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對峙,軍火強盛與否,是勝負的關鍵;商場一如戰場,而決定輸贏的軍火庫是什麼?答案正是:研發。
同屬記憶體 IC 設計業者台晶科技總經理吳亮中認為,不斷推出新產品, 是 IC設計業進入市場的標準規格;台晶本身也是每三、四個月亮出一項新武器。而從事消費性 IC 設計發展的公司,因採少量多樣的產品策略,幾乎天天換新裝。
IC 設計業具「明日之星」架式
吳亮中分析,根據產品性能及技術層次的差異,一顆 IC 的開發成本少則新台幣八、九十萬元,多則可達上千萬元,對照新產品上市速度,令人好奇 IC 設計業者到底花了多少錢,打造研發軍火庫?
在《今周刊》與台灣經濟新報社製作的「上市、上櫃、興櫃企業研發經費占營收比前二十大」的調查結果中,不難找出答案。去年,矽成投入研發的費用達新台幣三億五千萬元,占該公司總營收一四.二六%,也就是說,當矽成收到一百元後,有十四.二六元未進口袋,直接投入研發。這項數字的背後,隱含了什麼特殊的意義?「它喻表企業未來的競爭力。」建邦顧問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蘇拾忠說。
在這次調查中,研發經費/營收比排名前二十的企業,有九○%屬於半導體廠商,IC 設計業則占了一半以上。 所以,將 IC 設計業喻為「明日之星」,當不為過。
在行銷學裡,有一套 BCG (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 的理論,把市場上的產品區分為金牛型( cash cow 〉 、明日之星型( rising star 〉 、 問題兒童型( problem child 〉 ,及落水狗型( dog 〉 等;其中,產品市場占有率、成長率皆高者,即屬於明日之星型的產業,IC 設計業正是典型的代表。 何以見得?
六月中旬經濟部資訊推廣計畫( ITIS〉 公布一項資料說明,去年,台灣 IC 設計業呈現逆勢成長;當全球產值衰退達二一%時,台灣則上升五.九%;市場占有率更由二○○○年的二○.七%,成長至二五.九%。台灣的 IC 設計業產值、市場占有率雙雙上揚,讓它成為各方一致看好的「明日之星」。
蘇拾忠認為,除了研發經費/營收比之外,有些企業因營收金額龐大,稀釋了研發比重,但就投入研發的絕對金額而言,卻相當驚人;以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為例,它雖未在二十名之列,可是,去年投入研發的經費超過一百億元,金額絕對遠高於 IC 設計業。
對於企業的明天,研發只是播種;那麼,如何檢視收成?「專利取得的件數,是一項有意義的指標。」蘇拾忠點出,他進一步解釋,企業順利取得專利(參考「九十年度本國法人專利申請案件數前十大」及「九十年度本國法人專利核准案件數前十大」表〉 ,表示產品技術有所突破,突破點愈多,產品即愈有競爭力。
進榜研發經費/營收比前二十大的企業,比重都在一○%以上,據中華管理科學研究基金會執行長、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賴士葆界定,研發經費/營收比在五%以上者,稱為「高科技公司( high-tech company 〉 」; 占一○%以上,即可稱之為「非常高科技公司( very high-tech company 〉 」。
只有夕陽技術 沒有夕陽產業
企業該知道為明天備妥糧草
一般人認知,高科技產業需要大量投入研發,難道,傳統產業就與研發無關?「只有夕陽技術,沒有夕陽產業。」賴士葆斬釘截鐵地表示;賴士葆舉傘、製鞋、成衣等所謂的「傳統產業」為例說明,這些產業依舊存在於美、日等先進國家,只是,產品的等級與落後地區不同,中間的差異即來自於新技術的研發成果。
新技術的研發成果,賦予產品新生命;加速研發,也有助於老企業刷新招牌。在「近一年研發經費占營收比成長率前二十大」表中,赫然發現,高齡近五十歲的台塑企業順利奪冠,遠遠地甩開了一群高科技公司。是什麼原因,讓台塑的研發經費大幅成長了三三四%?背後的動能來自於兩項神祕的「 A 計畫」, 一是光電事業,另一則是汽車。
去年,台灣產業陷入谷底,大多數的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多少企業日日翹首問天:明天該怎麼辦?平日運作,更是當省則省。但這一群入榜企業,仍堅持投入巨資研發,在「九十年研發經費占營收比重前二十名企業,近五年研發費/營收比」表中可見,五年來,二十大企業均維持一定的研發比重。「這是可喜的現象,表示企業知道該為明天備妥糧草。」蘇拾忠指出;賴士葆也認為,愈是不景氣,企業更應該多思考未來。
廠商投入研發的合理邏輯是:只要發展出一項殺手級的產品,就可能通吃市場、創造高獲利。可是,入榜的二十大企業,卻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公司,去年每股稅後純益( EPS 〉 呈現負數,這是怎麼回事?其中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
賴士葆解析,研發反應至企業獲利,具有時間的遞延性( time delay〉 ,通常必須一、兩年後才能顯現;另外,企業的研發管理失當,包括選擇錯誤的研發方向或製造成本不具競爭力等,都可能造成血本無歸。身處半導體產業風暴的吳亮中則無奈地大吐苦水,去年景氣實在太糟了,真的是半導體產業二十多年來僅見。
吳亮中進一步描繪 IC 設計業的戰況,以往,業者朝技術層次更高的利基市場發展,相對於消費 IC,利潤空間較大。 如今,因為不景氣,更多業者湧進利基市場,導致競爭激烈,利潤也隨之降低。最近,威盛卯上聯發科技,正是擺明了不讓聯發科獨享光儲存 DVD 晶片市場。
面對未來,市場的能見度仍不明顯,究竟誰能勝出,找到獲利的安全地帶?「現在,正是考驗企業選擇研發方向的『市場洞察力』。」賴士葆一針見血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