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明基集團日益壯大,旗下小金雞不少,包括從光碟片轉型至偏光片的達信,六月二十三日已通過證交所審核;原本以彩色濾光片為主的達虹,也切入內嵌式觸控面板,未來也將是一顆耀眼的新星。
預計於今年底掛牌上市的達信,轉型路途可以說是充滿了驚奇。○五年,達信還是集團內的後段班學生,不到三年時間,就成為一匹耀眼的黑馬,今年第一季偏光片的出貨量還超過力特,成為台灣最大、全世界第四大偏光片廠。達信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堅持走出自己的路。
新事業未穩 意外遭逢市場變化
○五年,達信財報出現五年來的首度虧損:稅後虧損為十三.五二億元,每股淨損達六.二七元,是當年所有光碟片廠中虧得最慘的一家。當時達信已投入偏光片領域一年多,原本認為可以用從光碟片事業賺的錢,暫時挹注新事業,沒想到卻變成兩個事業部門都大虧。
達信總經理黃廷佐苦笑回憶,在集團開會的場合裡,大家都會安慰他說:「賠錢是非戰之罪」,但成為集團內惟一虧損的子公司,他依然有壓力。
二○○○年,明基集團董事長李焜耀,將黃廷佐從明基馬來西亞,轉調到光碟片子公司達信擔任總經理。當時,競爭者中環與錸德,年產能都有三、四億片的水準。達信卻只有四十名員工、二條CD-RW生產線,尚未進入量產階段。
黃廷佐了解,身為後進者無法享受規模經濟的優勢,只能著墨於品質差異化,因此決定主攻日本大品牌等尖端客戶,希望成為光碟片市場裡小而美的公司。為了打進新力(Sony)供應鏈,送證次數達十一次,花費八個多月時間,終於獲得青睞。○四年已經成為全球前五大DVD-R光碟供應商,單月光碟片最大產能達一億片水準。
黃廷佐說,那時候雖然原料上漲與產品跌價的趨勢已經浮現,但他依然覺得產業是看好的,沒想到,○五年四月,各大光碟片廠商開始流血殺價競爭,讓身為二線廠的達信無力競爭,成為市場輸家。
「身為經營者,在谷底的時候,要比別人更有信心。」黃廷佐說。那時候他明知道將有巨大虧損,還敢砸下更多資源投入新事業。○五年度達信的研發費用三億多元,占營收七%,是前兩年的總和。
○三年七月,光碟片市場還不錯的時候,達信就開始籌備TFT-LCD偏光片的事業計畫,但是當時所有技術、設備都掌握在日商手中,台灣只有與日本三立(Sanritz)合作的力特光電具備投產能力。董事會希望達信能培養出自主技術,黃廷佐只能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帶著研發團隊一起從零開始。
自創招式 善用後進者市場優勢
黃廷佐自己找論文資料,一步步從錯中學,同時不斷激勵員工。也因為堅持原有道路,到○六年光碟片價格回穩,偏光片也開始放量,公司就走出谷底,轉虧為盈了。
技術上不跟隨別人的腳步,反而讓達信走出自己的路。例如,在做偏光片的過程中,TAC(醋酸三纖維素薄膜)蝕刻是一道重要的手續,一般為了防止液晶剝落,會先在外貼一層保護膜,但達信的研發團隊,能做到減少這段工序,不影響液晶附著度,至少節省○.五%成本。黃廷佐說,類似的製程創新不勝枚舉,累積成為達信在成本與品質的競爭優勢。
○五年第四季偏光片開始量產,當季度出貨約七億元,第一批貨卻是給華映,而不是母公司友達。「集團內有個不成文規定,子公司要能先出貨給其他廠商,才算是通過『驗證』,能夠出貨給母公司。」達信董事長王文璨說。到了○六年友達訂單大量挹注,偏光片收入衝到七十多億元。如今友達仍占達信出貨的七成以上,而國內面板廠除了奇美之外,全都是達信的客戶。
達信選擇投入光碟片與偏光片領域的時間點,不但都比競爭對手晚,並且都是產業趨於成熟的時刻。黃廷佐說,這樣有許多好處,一來節省了初期開發的嘗試成本;二來是下游需求也已逐漸顯現,無須擔心客源,如此達信可以專注於製程改良、生產成本降低,強化競爭優勢。
到了○七年,偏光片的出貨比重已經超過七成,公司年營收一百三十八億元,淨利七.二億元,每股盈餘三.○七元,成為明基集團的一隻小金雞,八月十二日均價為二十七.五元。
如今達信維持全球第七大光碟片公司的市場位置,雖然偏光片事業在今年下半年可能受面板景氣緊縮影響,但今年桃園龍潭廠與蘇州廠的新產線加入之後,預期總產能可比去年成長三成,依然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三大偏光片廠商。達信總經理黃廷佐表示,「勤能補拙,是後進者要領先的惟一祕訣。」
西元年 |
2005 |
2006 |
2007 |
營收(億元) |
44.47 |
93.05 |
138.26 |
EPS(元) |
-6.27 |
1.03 |
3.07 |
達信
成立時間:1998年
董事長:王文璨
總經理:黃廷佐
資本額:23億元
主要業務:光碟片(30%)、偏光片生產(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