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以中華開發董事長劉泰英的女兒劉韻婷為主的台灣資金,以港幣一.五億元購入原停牌港股詠輝國際四一%股權後,將公司名稱改為大中華科技控股公司,並計畫以大中華科技為殼,引介台灣某科技公司到港上市;雖然這項「借殼上市」計畫已中止,但全案的主角,位於中壢的造利科技,卻意外成為眾所矚目的公司。
造利是家什麼樣的公司,竟能在台灣科技產業全面面臨獲利衰退的情況下,創造出二、三十元的每股盈餘?造利是國內 PCB 整廠自動化設備專業製造廠商, 但不同於其他業者主攻量大、利潤低的溼製程設備市場,造利專攻革命性的水平電鍍系統。
柯建信是亞智科技創辦人
造利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柯建信, 原本是國內另一家 PCB 設備製造商亞智科技的創辦人。早年柯建信從事空調工程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中科院見到了「神祕」的 PCB 設備,他看了看, 覺得不是太難,因此,在七十三、四年間,以五百萬元的資金,創立了智高科技,投入 PCB 設備的研發生產。
但正所謂萬事起頭難, 雖然早期的 PCB 設備進入門檻不高,但要想做好又賺錢,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為求生存,智高除了自行生產銷售 PCB 設備外, 也幫港商亞洲電鍍做相關設備的售後服務與維修;正因這層關係,日後亞洲電鍍投資智高,並將名稱改為亞智科技。
引進亞洲電鍍雖解決了智高資金不足的問題,但由於彼此經營理念的差距,很快地柯建信與亞智分道揚鑣,於七十八年另行創立了造利科技,且為了走出不一樣的路,柯建信將新公司的發展重心,側重在設備的研發與創新上。
柯建信指出,傳統的 PCB 電鍍方式, 是採垂直式電鍍法,除了效率低外,也容易成為整個 PCB 製程的一大瓶頸,對此, 柯建信創立造利後,即投入水平電鍍系統的開發。
不過,要研發、創新,除了要有創新的想法、過人的毅力之外,更重要的,還必須要有雄厚的資金做後盾;造利成立時的一千萬元資本額,別說是要做研發,連想要做傳統的 PCB 設備,遇上資金周轉問題時,都顯得捉襟見肘。 因此,很快地造利即面臨財務狀況。
壁虎功度難關 跑三點半跑了六年
「要問如何跑三點半,來問我就對了,我有整整六年的實務經驗!」柯建信笑稱,除非是銀行關門休息,否則他沒有一天不用跑三點半,但即使如此,柯建信仍憑藉一套自行修鍊的「壁虎功」,一天軋過一天。所謂壁虎功,就是公司遇到財務困境時,他即先向客戶借錢周轉應急,之後再以極低廉的價格,將公司生產的設備賤賣給客戶抵帳;這種為求周轉而犧牲生產利潤的作法,就像壁虎在遇到危急時,犧牲尾巴以換取逃命機會一樣。
但不同於壁虎的是,壁虎尾巴斷了隔些時候又可長出來,公司老是做虧本生意,到頭來可是會愈虧愈多,特別是在有時為了拿到客戶的訂金周轉,即使產能做不出來也拚命接單的情況下,造利創立的前幾年,幾乎可說是債務一年比一年高,累計到八十六年底,公司的負債總額達到二億多元; 國內主要的 PCB 業者,像楠梓電、華通、金像電子,以及賣藥水的日商美錄得,都是造利調頭寸的債主。
楠梓電訂購第一套設備
雖然債務不斷增加,但柯建信深信,自己研發的水平電鍍設備,總有一天會成功。終於在八十六年,公司債務已累積到臨界點的同時,楠梓電終於向造利訂購了第一套水平電鍍設備,也讓造利見到了曙光。柯建信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表示,在八十五年造利已生產出水平電鍍設備,但當時業界都不認為水平電鍍會成功,因此,即使造利在公司裡免費幫業者電鍍,也沒有一家業者願意採購。
直到八十五年底,在造利一再推薦下,楠梓電終於答應試用水平電鍍設備。經過這麼一試,楠梓電在隔年一口氣訂購了三套水平電鍍設備,金像電子及韓國、日本的廠商,也在同年各訂購了一套設備。研發多年的成果,在一夕間獲得產業界的認可後,造利科技像是古代的窮書生一樣,十年寒窗無人曉,一舉成名天下知,八十六年當年結算下來,公司正式擺脫連年虧損的陰霾。
不同於下游的 PCB 業者必須去市場上搶客戶, 造利成功地打開水平電鍍設備市場後,反而成為 PCB 業者爭相拉攏的「軍火商」。 自八十六年賣出第一套水平電鍍設備後,造利很快地讓 PCB 業者進入一場軍備競賽。 國內前二十大的 PCB業者,幾乎都成了造利的客戶,甚至連國外的買主也主動找上門,幾年下來,造利已順利地在全球各地賣出了六十套以上的水平電鍍設備。
由於造利可稱得上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可生產水平電鍍系統的廠商, 而未來包括HDI、Flip Chip 和 BGA 基板,以及其他多層板、超薄板、超厚板等等新的 PCB技術,多仰賴水平電鍍技術提供更完善的解決方案,造利將可望成為新世代 PCB設備競賽中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