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在去年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組織改造,「先進技術事業」和「主流技術事業」是兩大中流砥柱,分別領軍的兩位資深副總劉德音和魏哲家,也成為蔡力行最重要的左右手。
「原本今年第一季,我們提出給董事會的計畫是虧本的。」台積電主流技術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魏哲家說,把能降的成本都降了、能搶的訂單也都搶了、能擠出利潤的空間還努力榨出最後一滴汁,但大環境實在太惡劣,即使照著最嚴厲的計畫走,還是有可能虧損,「可是我們內心知道,哪可能真的讓它虧本,一定要弄到不賠錢才行!」魏哲家露出笑容,直說這是大家拚了命換來的成果。
「先進」與「主流」製程相輔相成
去年二月底,台積電為了因應客戶日益複雜的產品,並且縮短研發製造的時間差,更快反映客戶需求,而進行史上最大幅度的組織調整。將原本的營運組織與其他的研發和技術服務單位整併,依客戶特性,分為「先進技術事業」和「主流技術事業」兩大平台,分別由劉德音和魏哲家兩位資深副總經理接任事業群負責人。不以「尺寸」,改以「製程」作為劃分原則,顯然更能貼近客戶動態與需求,被視為蔡力行的一步好棋。
目前,台積電在董事會之下,共劃分了十三個平行的事業組織,和一個內部稽核單位,並分別交由十三位副總經理管理。其中,在全球兩萬多名員工中,「先進技術事業」和「主流技術事業」兩個事業組織,就占了一萬六千多人,為台積電創造一年逾三千億元的營收,領軍的劉德音與魏哲家,功不可沒。
劉德音主導的先進技術事業,主要在研發製造「數位運算IC」;而魏哲家負責的主流技術事業,則專攻「線性IC」,也就是將人類所見、所聽、所觸摸的,真實地記錄下來。
以技術上來說,數位運算的效能,比得是誰的速度比較快、誰的功耗比較少、誰的體積比較小;而線性IC的效能,則是如何讓晶片的感應更敏銳,讓接收到的訊號更多、更清楚。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使用數位相機拍照時,每個人都希望拍出來的照片,能夠像自己而不失真,這屬於線性IC的功能,也就是將我們五官所接收到的訊號記錄下來,轉換成數位格式;但若想要把照片中的皺紋拿掉、想要讓照片中的皮膚看起來白裡透紅,甚至要改變頭髮的顏色,則屬於數位運算的工作。
一個是不斷尋求更先端技術的突破,把用顯微鏡才看得到的六十五奈米,再進階到更微小的四十五、三十二奈米;另一個則是用高科技記錄人類五感。理性的劉德音和感性的魏哲家,適得其所地將台積電兩大中流砥柱,經營得有聲有色。
理性劉德音 走在先進技術的前端
曾經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和英特爾工作過的劉德音,十六年前加入台積電,管理八吋晶圓廠。劉德音說話的口氣和外形一樣,都是溫文儒雅;即使有笑容,也是淺淺的微笑,而不是豪邁大笑;談話過程常常三句話中,就出現好幾個半導體專有的技術名詞,很有工程師的風格。現在他主導先進技術事業,也常代表台積電參與國際性的技術研討會議。
劉德音有著和蔡力行很相似的經歷。蔡力行為台積電蓋了全台灣第一座八吋晶圓廠,而劉德音在台積電新廠規畫處任職期間,也蓋了台積電第一座十二吋晶圓廠;在當時,全球有十二吋晶圓廠的半導體公司,還寥寥可數。
蔡力行曾被派到世界先進擔任總經理,而二○○○年,台積電合併世大積體電路時,也是派劉德音到世大擔任總經理。台積電公共事務處副處長曾晉皓說,「是劉德音把世大轉變成像台積電的樣子。」台積電對於每座廠房的土木工程、水電配置和產線規畫,有很高的要求,但若把世大的廠房打掉重蓋,成本太高,所以只能就原有的狀態去改善;其他還包括人員素質、企業文化,也是劉德音必須努力的。劉德音不諱言,那段時間真的很辛苦,但是看到世大的員工一天比一天有自信,他也與有榮焉。
台積電宣布組織改造後,掌管十二吋廠的劉德音,順理成章地接下先進技術事業,「先進製程的壓力在於,要做很多別人沒做過的決定,要定義別人沒定義過的科技。」劉德音說,做這些沒人做過的事情,並不寂寞,反而很享受創新的滋味。
過去,晶圓代工面對的客戶,多半是上游的IC設計公司,但終端電子產品變化多端,為了更了解市場脈動,劉德音開始花很多時間,和下游的系統製造商,如宏達電、華碩等公司面對面溝通。劉德音強調,「我們不能再把晶圓技術,看做是四十五奈米、還是三十二奈米;而是要告訴客戶,未來要放在你的產品中的IC,已經可以容納十億個電晶體。」換句話說,系統廠要做任何功能強大的產品,台積電都能幫它實現。
現在,劉德音手中常常都有最夯的科技產品,他最新的「玩具」,是在亞馬遜網站賣到缺貨的電子書Kindle。他直接和市場對話,確保研發出來的科技,都能切中終端產品的需要,也讓台積電持續發掘成長的契機。
感性魏哲家 用晶圓記錄人類行為
在台積電裡面,有一位神祕的Mr. ABCD(ABCD先生),它是台積電再創成長高峰的祕密武器——也就是和人類看、聽、說相關的六大線性IC產品。
