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業的不景氣,康乃爾大學電機研究所畢業的吳啟新,選擇回台參加國防訓儲,為儲植實力,並加入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的民間企業,把吃苦當吃補。
「回台灣前夕,學長就告訴我:『先準備好睡袋,說不定得睡在公司。』」吳啟新回憶說。儘管如此,把吃苦當吃補的他,還是加入國碁電子的團隊,成為第一批回國的留學生中,唯一選擇民間企業的訓儲役男。
自我要求高 用一年念完美碩士
吳啟新在台灣念完國一,就隨著經營成衣業的父母搬到印尼,在雅加達美國學校念完高中,再負笈美國念大學,然後進入名校康乃爾大學攻讀電機碩士。原本兩年的碩士課程,吳啟新只花了一年就念完;在那段日子裡,他幾乎每天待在實驗室裡,埋首奠定自己在 IC 設計方面的功力,尤其當期末考季來臨,三、四天關在實驗室裡更是常事。
但是﹁拚﹂並不是台灣學生的專利,吳啟新說,在康乃爾念書的大陸學生,比起台灣學生有過之無不及,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大陸成為﹁海歸派﹂;﹁這群學生未來的競爭力十足。﹂吳啟新對大陸學生如此評價。
雖然念書方法與拚勁有差異,吳啟新認為台灣留學生也不比他們遜色,﹁大陸學生理論方面很強,可是台灣學生的實務操作更出色。﹂在這場未來兩岸知識青年的角力戰裡,吳啟新也背起﹁海歸派﹂的大纛,選擇回台參加國防訓儲,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想法。身在國外時的一段插曲,更堅定了他回國的想法。一九九八年大二暑假時,吳啟新回印尼省親,剛下飛機踏進家門那天,當地就發生排華大暴動。隔天晚上,情勢更加危急,他父親、弟弟與他三人只好手持高爾夫球桿,徹夜守在家門口;第三天暴動越演越烈,幸好印尼軍警及時趕到,一家人什麼都來不及收拾,就趕忙直奔機場,飛奔台灣。
從那場大難脫身,對吳啟新來說,是一個思考的轉捩點,畢竟危難時,自己的鄉土才是最後的避風港。
美國機會少 返台投入無線通訊研發
在研究所即將結業那年,吳啟新得知有招收海外留學生為國防訓儲人員的計畫,不禁喜出望外,因為美國正好面臨科技業的不景氣,連矽谷都在裁員,更別提錄用新鮮人。往常搶手的名校學生,雖然也有許多知名的跨國企業到校徵才,但通常只是名義上虛應故事,真正錄用的名額並不多。
畢業後不久,正值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整個美國社會陷入動盪不安,科技業遇到當時嚴厲的產品輸出入管制,頓時雪上加霜,吳啟新心想,既然美國的發展機會不多,倒不如回台灣發展;留學生國防訓儲計畫,適時為他的人生打開另一扇窗。
回台灣前夕,吳啟新面臨挑選國防訓儲單位的困擾,於是他求助於同校的學長們,一位曾在中科院工作的學長告訴他說:﹁公家單位的工作穩定,壓力不大、薪水也不錯,可是學的不一定有民間企業多。﹂吳啟新為了讓自己能不斷地學習成長,因此選擇了和其他三位留學生不一樣的道路,進入工作時間長、壓力大,但進步速度快的民間企業。
但是面對國內這麼多的民間企業,要如何挑選?吳啟新在國外時,就隨時留意國內廠商的資訊,以免回國時做出倉卒的決定,不過最關鍵的決定因素,﹁還是自己的興趣﹂。原本他在研究所念的是 IC 設計,曾一度考慮進入 IC 設計公司,但最後,他忠於自己的興趣,選擇了無線通訊領域,加入國碁的研發團隊。
學習空間大 累積全球競爭實力
吳啟新謙虛地表示,其實自己是從頭學起,周遭許多台大、清大或交大電機系畢業的同事都比自己強,在工作上如有不懂的地方,就透過不斷地請教,才能讓自己成長更快。身為留學生的語文優勢,讓吳啟新在公司挑選出國出差人選時,比一般訓儲役男有更多的機會。
一位後來留在美國工作的研究所室友告訴他,其實留在美國,同樣也會加班、忙到晚上十一、二點,壓力很大,與他們想像中定時上下班的美國上班族並不一樣;這讓他認清了一件事,﹁這是個競爭的世界,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行業,每個人都得使盡全力拚!﹂
累積至今一年多的工作經歷,吳啟新認為自己還有很多待學習的空間,﹁做研發我不是很厲害,所以未來我想去哈佛念企業管理充實自己。﹂他期望補足對全球產業、經濟與趨勢的了解,透過再進修,以﹁獨到的管理﹂作為未來競爭的立足點。
今年,吳啟新的高中同學同樣以留學生的身分,回到國內參與國防訓儲,進入如聯電等大公司貢獻所學。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像吳啟新一樣的﹁海歸派﹂生力軍,加入國防訓儲的行列,活用他們的國外經驗來協助台灣廠商,在各個領域裡開疆拓土。
/小檔案/
吳啟新
出生:民國 66 年
現職:國碁電子寬頻終端產品研發中心工程師
學歷:美國紐約州 RPI 理工學院、美國康乃爾大學電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