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五大核心詭論與五大擴充失誤 P.78

五大核心詭論與五大擴充失誤 P.78

2001-08-02 19:53

過去兩年來,蔡明介先生在本刊「尖端對話」欄發表不少對 IC 產業的看法,由於內容精采,獲得讀者熱烈回響。近來蔡明介反映,由於他個人事務繁忙,因此專欄部分將暫時告一段落,未來將不定期在本刊繼續發表他的看法。

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完整了解蔡明介先生的觀點,因此本刊將把過去兩年他發表過約八萬字的文章集結成書,同時,也將繼續為讀者邀請產業界重量級人士,為本專欄發表新的產業觀察及論點,敬請各位讀者期待。 最近景氣不好,各行各業都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很多公司受到衝擊,也積極行裁員、合併或分家等調整動作,雖然大家的行動可能不同,但事實上都是在做相同一件事,那就是回歸「核心競爭力」。經過這一波景氣大修正,大家正好重新檢討,B2B 原來是 Back to Basic 而 B2C 是 Back to Core。 要了解核心競爭力, 我覺得美國 Bain & Company 顧問公司合夥人 Chris Zook, 他寫的書︽ Profit from the core-growth strategy in the era ofturbulence (利潤來自核心||激烈變動時代中的成長策略)︾講得相當好,果公司經理人有空讀這本書,並徹底了解什麼是核心( core ),相信會對回歸核心有更深的體會。 回歸核心有很多作法,分家( spin off )是其中的一種,最近宏電進行分家就是範例之一。根據 Zook 書中的統計,從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六年,分家後的新公司產生的投資報酬率是三七%, 比同時期 S&P 平均標準一七.五%要高出許多,這是分家強化核心競爭力的證據。 企業會分家,通常是經過長時間擴充,外在環境改變,或是公司幾個事業部門出現客戶衝突,因此企業要面對環境變化而調整。 像百事可樂( Pepsi )過去也經營許多餐廳或其他事業,但是可樂的利潤是所有事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當時可口可樂把產品賣到餐廳時, 就告訴餐廳老闆說,「你們賣 Pepsi 的可樂,其實就是在幫助你們的競爭對手。」百事可樂被逼要重新思考餐廳事業與可樂事業的衝突,終於只把可樂事業留下來, 而像必勝客( Pizza Hut )、肯德基則全部從百事可樂獨立出去。 過去, 很多公司都會多角化( Diversification ),但是多角化把公司弄得很複雜,績效反而更差,很多公司重新再集中焦點,把非相關的事業分出去,結果雖然營業額降低了,但長期來說對客戶與公司都比較好,這種情況最好的案例,就是德州儀器把 DRAM 事業賣掉, 集中全力發展 DSP, 更早之前英特爾結束DRAM 事業並發展 CPU,都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還有一種模式是私人投資( private equity ),這種情況和分家有些類似,但是分家後通常母公司還是新公司股東,但私人投資就是把新公司從母公司買出來,但是母公司不是股東,完全退出經營。 像快捷( Fairchild )從美國國家半導體( NS )分出來後,NS 已不再是股東, 快捷又不斷購併與分離式元件相關的其他公司,壯大在分離式元件領域的實力。快捷的產品是低單價的成熟產品,成長已很有限,占 NS 的比重也不高,分出來後,還是有聚焦的優勢。 而像國巨買飛利浦被動元件事業部,也有類似的精神,國巨也更集中全力發展動元件業。不論是分家或私人投資,大家都是在重整架構,或是重新聚焦,每家公司在做的,都是要強化自己最有價值的部分,回到核心本質。 不過,Zook 也提到,在思考企業的核心時,經常會面臨幾個問題,Zook 歸納出五大詭論(Paradox),值得拿出來討論。 第一,當一個部門表現愈好時,很可能離最好的境界還有很大的距離,因為表現愈強的部門,很可能就是核心事業,而此事業的成長機會及競爭優勢可能相對最大,因此可以進步的空間也會更大。所以表現最好卻可能仍然 underperforming。 第二,當一個事業越成功時,所面對可以擴充的機會更多,因此可能導致擴充成功或失去焦點而失敗兩者之一的結果。 第三,當一個團隊曾經很強,做過公司的核心產品,甚至還擴充到新的附近領域,這麼風光的團隊,在產業極度變動時,卻可能是最脆弱、最容易被攻擊的一群,因為「成功為失敗之母」,成功後若只延續過去的模式,思考僵化了,發展就會受限制,其至被淘汰。 第四,所有的組織都會阻礙成長,這是組織的慣性,尤其是組織太大時,經理人及員工想法一成不變,產業的調整往往都相當激烈,但組織通常很難跟著調整,因此企業每到一個階段,就要做變動。 第五,有聚焦( focus )才會有成長( growth ),把範圍縮小( narrow thescope )才能創造擴充( create the expansion )。這話說得很玄,但其實很有道理,管理本身就充滿了迷思,所有的經理人,都應該思考企業是不是已站在自己的核心事業了?