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電腦展——德國漢諾威( Cebit )展的規模連續三年縮減,今年參展廠商及參觀人數又銳減一成,唯見台灣 IT 產業仍在逆勢中成長,質與量都令國際買家為之亮眼。
一年一度的 IT 產業大拜拜,各大國際名牌大廠無不卯足勁,雖然這些絢麗的排場依舊,但作為全球 IT 產業氣象站的漢諾威,也敏銳地反映出業界的現況。二○○三年參加漢諾威廠商數原本登記了七○七四家,而三月十二日開幕當天總計到了六五二六家,較去年少掉一‧二成。
西門子通訊網路部門的負責人 Ganswindt 對媒體表示:「不少同業感到,他們停滯在冰河時代中!而我覺得,這是一個較長的冬季。」
根據德國資策會 Bitkom 統計,二○○一年德國 IT 業界已有二千家宣告倒閉,而依據蓋特納(Gartner )分析專家的預估,到二○○四年之前,高科技產業將有一半會消失,德國 IT 產業的倒閉潮還將繼續下去,那麼漢諾威二○○四年的規模恐怕不到五千五百個參展單位了。
根據金融時報的分析,今年的專業訪客群中,也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除一向以大型企業及進出口商的專業採購為主外,今年中小企業的科技設備採購也開始直接與生產廠商接觸。
更多的 IT 知識及經驗豐富歐洲中小企業的採購經理,在預算裁減的壓力下,他們專注的對象不再是「A 品牌」— HP、 IBM、西門子、富士通、日立的新產品,或是配英特爾 Centrino5 至六小時開機時數的筆記型電腦。反而將重點都放在價格 / 功能非常合算的台灣「 B 品牌」產品華碩、大眾與宏碁、神達、友達、精英、捷波……。
德國最大的電腦通路商 Actebis 的總裁 Michael Urban 強調,最快、最新的卻不一定是主流市場的期待, 像英特爾 Centrin 筆記型電腦這樣的高階產品頂多占市場的兩成, 其餘仍然由台灣的 B 品牌穩占六‧五成至七成的全球市場占有率。
同時,他也認為,B 品牌已經成為 Actebis 集團業績及獲利的主軸,由代工OEM、ODM 累積了生產及研發技術,台灣設計 / 中國生產的各類 IT 產品,經由代工量產,進而獲得國際市場品質的認可,到達了品牌被消費者認同的程度。
德國的電子百貨集團土星(Saturn)的 IT 採購經理也認為,來自台灣及南韓的各類電子產品、 彩色智慧型手機( Smart Phone )、 口袋型電腦( PocketPC )、PDA、LCD TV、LCD PC 概念產品及各類尺寸的 TFT, 將會成為未來兩年內對歐洲終端用戶最有吸引力的產品線,一是 IT 市場已經成熟,用戶會主動選擇適合的產品,來滿足應用的需要;其次是,在精減成本的考量下,A 品牌的忠實度將受到價格的考驗,而台灣的產品幾乎都已過關。
「台灣第一」的印象在本屆德國商展會場顯得特別強烈,主辦單位估計,參展單位今年所獲取的訂單量卻較去年增加一成,如果這個利多消息是全球 IT 業界等待的春天訊息,那麼,這第一隻報喜的燕子一定先在台灣展區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