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部提出的兩兆雙星計畫中,兩兆指的是未來產值超過新台幣一兆元以上的半導體與影像顯示產業,雙星則是指數位內容與生物科技為台灣未來的兩項明星產業。外人不知道的是,兩兆雙星的概念,多年前我和當時仍任職工業局長的施顏祥就討論過了,當時稱此構想為「創『兆』高附加價值科技產業」,分類為舊業新活力、舊知新業與新知新業三種。
▓編按:旺宏董事長胡定華日前受台大新聞所之邀,以「台灣產業未來」為題,發表他對兩兆雙星及中國大陸的影響等看法,本刊特摘錄以享讀者。
在進入主題前,先來談談二十一世紀的產業主軸。我認為未來科技有兩個主軸,生活科技是其一,生命科技是其二,英文都翻成「 Life Technology 」。 生活科技裡頭又分為四個細項,分別是無線科技、彩色世界、娛樂家庭與知識儲存四大領域,也就是說,未來電子科技將走向無線通訊,搭配彩色的螢幕顯示,搭配數位電視、多媒體電腦整合數位家電,讓家庭成為娛樂中樞,同時,便利的知識儲存技術,如大容量隨身硬碟、DVD 燒錄器等,讓雙向資訊流通加速成長。
至於生命科技,最熱門的當然就是生物科技。我的觀察是,未來的生物科技趨勢,在於與資訊科技的融合,生物晶片就是一例。例如讓你自行在家進行身體檢查的晶片,可以每日監測身體狀況,想想這是多大的商機,說不定從此改變了我們的就醫習慣。
此外,生物科技結合生態科技更是生命科技的另一商機,台灣過去水果改良育種與漁產養殖業的經驗,替這行的發展奠下很好的根基,像我積極投資石斑魚養殖,就是基於這個觀點,只要我們累積足夠的經驗、技術、能力,未來說不定連名貴的鮪魚都可以用人工飼養,所謂的舊業新活力就是從此而來。
談舊業新活力的產業轉型,要瞭解關鍵在於「價值的遷移」。台灣過去很了不起的,是生產的規模經濟以及 OEM (製造代工)的商業模式, 其成功要件是成本、品質、效率與彈性。不過,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來臨,服務的價值上來了,除了創新的產品外,也要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例如寫一本淺顯易懂的操作手冊或使用說明,並為客戶量身訂做個人化設定,透過網路讓客戶知道交貨的流程、數量、與時間。
談完新經濟,回過頭來看舊業的三大部門在新時代有什麼活力。首先,傳統產業部門我認為一言蔽之,就是「西進」,利用大陸的資源、勞工,符合成本、品質、效率的規模經濟商業模式。另外,看看資訊周邊以及半導體部門,光寶在廣州、廣達在上海松江、鴻海在深圳都有設廠,這些科技大廠為了擴充產能而繼續投資,所以賺的錢很少匯回台灣,產值都不能算在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上,那台灣怎麼辦呢?答案在於台灣的企業「要找到核心競爭力。」
我以半導體業來作例子,如台積電在八六年籌備、八七年成立,華邦八八年、旺宏八九年相繼投資,相對地,那幾年美國、日本卻沒有資本投入。當時政府集中發展半導體業,加上張忠謀成功執行垂直分工的理念,再經由台積電的努力與聯電的加入,形成台灣半導體業過去的分工體系,創造了今日的榮景。
不過時至今日,半導體業的新活力要從何而來呢?我想,「價值的遷移」和跨入整合服務,是不可反轉的趨勢。所以前陣子台積電購併了 IC 設計公司創意電子,把設計服務與代工製造整合在一起,讓台積電的「資訊管理服務鏈」( MIS )睥睨台灣半導體諸雄。
結盟,則是創新產品價值的另一條途徑,台積電與聯電在這點上採取不一樣的策略觀點。台積電銳意擴大整合服務,以統包管理適應大客戶需求,並往點一三的先進製程發展,反之,聯電則採取類似私人俱樂部的作法,在每個領域如無線科技、DVD 方面,選擇少數一兩家成為盟友,如聯發科等聯字輩的公司。儘管兩家的手法迥然不同,但殊途同歸,目的都在結合設計與製造,抵擋大陸規模經濟帶來的威脅。
