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投資環境相對而言是比較好的,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不利於高科技產業上市,而台灣仍有上市、上櫃的活絡氣氛;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高科技產業著重在創新(innovation),所花的時間較長,投資人心理上的不確定感高;台灣由於上市所要求的營收及股本都不大,而且台灣高科技產業多著重工程與製造,投資回報的速度較快,所以這幾年上市櫃的公司相對增多,自然也帶動高科技產業的景氣發展。
美國上市的資金門檻很高,而且要建立華爾街的知名度並不容易,不像台灣,只要公司某件事情做對,就能有全國性知名度,所以台灣的資本市場很活絡,對驅動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相當有利。而大陸的問題在於資金市場靈活性差,且缺乏退場機制,像政府對外資持股的規定很嚴,日後想要回收較困難,外資就會猶豫不前,造成新創公司資金動能不足,影響其發展。
我認為,未來台灣的機會仍在,因為美國過去三年的不景氣,讓很多國外技術移回台灣,可望在往後的三、四年間生根發芽。
我在美國待了十年,在宏碁任職二十餘年,去年八月,決定舉家搬回台灣,全力在台灣深耕。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回台灣,其實整個旭揚的經營團隊都有一致性的看法,認為未來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中,將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其實,從教育的觀點來看,下一代最好要有了解多種語言的能力,要具備國際的視野,對太平洋兩岸甚至海峽兩岸都要有足夠的知識,這些都是未來高科技業與創投業應該具備的條件。
旭揚未來投資重心仍以高科技為主軸,包括無線通訊、手機關鍵性零組件、材料處理、光學以及HDTV(高解析度電視)等幾個應用層面。
為什麼是這五個產業呢?就像台灣過去以半導體、液晶面板、EMS(電子製造服務)三大產業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一樣,台灣現在在無線通訊、筆記型電腦(NB)、電腦周邊產品、通訊產品、手機、DVD(數位影音光碟)及數位相機等產品上愈來愈強,從系統整合的角度來講,將來台灣在這些產業的上、下游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拿HDTV來說,裡面包括了平面電視和投影電視兩大系列,這些產品相關的螢幕、背光板模組、光罩、玻璃、Micro display panel(微顯影液晶面板)等就是很好的投資標的,旭揚投資了億坤科技(LCOS panel)及美國Reflectivity公司;加上HDTV提供很多頻道,各種數位創意內容,像互動遊戲、互動學習會出現,所以數位內容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而HDTV也將刺激到DVD(數位影音光碟)、含錄放影機及光碟片的成長,像未來內容愈來愈多,DVD碟片的儲存容量就要從一片4.8G升級到10G、甚至20G,才能應付高畫質的需求。
在手機方面,未來五年的手機一定會和現在的產品有很大的不同,除了現行個人數位處理器(PDA)與照相機的功能外,將來手機加裝晶片後還可以看電視,所以手機本身的創新,就會引發出包括新的材料、新的零組件及各種整合IC(積體電路)的需求,這些都是台灣廠商很大的機會;旭揚目前在國內手機相關的投資案包括閎暉、耀登、曜碩等。總之,台灣以前是以電子製造業為主導,但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導入後,將會把影響力延伸到其他領域。
在無線通訊產業上,過去旭揚投資的Marvell及Atheros都非常成功,已先後在美國上市,未來無線通訊一定要進行整合,例如寬頻、有線、無線通訊的整合,在家庭多媒體出現後該如何擴充頻寬,就是一個很大的領域,如旭揚所投資的雷凌科技,目前產品開發已領先同業甚多。
在材料方面,我常說所有東西都要穿衣服,但如何把「殼」做得精緻高檔就很重要,旭揚已投資做鎂鋁合金的華孚、金屬表面處理的禾伸堡,還有做粉末冶金的旭揚熱導等公司。
在光學方面,燈的應用其實很廣,有一般性的產品,也有很精緻的東西,尤其是像高壓汞燈(HIP),目前全球都處於缺貨狀態,旭揚已投資做投影燈與車頭燈的晶讚。
當然,半導體仍然是旭揚的專業領域,包括在類比IC曾投資立錡科技,另外還投資富鼎先進,以及美國的MPS及AATI等公司,類比IC產業已成為旭揚相當專精的投資領域。目前旭揚很多投資案還是放在半導體相關產業,像設備、封裝跟IC設計等都有不少投資。
我常強調,做創投有時要思考自己的定位問題,那麼多家創投,公司為什麼要拿你的錢?我認為,做創投要思考兩個主要方向,一個是有沒有眼光跟能力判斷個案?另一個是why me(為什麼選擇我)?我能帶給這個團隊什麼樣的附加價值?我相信絕對不只是錢,應該還要有管理的專業知識(know-how),要能協助早期創業的人經營市場,創投業跟銀行不一樣,它跟創業家應該是一個互惠共榮的關係。
在此我想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台灣高科技產業間惡性挖角的問題。在美國,上市櫃公司間經常互相購併,一方面是增加公司的出路跟機會,另一方面也提供公司重新調整體質及增強力量的機會;不過台灣還不流行購併,反而比較流行挖角,比方說,我很想要你這家公司的技術,但又併不了,那就乾脆挖角,因為挖角比較便宜。
但是,長遠來看,挖角現象是不健康的,如果政府跟社會能建立規範,業界也能形成共識來讓購併更活絡、更具彈性,那大家對購併就比較會有意願,惡性挖角就會消失,如果能夠促成更多良性的購併案,將會對整體產業的發展有些幫助。
旭揚成立七年多,在台灣及矽谷都有投資公司,有跨國性的視野、資金、人脈,基金規模大約二.六億美元(約新台幣八十餘億元),現在也在進行新的募資動作,延續橫跨美國、台灣的投資方式,對高科技領域進行投資。
吳廣義目前為旭揚創投合夥人及台北辦公室總經理,畢業自交大電子工程系,在宏碁電腦公司任職前後長達二十餘年,曾歷練過研發、行銷、採購、品牌等重要職務,屬於元老級人物;最後擔任宏碁美國分公司總經理,負責北美的品牌行銷。
e-mail:max@investar-ca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