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工業電腦龍頭研華雖無法像伍豐、泰偉等同業一般,藉由爆紅的博弈題材成為明星股,但穩定獲利能力卻是族群中表現最佳者,近年來更大力深耕中國市場,並準備將其作為根據地,一舉躍升為國際第一品牌。
全球工業電腦龍頭廠研華大中華區總經理何春盛,十月二十五日在兩年一度的研華全球經銷商會議中,原本用流利的英語向世界各地四百多名經銷商與媒體演講;但途中,他卻突然用字正腔圓的中文,說出這句話,更重複了兩次,宣示過去低調的研華,將藉由中國市場積極向全球發展,成為服務品牌的領導者。
博弈暴紅 幕後功臣未沾光
從去年開始,國內工業電腦族群因博弈概念而暴紅;只要與博弈沾上邊,就算本益比過高,或相關營收貢獻並不明顯的廠商,股價幾乎都往上翻了兩番。反倒是國內相關族群中,惟一一家營收超過百億元的研華,表現只能以「平穩」兩字形容,沒有其他同業暴漲的股價。
其實,多數人並不清楚,占博弈概念廠商出貨大宗,每年需求量約四萬台的中國彩票機,其內部最重要的主機板與控制板有近七成是研華的產品,就連博弈概念股股王伍豐也是研華的客戶之一。只不過,研華低調的文化,令外界始終不清楚——研華才是博弈產業背後的最大推手。
不僅彩票機,其實研華所生產的醫療用電腦產品、工廠與生產自動化設備、環保與交通監控儀器等,早已藉由代工形式深入全球各角落,近幾年更積極在中國推展自有品牌。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接受本刊專訪時說:「因為中國大陸市場夠大,我們才能在這邊推廣品牌;現在,則是要向全世界發展。」
此次來自歐、美、亞洲各地的研華全球經銷商在上海齊聚一堂,聚精會神地聆聽劉克振說明研華的全球戰略,會後更立刻就各產品線進行十數組的分組討論議程。會場內的咖啡廳、走廊上更隨處可見兩三個人就產品、技術方面議題當下討論了起來,場面相當熱絡。
不過也因為議程密集,加上會議地點距上海市區有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因此有不少經銷商私底下打趣地說:「研華故意的啦,安排這麼遠的地點,就是讓我們沒辦法亂跑,只能專心地乖乖參加會議。」
研華自二○○三年營收突破百億元以來,營收都呈現大幅成長,近三年的每股稅後純益(EPS)也都維持在六元上下,今年前三季EPS也已達四.五二元,獲利能力遠超過許多大型上市電子公司。若研華真能進一步確立ePlatform(應用電腦平台)的第一品牌,未來每股稅後純益將比六元更高。
深耕中國帶來高成長
不僅如此,研華是國內少數勇於在中國推展自有品牌的廠商,更是少數勇於說出「中國是Homeland(根基)」的台灣企業;但也因深耕中國,讓研華近幾年在當地的業績,每年都有二至三成的成長,去年中國地區營收比率,已占研華全球營收的二七%。若再加上香港、台灣兩地所共同組成的大中華區,營收比率更達三○%,是研華全球營收最高的區域。
研華在中國的快速成長,與劉克振口中的「Homeland」策略有密切關係。因著眼於中國廣大市場,研華近幾年在中國進行多項投資策略,除了先在昆山設立工廠外,更在北京、西安與昆山等地設立研發中心。昆山廠已進行第三、四期工程,預計○九年能正式投產。何春盛表示,雖然尚無時間表,但未來不排除將會在香港或中國掛牌上市。
劉克振表示,企業要發展品牌必須依靠本土市場,而中國市場遠較台灣來得大,因此才會選擇中國作為根據地;而且還需要做區域式的深耕,將過去以代理商為主的策略,轉型成為尋找策略夥伴或進行購併的方式,因此研華未來將在中國市場更積極地進行購併動作。
例如,研華此次就與負責製作中國人民身分證識別系統的中國慎源科技進行策略合作,互相補強軟硬體部分的不足,慎源董事長車堅說:「研華有強大的平台技術優勢,雙方合作能各取所需。」
而研華深耕中國市場的策略,近年來也終於出現成績,除了拿下包含青藏鐵路在內的多項鐵路與捷運監控系統訂單外,也與中國最大的ATM廠商廣電通合作,生產ATM等多項設施;在國際上更拿下如奇異(GE)與西門子、飛利浦等大廠的訂單,內容則涵括網通、電力到自動化製造等。
此外,研華近年來也積極發展數位顯示系統(Signage)與多媒體資訊站(Kiosk)的相關產品,何春盛表示,未來數位顯示系統與多媒體資訊站,將會扮演工業電腦族群成長的最關鍵角色,這也是繼博弈產品後,最可能呈現爆發性成長的產品。
已在台灣拿下多數便利商店數位顯示系統的恆商,也趁此次會議與研華簽訂中國地區的合作協議,希望透過研華通路拓展業務。恆商總經理蔡佾昌表示,藉由研華在中國的完善通路,有信心能成功打入中國市場。
在此次會議中,劉克振自信地喊出:「研華是中國應用電腦平台的第一品牌。」達成此目標後,下一步則是往全球整合型企業(GIE,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發展,服務平台的發展則是首要工作,希望能藉由提供軟性的服務,來增強與客戶及合作夥伴間的關係,而網路則是最好的工具。
今年第二季,研華開始設置「研華Wiki」網站,其實就是劉克振的創意,藉由類似Web2. 0代表網站維基百科(Wikipedia)的分享概念,讓研華內部員工、經銷商、客戶,都能隨時隨地在研華Wiki上討論任何事情。
以「研華Wiki」做最好溝通
「研華Wiki是一種管理創新的方式。」何春盛說,現在網站上隨時都有上萬條議題進行討論;現在公司內部進行會議前,同仁會先把相關資料貼在公布欄上,提升開會效率;而客戶與經銷商更可以直接在上面提出疑問,並獲得解答,讓產品製造與銷售都更為順利。
此外,過去研華的跨國型企業(MNC,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銷售策略,已造成組織過於龐雜影響效率,因而朝精簡層級的GIE方式發展,劉克振表示,在現今變動迅速的世界中,跨國企業經營方式已不夠靈活,過去幾年研華在實戰經驗中深深體會到這點,他說:「GIE是不得不做的改變。」
劉克振表示,目前研華內部已經開始各項調整動作,未來GIE架構完成後,各項事業群的業務,將朝更垂直化發展,不再出現多頭馬車情況,管理也更有效率。
至於研發製造方面,將朝DMS(設計製造服務發展),從目前的二○%提升至四○%。
除了內部管理方式改變,劉克振也表示,近幾年研華雖然營運狀況還不錯,但成長幅度卻趨於平緩,因此向外購併或採取策略聯盟方式也成為未來目標,目的是補足既有之不足。例如,○五年研華與華碩換股一五%,就是為了補足零件採購的缺口。不過他也說,研華不會為了衝高營收,而做財務性的購併動作。
不過,在研華將大部分資源投注在中國,並加強GIE策略後,既有的台灣員工也將面臨衝擊。劉克振表示,現今台灣廠製造方面比率只占公司的三到四成,未來不再繼續增加,研發部門也將會逐漸加重在中國比率。
劉克振說,台灣定位將轉型成為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與新技術開發,而且台灣與中國都是研華的Homeland;只不過,台灣將會朝應用研發方面發展,例如醫療用產品等少量、高價值的產品,還是由台灣負責。
「We want to make our brand and go to service.」劉克振說,未來研華品牌更大眾化,並強化各項服務,希望能讓研華的品牌,深植於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