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要上太空就必須有火箭做為載具搭載發射,在其深具未來發展的誘因下,世界各國無不卯足力量競逐,但事實上,除看上發展火箭載具的龐大利益外,背後似乎更隱藏著另一股國力「較勁」的意味。
就在新加坡通訊展的前一個月,台灣第三顆衛星——中華衛星二號(簡稱華衛二號),在五月二十一日凌晨由美國軌道科學公司(Orbital Sciences)在加州發射升空。
這顆價值四十七億元(包含衛星本體、地面設施與火箭),由國人自主擁有的第一枚高解晰度遙測衛星終於升上天空,有了台灣「巨眼二郎神」稱號。
衛星要上太空就必須有火箭做為載具搭載發射,而火箭發射一次就會被大氣層消磨迨盡,或是墜落地表成為垃圾,因此發射衛星的成本十分高昂。
衛星要上太空就必須有火箭做為載具搭載發射,而火箭發射一次就會被大氣層消磨迨盡,或是墜落地表成為垃圾,因此發射衛星的成本十分高昂。
以華衛二號的發射為例,耗資四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三億二千萬元)在火箭上求得一個發射座位。而火箭產業也成為美蘇兩強在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後,二十一世紀國力代表的象徵。
群雄競逐──中國長征火箭深具潛力
華衛二號的火箭發射合約,原本由印度國營公司Antrix得標,但印度卻因違反禁止核武擴散條約,遭聯合國列為高科技產品禁運條款的抵制國。於是在美國政府的意見下,華衛二號的發射合約重新開標,改由美商軌道科學取得。
群雄競逐──中國長征火箭深具潛力
華衛二號的火箭發射合約,原本由印度國營公司Antrix得標,但印度卻因違反禁止核武擴散條約,遭聯合國列為高科技產品禁運條款的抵制國。於是在美國政府的意見下,華衛二號的發射合約重新開標,改由美商軌道科學取得。
這則訊息透露了火箭產業屬於絕對高科技產業、印度國力上升的訊息。的確在發射商用衛星的火箭產業上,也由過去歐盟獨大的局面,轉而成為群雄並起競逐的新局。
歐洲國家的火箭公司代表就是亞利安太空。亞利安太空成立於一九八○年,是全球第一家商業太空運輸公司,背後股東來自歐洲各國的三十六家航太、電子公司與十三家歐洲銀行,以及法國太空總署(CNES),其可說是歐盟在火箭產業的代表。台灣第一枚衛星——中新一號(ST-1),即由中華電信與新加坡共同擁有一半使用權,由亞利安火箭發射升空。
根據亞利安太空的資料,天空上總共有二三○顆衛星,其中一三三顆由亞利安火箭承載發射,市占率逼近六○%,但美國太空政策自九○年代開始注重商用衛星市場後,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也相繼投入市場,成為亞利安太空最大的競爭對手。印度火箭的崛起、中國長征火箭壟斷中國市場,更成為亞洲市場最有潛力的火箭新玩家。
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副教授袁曉峰說:「中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就投入龐大人力、物力發展火箭工業。由於改革開放前的鎖國政策,讓外界很難一窺中國在火箭工業上的全貌。而長征火箭近十年的一鳴驚人,其實是中國大陸五十年來的研發累積,光是太空產業就超過五十萬人投入。」
相較之下,亞利安太空也等於是傾歐盟之力的火箭銷售公司,因為亞利安太空只負責在全球承攬衛星發射業務,真正持續研發火箭技術的是歐洲太空總署,說亞利安太空是歐洲太空總署的火箭發射銷售公司,一點也不為過。
儘管火箭發射技術日益成熟,但火箭產業代表的是整體國力,以及太空實力與軍事威力。發射火箭的核心運算其實就是從導彈技術衍生而來,因此,全球發射火箭的三強,從歐盟、美國到俄羅斯,以及新興崛起的中國、印度、日本,無一不是擁有導彈發射技術的國家。
美方施壓──我國火箭計畫胎死腹中
傑克羅蘭就說:「火箭發射全球一年才不到二十紙合約,市場規模如此小,卻依然有三大三小的玩家投入,就是因為火箭市場代表著太空與軍事實力,誰能稱霸太空就代表誰的太空實力強。
