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買下精英中壢廠,由於牽涉美商蘋果電腦未來訂單的流向,因此引起投資市場注目。不過,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林正泰團隊是否會全數轉檯,還未確定,蘋果訂單去向還有得看。
要了解華碩這個收購案,還是要從已宣布辭掉精英電腦董事的現任總經理林正泰談起。林正泰是國內資訊業界相當夠分量的老將,一九七八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他的同學包括威盛總經理陳文琦及副總林子牧、英業達總經卓桐華、華碩董事廖敏雄、明基電通行銷總經理李志華等人,這些同學已成為林正泰在資訊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人脈網。
林正泰早期在致福負責數據機開發,後來到致勝科技領導筆記型電腦研發,其間致勝還分別轉手給光寶集團及精英電腦。此次華碩宣布買下精英的中壢廠房,看中的正是林正泰替蘋果電腦代工的團隊和訂單。
與精英不對盤 林正泰人馬轉戰華碩
雖然目前華碩及精英雙方都不願意對訂單話題多談,不過,由於林正泰的團隊是否會全數投效華碩,目前還有變數,因此,蘋果訂單是否跟著搬家仍待觀察?
精英自二○○一年四月收購致勝科技後,曾經度過一段蜜月期,去年股價還一度漲到二四○元,當時外界認為林正泰與精英電腦董事長蔣東濬具有互補性:林正泰擅長替大廠做委託設計製造( ODM ), 至於蔣東濬則最會殺價及買賣低價產品,兩人合作可以打通低價市場及代工兩大業務。
不過,由於雙方企業文化不同,據說,兩方人馬相處不甚融洽,精英有意藉著這個買賣,讓林正泰離開,一次解決兩方人馬「不對盤」的問題。
事實上,精英內部在收購致勝科技後就已陸續成立第二及第五事業部,分別主攻不同的筆記型電腦市場, 前者以精英最擅長的區域通路零售品牌市場( CloneNotebook )為主, 後者則是介於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之間的 DeskNote 產品,精英也分析過,即使賣掉中壢廠房,精英原有團隊也可以繼續維持筆記型電腦的業務,不致受到太大衝擊。
精英失了面子留了裡子 華碩再添強力支柱
根據資料顯示,中壢廠原來年營業額約二六○億元,約占精英全部營收的四成,不過,這部分的獲利卻逐年下降,例如前年此部門的獲利約十億元,去年降至四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只剩二千萬元,雖有些外資報告調降了精英股價目標值,但至今大部分也都預估精英只是營收會受到衝擊,獲利則影響有限。
另外,這個收購案中,精英光是現金收入就有三十億元,若加上備料、廠房所需的營運資金等,精英總計現金流入可能高達六、七十億元,對於可能失去面子的精英來說,實質上是贏得裡子,下半年獲利甚至可能因此拉升。
至於對華碩來說,由於華碩投入筆記型電腦的研發及製造多年,但出貨量一直衝不高,美商高盛預估,華碩購入精英中壢廠後,今年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可高達一五○萬台,順利躋身二線筆記型電腦的龍頭。對於華碩來說,這項收購案讓華碩的筆記型電腦事業可望逐漸成形,成為主機板以外第二個重要的支柱。
為團隊找個好窩 林正泰的首要任務
對林正泰而言,這個收購案頗為正面,主因是他可能因此找到一個更容易溝通、文化更接近的老闆。事實上,林正泰早在致勝科技成立時,就已和蘋果電腦培養出多年的合作默契,因此對他來說,誰當老闆都不重要,只要能夠全力支持他服務好客戶,就是他心目中的好老闆。
觀察過去致勝歷經四次轉售的「辛酸血淚史」:致福因為財務不佳,被迫賣掉致勝;光寶集團則因願景規畫裡沒有致勝,只好忍痛求售;又因為精英及寶成集團的企業文化及理念迥異,依然走上賣出致勝一途。如今華碩接手,據了解,林正泰對於華碩高層所提供的尊重感及各種條件,頗為滿意,這也是他在被「轉賣」多次後,仍有勇氣再試試看為團隊爭取一個理想工作環境的主因。
林正泰本來行事就很低調,因此,在多次轉手的消息出現後,林正泰都不曾和媒體接觸,加上去年曾因為媒體詳細報導蘋果訂單的數量及出貨時間,林正泰還因此被蘋果電腦罰錢,更讓他從此對媒體三緘其口。
這次,林正泰仍保持沉默並未對外界公開發言,但他很快宣布請辭精英董事,同時還特別強調未來處分精英持股將不須再申報,這一連串的動作,都已經很清楚地點出他的去向。只不過一切是否能盡如林正泰之意,猶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