點了一杯冰咖啡,這杯咖啡應該被歸類為「餐費」嗎?

 

兩條線分類法 精準抓出浪費根源

 

在田口智隆的分類裡,這些支出,管它發生時的前因後果是什麼,都會被歸類為「浪費」。這就點出了「兩條線分類法」的第二個好處,「這樣分類一段時間,慢慢地,你會知道哪些支出經常會被你自己貼上『浪費』的標籤。」釐清浪費,不就是記帳的根本目的嗎?運用簡單的分類,一來快速上手,不會成為繼續做筆記的障礙;二來,也能精準抓出每一筆浪費的根源,慢慢地,你在進行這些消費前,會開始多想一下。

 

「換句話說,在消費這件事上,你會逐漸歸納出自己的價值觀。」田口智隆認真地說,進行支出筆記的第三階段,就是「強化價值觀」。「每個周末,你可以回頭翻一翻筆記,在每一頁隨便找個空白處,用隨筆的方式寫下簡單心得。」他舉例,像是「這天的晚餐怎麼點了這麼貴的套餐啊?真的沒必要」之類的。

 

這些筆記,都是「凝聚消費價值觀」的幫手,田口智隆回憶親身經歷,記錄一段時間後,自己開始變得精打細算,除了對每一筆消費多想幾分,對「必須支出、投資、浪費」的比率分配也有計算,「人總是需要小小浪費一下,但我克制自己,浪費的比率不要超過一○%。」他建議,適當的比率應該是「必要支出七成、投資支出二成、浪費一成」。

 

靠「輕筆記」節約有成,田口智隆也開始如法炮製,把這樣的筆記用於時間管理、人際關係、投資管理等方面。他舉例,一天之中花了多少時間閱讀、吃飯、看電視、和長官討論工作、和同事聊天等等,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記錄,並且逐漸歸納出自己「時間運用價值觀」,有意識地在時間運用上精打細算。

 

至於投資筆記,「不拘形式」的隨筆風格仍是關鍵,但有四項重點必須寫清楚。買進日期、買進價位、買進時的心情與打算、買進的理由。前兩項不難記錄,第三項,是指「想要靠這檔股票或基金達到什麼目的」,例如,「想要長期持有賺長線財」,或者,「等股價漲到多少時就賣出」之類。

 

第四項,買進的理由,或許也是決定投資成敗最關鍵的一項,「報紙新聞說,某某公司下一季業績可望成長一○%,值得注意」,「如果你因為看到這個內容才決定投資,那就把這句話記下來。」田口智隆說,這句話是你未來判斷要不要賣出的關鍵,也是你買進這檔個股的「終極價值觀」,如果日後公布的業績不如報紙預期,代表買進理由不成立,就該找機會賣出。

 

類似的投資賺錢筆記作法,台股投資達人也不乏案例。「平日只要多留意各種新聞訊息,先記下,理解它,等到有一天股價會說話,你再拿出來運用,就可能找到飆股。」說話的是艾致富,在近期的新作《看新聞,買飆股》書中,闡述的就是如何把新聞資訊轉換為「投資輕筆記」,抓準財經趨勢脈動,進一步掌握投資機會。

 

艾致富打造強大資料庫 看新聞十秒嗅出飆股

 

打開電腦,艾致富秀出一張放了大半年的新聞截圖。當時,他隨手在電腦鍵盤上敲下「截圖」功能鍵,收進他的「新聞觀察資料庫」裡,不久後,這張截圖畫面成了他抓到飆股的關鍵。

 

「晶心科的矽智財已經被IC設計廠採用,並同步打入日系車廠中階車款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配備的領域,據傳已經通過日系車廠認證,打進原裝汽車市場……。」二○一八年一月五日,當他看到這則新聞時,立刻決定用十秒的時間收納到自己的資料庫裡。財經新聞一大堆,但這則新聞透露的訊息,是一家公司的訂單「從無到有」的可能性。

 

農曆年前,美股在二月一度出現重挫,引發台股封關前出現大量賣壓,導致不論是大盤還是晶心科股價都顯著下修,艾致富見機不可失,從九十幾元至一百元附近買進晶心科,直到三月底至四月初,在股價一八○元至一九六元附近陸續出脫,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光這檔股票就讓他賺進八成到一倍的獲利。