這六大產品,包括了MEMS和MCU(微機電系統和微控制器)、RF IC(射頻IC)、Automotive和Analog IC(汽車與模擬IC)、BCD technology for smart power(用於智慧電源的BCD技術)、CMOS image Sensor(CMOS圖像感測器)以及Display Driver(顯示驅動器),取其英文第一個字母,就成為台積人耳熟能詳的Mr. ABCD。
讓「ABCD先生」成為為人類服務的推手,就是魏哲家。擔任過新加坡特許半導體資深副總,也當過台積電南廠區副總的魏哲家,雖然讀的是硬邦邦的電機,做的是冷冰冰的晶圓,講起話來,卻很熱情風趣;愛好攝影的他,對於相機鏡頭有如專家級的了解,而他現在負責研發的技術,恰好是如何更真實記錄人類生活。
十年前加入台積電,魏哲家原先掌管八吋晶圓廠;改組後,所有主流製程都由魏哲家負責。曾有業界人士說,製程不斷提高,新的晶圓廠不斷地蓋,為了填補六吋廠和八吋廠空出來的產能,台積電只好去尋求比較低階的產品來做。魏哲家澄清這個說法,他強調,台積電過去二十年,都是做最先進的技術,因此都專注在數位運算IC;但是三年前,經營階層開始思考,台積電若要變成擁有營收三千億元的公司,只靠數位運算IC,做得到嗎?既然全世界線性和數位IC都在成長,那麼台積電就不應該只做一種生意。
「是先看到成長的驅動力,才決定要做什麼事,該投資多少資源,這是策略;而選擇用對的技術,來做對的產品,是台積電可以比別人驕傲的地方。」魏哲家表示,如果線性IC用十二吋晶圓的技術來做效能最好,那麼台積電不會用八吋做,會把線性IC放在主流製程,絕對是因為效能和成本的通盤考量,並非填補產能。
歷經金融海嘯,改組後的台積電,通過了一關困難的考驗,劉德音和魏哲家表示,這一切都是團隊努力來的;而對蔡力行來說,劉德音和魏哲家是幫助他更無後顧之憂向前衝的最大助力。
■兩大戰將領軍台積電最重要事業群
主流製程事業 先進製程事業
負責人 魏哲家(左) 劉德音(右)
晶圓廠 6吋廠、8吋廠 12吋廠
製程技術 0.18微米世代以上 0.13微米世代以下
應用產品 影像感應器、 繪圖晶片、
液晶顯示器驅動晶片 行動通訊晶片
、 電源管理晶片 微處理器
■台積電13戰將 力挺蔡力行
張忠謀和蔡力行帶頭衝刺,台積電13位副總級人物就是最強有力的後盾。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就是要把不同的專業領域,做到最好!
主流技術事業
資深副總經理
魏哲家
經歷:台積電南廠區副總經理、新加坡特許半導體資深副總經理
學歷:美國耶魯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品質暨可靠性副總經理
蔡能賢
經歷:台積電封裝測試技術暨服務處資深處長、世界先進積體電路營運組織副總經理
學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工程博士
先進技術事業資深副總經理
劉德音
經歷:台積電南廠區副總經理、世大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總經理
學歷: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電機暨電腦資訊博士
副總經理暨財務長
何麗梅
經歷:台積電會計處資深協理、德碁半導體副總經理
學歷:台灣大學商學碩士
資深副總經理暨資訊長
左大川
經歷:台積電營運組織資深副總經理、美國WaferTech公司總經理
學歷: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材料科學暨工程博士
主流技術事業副總經理
曾孟超
經歷:台積電二廠資深協理
學歷:中原大學應用化學博士
副總經理暨法務長
杜東佑
經歷:德州儀器副總經理暨法務長
學歷: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學博士、紐澤西州州立大學法學博士
研究發展副總經理
孫元成
經歷:台積電邏輯技術發展處資深處長
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電機工程博士
研究發展副總經理
羅唯仁
經歷:英特爾CTM廠長暨先進技術發展協理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固態物理及表面化學博士
先進技術事業副總經理
秦永沛
經歷:台積電產品工程暨服務處資深處長
學歷: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人力資源副總經理
張秉衡
經歷:台積電資材處資深處長、世大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副總經理
學歷:美國普渡大學材料科學暨工程博士
設計暨技術平台副總經理
許夫傑
經歷:正一科技公司董事長、民生科技公司董事長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博士
全球業務行銷副總經理
陳俊聖
經歷:英特爾副總裁暨全球行銷與業務事業群總監
學歷: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企業管理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