一旦站定了,是不是沒有畫地自限,有沒有在這個領域中事業極大化了( maximize )?環境本來就是變來變去,機會一直會產生,每個企業都要想,我是不是在核心事業上充分評估過?是不是盡全力發揮擴展了? 這五個詭論都說得很有意思,值得經理人好好想一想。像第五點,確實是很多企業常常陷入的困境,有些擁有很多部門的企業,當一個部門做得還不錯時,就開始急著去加強其他的部門,結果好的部分沒有花更多時間,競爭力降低,力量又被分散,兩邊都做不好。 像英特爾,早期沒花時間去救 DRAM,把全部心力放在CPU,並且不斷地投資強化核心競爭力,結果成為 CPU 領域中無人能敵的巨人。 英特爾與微軟是個人電腦產業的龍頭,因為他們太強了,兩家公司拿走整個個人電腦產業利潤的八成以上,而事實上,跟著他們走的公司,或是當他們的客戶也比較有錢賺, 這種龍頭廠商, 影響的是整個產業結構,以及整個利潤總和(profit pool )的分布。 若把時間往前推到一九八○年,當時的英特爾、超微及美國國家半導體三家公司,營業額都差不多,但是後來英特爾砍掉 DRAM 事業,全力發展 CPU,而且持續投資,目前英特爾的競爭力當然已不可同日而語,營業額也遠超過另外兩家公司。 選擇一個事業領域,也是在確定自己企業核心的界限,如果這個領域很有發展潛力,加上本身產品及技術都能差異化,就不會陷入價格競爭,同時,一旦股票上市,獲利好推升股價,也會因此獲得更充裕的資金進行再投資,一家公司若有很強的核心,經常可以反映在財務及股價上,對公司的發展會有良性正向的循環。 講到這裡,我想順便提一下,最近我為了聯發的上市,赴香港與投資法人談,的感受很深刻,我覺得,投資人也是客戶的一種,我們賣給客戶 IC, 但是,投資人買股票,卻只是拿到一張紙,他們很期待這張紙未來還能不斷創造價值,因此經理人的責任就是使企業持續地創造績效及價值,否則就對不起投資人的付託。 企業擁有愈強的核心,就更能反映在財務面上,根據 Zook 的統計,如果計算投資回收率,最強的市場領導者如英特爾、微軟可以超過二五%,而第二級的領導者則平均是二二%,至於在平均水準附近的企業,投資回收率約一四%,較差的跟隨者則只有八.六%,最差的一級則降到三.八%。若以一般資金扣除利息及機會成本,照理說投資回收率要有一二%才合標準,顯示即使是一般平均水準的一四%,也只比一二%多了二%而已。 市場領導者如英特爾的投資回收高,因此賺到錢後可以繼續投資,超微及美國國家半導體沒賺那麼多錢,不景氣時還要削減產品、降低投資,當然成長性就受限了,英特爾和微軟不斷地賺錢、投資,把整個產業的利潤吸走了大半,留下來的碎屑則由很多公司分食。 華碩當初推主機板也是好例子,華碩因為產品具有差異化,因此利潤就已經比同業高,他們的經銷商也比別人賺得多,至於上游賣材料給華碩的公司,也因為有錢賺而更願意賣給他們,賣晶片組的愈賣愈多,也會算便宜一點給華碩,華碩與它的上下游也把主機板的利潤吸走大半,與英特爾及微軟吸走個人電腦利潤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大部分人還是願意跟他們做生意,因為跟對人就有錢賺。 不要小看一個核心事業, 像英特爾的 CPU 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已經形成一個非常堅固龐大的事業, 當然,現在的英特爾也在尋求轉型,想要開拓 CPU 核心之外的第二個核心,但是英特爾顯然還是要謹記,新的核心還是要充分利用原來在CPU 設計的核心優勢。 企業追求成長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盲目擴充很可能毀了全部,二千年前,亞歷山大大帝在四年內,建立一個從歐洲到亞洲綿延四千英里的帝國,但是因為擴充太快,沒有長期發展策略,結果帝國在他死後幾年就全部解體。如果企業沒有下錨( anchor )在自己的核心事業上全力發展,而是盲目追求擴充,下場就跟亞歷山大大帝是一樣的。相較之下,一千二百年後的成吉思汗帝國也是橫跨歐、亞,卻延續了九十年之久,應該是有採取由核心擴充的管理方式吧!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倒是有點像企業的事業群制度。 亞歷山大大帝在每攻下一個新地方時,他都會面對兩個選擇,一是整頓戰果,二是繼續追擊,結果每次檢討下來,結論都是繼續打下去,這種盲目的擴充當然導致後來的失敗。經營企業時,要先追求核心事業的成功,待戰果已充分整頓完成,再追求下一個核心,而且在選擇新的核心時,一定要充分評估,並且要利用舊有的核心,避免誤入其他領域而導致失敗。 多角化其實是已漸漸成為一個負面的字,過度的分散力量,往往是把自己拉離核心愈遠,Zook 就說,擴充往往沒有給企業帶來正面效果, 反而會出現五種最常見的失敗。第一是,戰爭最忌諱的就是踩到別人最強、防守最嚴密的地方,當敵人已挖好戰壕,架穩機槍,看到入侵者衝過來,一定是來一個、殺一個,別人視為命脈的核心,必然拚老命固守。 一般面對這種防守嚴密但又必須進入的領域之攻擊,通常做法是用英國戰略學家李德哈特說的「間接路線」,採取迂迴攻擊,絕對不要正面衝突。低估對手,而且直接正面攻擊,是擴充時最忌諱的一種,︽孫子兵法︾︿謀攻篇﹀說,「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不若則能避之」,要直接攻擊,一定要有雄厚兵力及充分的心理準備。