 

艾致富要強調的重點,不在於操作過程或是選股精準,而是「做對筆記、畫對重點」的重要性。他表示,每天財經新聞一籮筐,但可能演變成投資趨勢、或至少是「投資故事」的,通常就是具有「從無到有」特質的消息。一旦看到這類訊息,二話不說,截圖下來,成為他隨時提醒自己的投資風向指標。

 

他又以一七年九月買進、大賺一倍的飆股浩鑫為例。去年九月八日,他先是「截」下了這則新聞:「浩鑫即將成為二○二○年東京奧運人臉辨識系統供應商……,初步規畫在日本全國車站月台等群眾出入之處,會搭載人臉辨識偵測系統……,且第一代人臉辨識已攻入台灣海關。」四天後,蘋果新手機iPhone X發表,同樣「搭載人臉辨識系統作為安全解鎖的全新功能……。」

 

連續對比幾則新聞截圖後,艾致富很確定,從東京奧運、日本車站月台、台灣機場海關,乃至於蘋果手機,都鋪陳著人臉辨識科技「從無到有」的故事,因此,去年九月下旬以每股十一元買進浩鑫,到十一月底,已經有接近倍數的獲利空間了。

 

投資

▲點圖放大

 

雷浩斯「質化」選股 參透經營者心態

 

投資選股的邏輯百百款,重點是如何透過簡單地記錄,緊緊抓住你最認同的部分,形成紀錄,就能逐漸歸納出自己最適用的「投資價值觀」。艾致富靠的是「從無到有」的財經新聞,價值型投資達人雷浩斯,除了量化的財務指標之外,則會特別記錄「透露經營者心態」的訊息。

 

在一張「質化」的檢視表上,雷浩斯會針對手中持股的「經營者心態」加以記錄,包括基本的董監持股數字,以及像是「老闆低調不作秀」、「重視數字或熱愛閱讀」等,都會是他參透經營者心態的記錄重點。

 

無論如何,「筆記的功能就在於能讓你克服『不自覺』的老毛病!」田口智隆如此解讀。他表示,做筆記,就像是「用客觀的角度看自己」,支出筆記、時間筆記,目的是抓出「不自覺多花錢」、「不自覺浪費時間」的惡性基因;投資筆記的功能,則是避免「股價一波動,就忘了當時為何買這檔股票」的初衷。至於要用紙本或數位工具來記載,他則認為各有優點,「只要夠輕鬆就好。」

 

投資

▲點圖放大

 

郭勝勤於手抄筆記 訓練對大盤的敏銳度

 

再以投資筆記來看,艾致富用電腦截圖、雷浩斯用EXCEL製作報表,都是利用數位工具,但擅長技術面與籌碼面分析的投資達人郭勝,則認為「勤於手抄筆記」更能訓練盤感,透過每天親筆寫下大盤、期貨市場的相關數字,以及線圖中具有指標意義的參考數據,強化對盤面變動的敏銳度;此外,他也會隨手抄寫看好的產業與個股。

 

「真的不要拘泥形式!」田口智隆再次強調,只要是能讓你持續下去的方法,就是最好的筆記術,當然,「你還要能在上面記錄自己的心情、態度與檢討。」他舉例,雖然有人認為紙本、手寫最能留下「情緒」的印記,但隨著科技進展,「現在很多數位筆記軟體也有表情符號等特殊功能,我沒用過,但或許更能讓使用者記住當時的心情呢!」

 

無論是控制支出、幫助存錢、時間管理,乃至於投資前後的策略依據,筆記都是「用客觀角度看自己」的修煉!喔……,說修煉太沉重,別忘了,日本理財達人的關鍵忠告,筆記很有用,但筆記的方法,就是愈輕鬆愈好,完整重於精準,每天記錄,你就能看見自己的改變!

 

投資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斜槓藝術家
斜槓藝術家

2022-03-30

私人博物館時光之旅
私人博物館時光之旅

2025-02-05

世界首座肖像藝廊跨海展出 臉孔下的祕密
世界首座肖像藝廊跨海展出 臉孔下的祕密

2022-08-31

黑膠聲景小旅行
黑膠聲景小旅行

2025-03-05

波點狂想 草間彌生KUSAMA YAYOI
波點狂想 草間彌生KUSAMA YAYOI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