台灣的矽島計畫, 目的就是結合設計與製造, 以高附加價值的 SOC ( system on a chip,系統整合晶片),與大陸目前初步群聚化( Clusterized )的半導體業做出區隔。 台灣絕不能同大陸一般,孤伶伶地提倡「 IC 設計產業」,拚設計的熟練度、價值以及對當地市場的瞭解,因為這些都有可能在幾年後被取代。 台灣反要以 SOC 整合、創意的設計,以及自有的智慧財產權,做出精緻化、區隔化的半導體產業。這就是舊業新活力的範例。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TFT-LCD 面板產業過去三年來突然躥起,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其實這就是構想裡第二個方向,我叫它舊知新業。每一家面板廠商如友達、奇美等,規模都非常龐大,往往一出手都是幾千億元的擴廠計畫,好像半導體業一樣。沒錯,其實這個產業的經營模式,和半導體業非常相像,同樣是在無菌室的環境裡,拚良率、拚產能以及產能的利用率,而且不光是作法,連技術人才也有許多是從半導體業轉移過來的。所以看來,舊的知識在新的產業裡頭,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講到這裡,先說個小故事。上個月我陪太太去新竹新光三越百貨挑禮品,她走到資生堂專櫃選購,臨走前櫃臺小姐給我們一張貴賓卡。有買過化妝品的知道,資生堂有國際櫃、東京櫃和生物科技櫃,我就忍不住好奇地問:「小姐,這張卡是各個櫃通用的嗎?」她的回答很妙,「先生,雖然我們三個櫃同一個老闆,但卡是不流通的,你想想,台積電和世界先進的董事長都是張忠謀,可是股票可以相流通嗎?」由此可見,台灣一般民眾的智慧都很高,甚至有一次坐計程車,司機還給我上了二十分鐘拚經濟的課,可想而知,如此有活力與創造力的台灣人,自然會創造出許多的新知新業。
那新知新業的核心知識是什麼呢?我舉國科會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來說,重點不在有多少的典藏文物被數位化保存,而是在於建立對文字、畫面,以及聲音的多媒體強力搜索引擎,尤其是聲音。像美國的國安局 CIA、FBI 等單位,早就已經利用這種強大的搜索引擎,在電話與手機通訊上側錄許多出現「蓋達」、「總統」等等關鍵字眼的對話,收集恐怖分子的情報。
以年輕人拿的手機來說,可照相的彩色手機是不是越來越普遍了?目前多是十幾萬畫素的,好一點的三十萬畫素,明年大概一百三十萬畫素,到兩百萬畫素時就可以把臉拍得很清晰了,這說明只要不斷突破下去,新知新業就可以有一連串的推展。
說完三種高附加價值的方向,我們再回歸台灣產業的整體面貌來談。未來台灣國民生產毛額GDP 的內涵,和國外先進國家不會有多大差別,大約三○%到三五%左右是以科技產業為主的核心精緻產業,其他則是服務業。我們看兩個小國家的例子,一個是瑞士,它的精緻產業就是精密機械,酪農業與觀光服務業則圍繞著這個核心產業,以整個歐洲為 Home Market;另外一個國家是荷蘭,除了花卉產業外,工業上造船業與飛利浦公司也頗有成就。這兩個國家活生生地告訴我們,只要台灣找到穩當的 Home Market,加上適當的兆元級產業,以及幾家兆元級企業,我們可以走上小而美的路。
有人說西進是台灣的未來,但若台灣走西進的大中華路線,會遇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對岸政策的超「現實」主義,以他自己的利益為優先,可以給你「特惠」,也可以一夕翻臉。像是希爾頓飯店集團在上海投資的第一間五星級飯店「華亭賓館」,早餐賣一百多塊人民幣,大陸官方同樣在旁邊蓋一座同名的「華亭賓館」,早餐卻只賣十多塊人民幣,你說會不會氣死?所以若是盲目地西進、走大中華路線將會是一頭空。
還有人說,我們可以和對岸實行垂直分工,台灣研發、大陸生產,可是問題是研發方面大陸學得很快,而且,你問問宏碁、明基等等大廠,哪一間沒雇用當地的研發人才,再遇上高不確定性的官方政策,垂直分工就走不下去了,反而是以水平分工去尋找台灣的利基,才是較好的策略。
胡定華目前是旺宏電子、建邦創投等多家公司董事長,畢業於台大電機系,交大工程碩士及美國密蘇里大學電機博士,並獲得美國史丹福管理科學碩士。歷任交大電子工程系系主任,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及工研院副院長,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