歐洲國家的火箭公司代表就是亞利安太空。亞利安太空成立於一九八○年,是全球第一家商業太空運輸公司,背後股東來自歐洲各國的三十六家航太、電子公司與十三家歐洲銀行,以及法國太空總署(CNES),其可說是歐盟在火箭產業的代表。台灣第一枚衛星——中新一號(ST-1),即由中華電信與新加坡共同擁有一半使用權,由亞利安火箭發射升空。
根據亞利安太空的資料,天空上總共有二三○顆衛星,其中一三三顆由亞利安火箭承載發射,市占率逼近六○%,但美國太空政策自九○年代開始注重商用衛星市場後,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也相繼投入市場,成為亞利安太空最大的競爭對手。印度火箭的崛起、中國長征火箭壟斷中國市場,更成為亞洲市場最有潛力的火箭新玩家。
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副教授袁曉峰說:「中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就投入龐大人力、物力發展火箭工業。由於改革開放前的鎖國政策,讓外界很難一窺中國在火箭工業上的全貌。而長征火箭近十年的一鳴驚人,其實是中國大陸五十年來的研發累積,光是太空產業就超過五十萬人投入。」
相較之下,亞利安太空也等於是傾歐盟之力的火箭銷售公司,因為亞利安太空只負責在全球承攬衛星發射業務,真正持續研發火箭技術的是歐洲太空總署,說亞利安太空是歐洲太空總署的火箭發射銷售公司,一點也不為過。
儘管火箭發射技術日益成熟,但火箭產業代表的是整體國力,以及太空實力與軍事威力。發射火箭的核心運算其實就是從導彈技術衍生而來,因此,全球發射火箭的三強,從歐盟、美國到俄羅斯,以及新興崛起的中國、印度、日本,無一不是擁有導彈發射技術的國家。
美方施壓──我國火箭計畫胎死腹中
傑克羅蘭就說:「火箭發射全球一年才不到二十紙合約,市場規模如此小,卻依然有三大三小的玩家投入,就是因為火箭市場代表著太空與軍事實力,誰能稱霸太空就代表誰的太空實力強。
而一直在宇宙航太技術領先的美國,卻在八○年代亞利安太空崛起之際,在政策上主攻太空梭忽視了運載火箭的市場,因此將衛星發射市場的主導權,拱手讓給了歐洲國家,直到九○年代才重回火箭發射市場,欲重奪主導權。
傑克羅蘭坦承,亞利安太空不是一家獲利導向的公司,過去三年都是虧損的,全賴歐盟的扶植。換句話說,負責發射中國長征火箭的中國長城工業,其實也是中國政府全力扶植的太空產業之一。
傑克羅蘭坦承,亞利安太空不是一家獲利導向的公司,過去三年都是虧損的,全賴歐盟的扶植。換句話說,負責發射中國長征火箭的中國長城工業,其實也是中國政府全力扶植的太空產業之一。
至於台灣似乎只能單純成為消費者。亞利安太空執行長蓋爾尚耶就說:「由於台灣面積小,不適合發展衛星工業,只能選擇與別人合作共同開發,但台灣又受限於兩岸政治關係,無法加入ITU(國際電信聯盟)申請衛星軌道,使得國內發展衛星一定要與其它國家合作,例如中新一號。
其實十三年前國內太空計畫初成型時,計畫重點正是發展火箭載具。當時有意借重中科院的飛彈技術發展輔助火箭,只可惜正值IDF戰機的研發關鍵期,因為火箭等同敏感的軍事科技,就在美方的壓力下,中科院無法將技術移轉與太空計畫,國內的火箭計畫也就胎死腹中了。
如今,對岸的中國大陸市場已經培養出長征火箭。接下來,歐、美、中如何在衛星發射市場上競逐,即使不是火箭產業的較勁,也會是未來國力消長的關鍵比拚。
其實十三年前國內太空計畫初成型時,計畫重點正是發展火箭載具。當時有意借重中科院的飛彈技術發展輔助火箭,只可惜正值IDF戰機的研發關鍵期,因為火箭等同敏感的軍事科技,就在美方的壓力下,中科院無法將技術移轉與太空計畫,國內的火箭計畫也就胎死腹中了。
如今,對岸的中國大陸市場已經培養出長征火箭。接下來,歐、美、中如何在衛星發射市場上競逐,即使不是火箭產業的較勁,也會是未來國力消長的關鍵比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