看看微軟在消滅 Netscape 以及英特爾在攻擊 CPU 侵入者的戰法的確是用圍之、攻之;新進者也只能用分之、避之的戰法。 第二種常見的失敗是,過度高估新領域的利潤總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產業像網路、通訊等都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因為大家都認為這些領域的需求會很大利潤總和很多,大家拚命擴充,結果當然供給過剩。任何產業的利潤,其實源自競爭的多寡,原本有利潤的事業,一競爭就沒有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都會誤判。 利潤其實是受產業結構的影響,策略大師波特在五力分析也說過,內部競爭的強烈與否,會決定產業的整體吸引力,當然也影響到利潤。 英特爾的 CPU 實在太強了,沒有人敢隨便就踩進去,有一個很強的競爭者在裡面,利潤結構就被決定好了, 通常來說, 獲利不好的行業,一定是行業內的競爭者大家都差不多,像DRAM,就是因為有幾個競爭實力都相近的大公司,結果利潤一定不會好,至於掃描器市場,也是大家差不多,門檻也不高,大家又誰也不服誰,利潤當然就不好。 第三種常見的錯誤是,對搭售( bundle )產生的經濟效益出現錯誤估算。一般企業會為了提供一次購足的服務,因此擴充到新的事業領域, 像 Sears 百貨曾經去買提供財務服務的公司,希望能夠提供客戶更完整的服務,但是這種搭售是不是能夠對客戶真正產生價值,卻值得懷疑。為了搭售而去投資新領域,容易陷入策略失焦,同時搭售也不見得能夠產生價值,這是常見的失誤。像半導體整合元件廠( IDM )從頭包到尾, 如此真的比較好嗎?分出來給別人做會不會改善成本結構,會不會提升效率,值得 IDM 好好思考。 第四是,產業環境不斷在改變,新的競爭者也一直出現,像過去柯達只經營底片、相紙,後來跨入數位相機,發現競爭者變成像惠普、佳能這種公司,為什麼說環境變動劇烈?因為連競爭者都不同了,過去柯達是在很成熟的相紙業,但是像惠普是從科技業過來的,專精的技術及反應速度都不同,打的陣仗已經大不同,讓柯達打得很辛苦。 面對新的競爭者, 有時候不僅要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inside out ),更要從別人的立場來看自己( outside in )。 第五是,很多公司產品愈做愈好,結果就一心追求高階產品,結果反而忽略低階產品市場,甚至低階產品還反而一躍而為主流產品,這種情況在大公司很常見哈佛教授 Christensen 的書︽ Innovator's Dilemma ︾就提過,大公司拚命推動高階產品, 結果低階產品造就了一些小公司,早期英特爾曾把低階 CPU 讓給超微,但是後來低價產品成了主流,英特爾花了很大力氣才把市場再奪回來。 另外像戴爾採取直銷切入個人電腦市場,當時康柏也忽略這一塊,但是後來卻成為左右成敗的關鍵領域。這第五點與第一點「避免正面攻擊」互相呼應,新進公司也是靠大公司在某一市場暴露出弱點時才有機會,管理的詭論無所不在。 硬碟機的發展歷史也遵循相同的軌跡,從十四吋、八吋、五吋到三.五吋,每一代就換不同的領導廠商,因為大家都忽略低階市場的吞噬力量。產業環境變時,如何重新定義自己的核心相當重要,康柏、惠普這兩年來都體會到,只賣硬體是不行的,因此要增加服務比重,但是要做服務需要有很強的人才及技術,康柏於一九九八年買下迪吉多,朝向系統整合及服務方向發展,但是硬體廠和服務商的觀念及文化都很不同,轉型還需要相當時間才能看出成效。 IBM 目前有四成的利潤來自服務部門, 在全球服務部門的員工有十五萬人,IBM轉型成功絕對不是一、兩年的事,早在一九九三年,新的執行長進來後就決定要轉型,轉型前幾年也非常辛苦,八年後才有一些成果。現在康柏、惠普都想做務,英特爾也想轉通訊,但都還在摸索階段,重新定義並建構核心事業,是要花很多時間的。 現在半導體產業也開始出現劇烈的變動,值得大家好好觀察。最近的一些趨勢是,一些原來技術很好的 IDM 廠, 像阿爾卡特、Connexant 等公司,當他們放棄興建晶圓廠,轉為純粹的設計公司時,而中國大陸正在興起,對台灣威脅有多大?如果前面有像 Connexant 這種公司,後面又有大陸的追兵, 台灣 IC 設計業會不會被兩面夾擊? 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的確,像台積電、聯電這種晶圓代工廠茁壯後,許多中型的 IDM 都開始面臨策略重新聚焦調整的階段,如果一家 IDM 的營業額超過五十億美元,我相信他們依然可以維持自己的晶圓廠,但是若是二、三十億美元以下的中型廠,恐怕就必須朝無晶圓廠的設計公司發展。 這些中型廠朝向設計公司發展,我相信是必然的選擇,也是比較正確的方向,但是,從有晶圓廠到沒有晶圓廠,過程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若調整成功,對台灣設計公司來說當然是壓力;可是,在調整的過程中,這些公司的人才也在往外流,對台灣來說這又是個機會,我認為,這種策略調整對台灣的影響是有正有負,結果很難判定。 (蔡明介為智原及聯發科技董事長,email 為 m_k_tsai@mtk.com.tw )

