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高度成長的鴻海,○八年的表現卻讓許多長線投資股東跌破眼鏡。回顧去年的試煉,股東對鴻海、還有總裁郭台銘仍有期待,但也不約而同地認為,鴻海應加速轉型腳步,才能成功從「製造鴻海」轉型為「科技鴻海」。
編按:一年一度的鴻海股東會將在四月十六日登場。去年,金融海嘯重創台灣製造業,身為代工龍頭的鴻海,也難倖免。○八年自結獲利新台幣五五一億元,雖然營收成長了一五%,但獲利卻衰退二九%;而股利的發放,也創下六年來新低,看得出鴻海希望手握現金,以度過不明朗的景氣。
在股東會前夕,《今周刊》邀請三位資深的鴻海股東,寫下一封給郭總裁的信。
對於鴻海,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各自有獨到的觀察和見解;從股東的心聲中,可以看出他們對鴻海仍有信心,但也都認為,鴻海已經到了非改變不可的轉捩點。以下為信件內容:
觀察鴻海逾十年的外資分析師:提升營運效率,是鴻海當務之急
觀察鴻海這麼多年,我對鴻海十幾年來高度的成長,印象深刻;鴻海也是我十多年分析師生涯所見過台灣公司中,讓投資人獲利最豐厚的傑出企業。
不過,去年卻是鴻海表現最走樣的一年。很多長線投資股東大量出脫鴻海股票,鴻海出了什麼狀況?董事長郭台銘又該做哪些調整?在股東會前夕,我想提供三點建議。
首先,要盡快提升公司效率。前兩年,郭台銘宣布將退居幕後,造成各事業群誰也不服誰,大家都在做郭台銘所說「爭權奪利」的事。為了追求績效,每個部門同時投資熱門產業,如電視或LED,造成重複投資。
再者,要增加公司治理的透明度。鴻海旗下設了許多投資公司,投資公司再去投資,財報上看不到,也追蹤不到投資效益。目前投資上限和項目都已開放,已無必要,否則投資人永遠很難讀懂鴻海的財報。
第三,鴻海不能再忽視中國低價山寨市場的潛力。過去鴻海以照顧歐美大型客戶為主,但山寨興起,代表新興國家有這樣的需求,只是過去的生產體系無法滿足。山寨手機的商機,鴻海之前就沒有搶到;現在山寨筆記型電腦市場已成形,也將是鴻海無法迴避的課題。
長期持有鴻海股票的資深大戶:鴻海轉型,得靠軟體提升價值
如果朋友問我,現在可不可以投資鴻海,我會建議等兩年再說。
這兩年,是鴻海能否由「製造鴻海」轉型為「科技鴻海」的關鍵期。無論生技、汽車、環保節能等新事業,都不是一、兩年可以開花結果;而目前主要產品線如PC、手機、網通,前兩項各有隱憂,三塊去了兩塊,今年業績成長力道不會太強,成長幅度將遜於往年。
目前,比較看好的剩下智慧型手機,鴻海擅長大量製造、降低成本,未來將以低階智慧型手機為主。但是聯發科已開發出低階智慧型手機的公板(套裝式模組),意味著大陸山寨機廠商產品採用聯發科晶片,就可以快速上市,壓縮了富士康的獲利。我預期富士康的獲利成長幅度,將從三○%修正至一○%左右。
至於新事業,本來我很看重鴻海在汽車業的發展,但幾年下來,它只能切入三線、四線的汽車廠,還看不出具體成效;和IBM合作切入環保節能,需要時間發酵;和訊聯合作投入生技領域,更要花五到十年才能開花結果。「科技鴻海」的成長樹苗,我還沒看到。
鴻海股東會常客劉台安:郭台銘要認清「現金為王」!
參加過無數次股東會,聽過許多上市櫃老闆報告,就我幾次在股東會及私下所觀察的郭台銘董事長,有幾個特質。
在股東會上,郭台銘的經營報告,字句用語深入且專精,不喜歡報導不準確的記者參加股東會,這一點實際上有他的苦衷,但也看出他性情的真誠和踏實。
也因為專業執著,郭董很在意公司獲利、營運狀況及股價。股東會的說明報告,雖然不提及股價,但在投資報酬上會給股東確實的交代。
很多時候,投資一個公司,公司領導人的性格是一個指標。郭台銘的苦幹實幹,讓鴻海的發展不是浪得虛名;再則考量自己,在家庭穩固後,重新全力衝刺事業。
現在全球面臨金融海嘯,要讓整體經濟恢復過去榮景,恐還需要一段時間。這屆股東會,我有幾項建議:
首先將盈餘全部保留現金,配股票不配現金暨轉增資;利率長期看低,應增添銀行借貸或發行債權,充實營運資金。再來,設立鴻海品牌的3C賣場流通事業,壯大現金收益及代工產品企業行銷體,取得土地店面,創造就業。
而在大陸的投資和擴張,必須謹慎小心,要深度了解大陸市場的人文民族性及政經文化領導。利潤及資金,宜留在第三地或台灣。
最後,購併後消滅公司中的「肥貓」,留住優秀員工,以促成長久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