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股共占約四六%的台北農產公司,在市政府、農委會形同「放任不管」的情況下,任令弊端叢生、虧損暴增,納稅人血汗錢慘遭糟蹋。
仗著選舉樁腳誰也不敢得罪,台灣的農會系統經常是「會吵的小孩有糖吃」,農會勢力深入民間,例如掌管大台北果菜批發的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就在台北市政府與中央的鬥爭態勢下,由農會人士「漁翁得利」。不過,近來該公司接連爆出幾樁經營弊端,而身兼主管機關及掌握該公司董事會的市府,卻似「無力管教」。
藍軍取得主導權 中央無力介入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主要經營台北市第一、第二(改建中)批發市場及近二十家超市,去年底總資產九‧八億元,其中現金高達三億餘元,是最教人「垂涎」之處。不過,以前每年幾乎都有幾千萬元以上淨利的台北農產公司,去年竟然出現五千八百萬元虧損,令各界開始注意到這家老公司。
早在民國六十三年,為了經營位在萬華的第一果菜批發市場而設立的台北農產公司(前身為台灣區果菜運銷公司),日後營業範圍從批發市場逐漸擴展到台北市許多社區的超級市場;股權結構則由中央政府(農委會)、市政府及農會系統、民間承銷公司四足鼎立,不過以前中央與市府分庭抗禮、旗鼓相當的局面,卻自去年起有了改變。
去年中,台北農產公司進行董監改選,剛好碰上年底市長選戰,使得藍綠陣營樁腳之爭顯得更為激烈,農委會與市府為了常董席次及董事長人選相持不下,搞得董事會兩度流會,後來藍軍在前台北市議長陳健治操盤下與農會系統結盟,由前市府建設局長夏漢容出任董事長,常董會七席之中,農會系統竟能拿下四席,另兩席為親市府的業者代表,農委會則全軍覆沒。
去年八月董事會權力安排底定後,總經理人選卻遲遲未決,直到九月初才由副總徐運發升任,當時市府宣稱總經理是按照過去默契,董事長若為市府人馬,總經理則由農委會指定;不料後來農委會曾特別發函市府,聲明這次的總經理人事案,時任主委的范振宗並未同意,顯示農產公司的人事已非中央政府所能掌控。
奇特的是,徐運發升任總經理不到八個月,竟然就辦了退休,據內部透露,他因以總經理的薪資辦退而多領了約兩百萬元的退休金。今年四月,農產公司總經理換上了謝國雇,他在兩年多前「賄聲賄影」的省農會改選案中,因一度拒絕交出總幹事印信而名譟一時。
扁系人馬抓弊 市府無動於衷
扁政府雖然在常董一役敗下陣,不過卻在監察人中安排了「奇兵」,請作風強硬的「抓弊」高手會計師張福淙,繼續代表農委會出任農產公司監察人。在農委會六席法人代表中(董監共二十六席),包括張福淙及董事王茂夫(承銷業者)、洪明昌(扁市府時代為該公司總經理)等三人為總統府方面所安排。
張福淙上任以來,已抓出農產公司數件弊端,不但發函給市長馬英九、農委會及主管的建設局市場處,部分案情也已移請檢調機關偵辦。例如今年五月農產公司受政府委託辦理防颱儲備蔬菜採購的發包案,該案由農委會補助一五○萬元、市府補助三百萬元,分為採購馬鈴薯、胡蘿蔔兩個標,結果卻出現三家參與投標廠商,押標金竟然同為誠泰銀行連號支票的離譜情況,且標書筆跡竟似一致,後來農產公司以三家廠商有兩家為關係企業的理由,宣布流標,但張福淙認為有圍標嫌疑,堅持移送法辦。
此外,農產公司二十家超市去年大虧六千九百萬元,只有民生店一家有盈餘,相較於前年虧損三千多萬元、十九家有八家賺錢,超市經營困境是該公司去年轉盈為虧的關鍵。然而,除了不敵外在競爭,根據張福淙的調查,農產公司的超市問題恐怕不單純。
例如從前年虧損兩百萬元到去年竟虧了一千多萬元的延吉超市,前年底辦理場地續租時,農產公司本來出價二六六六萬元,但未標到,最後竟由常董會通過行使優先承租權,改以得標者的五千萬元高價續租,這等慷慨行徑,看來想不虧損也難。
北投超市投資兩千萬 一年關門
再如去年五月開張的北投超市,不顧隔壁已開了一家全聯社超市的競爭壓力,投資了兩千萬元,到今年六月宣告關門大吉。北投超市籌備過程中,發生冷凍櫃預算科目是採購新品,結果卻變成向過去即有往來的廠商買舊貨,還有採購程序瑕疵、設計費用偏高、投資規畫草率等情形,甚至開張許久後仍遲未取得使用執照及營利事業登記證,諸多不當情事,遭到兩位監察人分別提出調查報告質疑。
讓人訝異的是,監察人將調查報告函送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建設局,請示是否因該案涉嫌背信(當時負責人為前總經理陳俊德及副總徐運發)等刑責而要移送法辦,結果建設局的回覆竟是,請監察人逕自依據公司法「監察人各得單獨行使職權」及相關法令辦理。簡單地說,就是要監察人「自己看著辦」,至於主管機關是否要進行查處、整頓,則是連宣示動作都沒有。
官股共占約四六%的台北農產公司,卻在市政府、農委會形同「放任不管」的情況下,任令弊端叢生、虧損暴增,尤其董事長身為市府代表、建設局市場處身為直接主管機關,到底有沒有盡到責任,值得馬英九好好了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