延伸閱讀

鴻準(2354)跌破90元關卡,全因鴻海賣股套利逾13億?握液冷大單利多,後面會再殺下去?
鴻準(2354)跌破90元關卡,全因鴻海賣股套利逾13億?握液冷大單利多,後面會再殺下去?

2024-11-20

核電最便宜就該繼續用?美國擁最多核電機組、業者卻常瀕臨破產!沒經濟規模,小型核電廠比大型更貴
核電最便宜就該繼續用?美國擁最多核電機組、業者卻常瀕臨破產!沒經濟規模,小型核電廠比大型更貴

2024-04-01

鴻海創下高雄捷運聯開案紀錄,總投資額159億元!擬於高捷黃線Y15站蓋45層辦公大樓,鴻海南台灣總部將進駐
鴻海創下高雄捷運聯開案紀錄,總投資額159億元!擬於高捷黃線Y15站蓋45層辦公大樓,鴻海南台灣總部將進駐

2024-11-19

鴻海揪輝達打造AI工廠,加速生產Blackwell架構GPU晶片!台灣廠區12月先行,墨西哥廠區明年初加入
鴻海揪輝達打造AI工廠,加速生產Blackwell架構GPU晶片!台灣廠區12月先行,墨西哥廠區明年初加入

2024-11-19

台積電(2330)、鴻海(2317)、緯創(3231)…回檔就能上車?富邦投顧董座點名34檔王牌股一次看
台積電(2330)、鴻海(2317)、緯創(3231)…回檔就能上車?富邦投顧董座點名34檔王牌股一次看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