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美國 PC 大廠宣布第三季業績不如預期,結果股票都以重挫回應,有些公司如英特爾、蘋果電腦甚至以一天大跌三、四成來回應,這種少見的激烈反應,除了反映整體股市前景不佳,最重要的意義是在宣示「 PC 時代已經終結了!
」
可是,不過一年的時間,產業轉型的速度已超乎很多人的預期。最近 PC 相關股價大跌, 事實上是以更激烈的方式在反映這種調整,PC 一下子變成了低科技產業。許多人原來沒有警覺,但最後終究要面對現實,沒有進行轉型的公司,已被視為是傳統企業了。若以英特爾董事長葛洛夫的話來比喻,這一年可以說是資訊業最重要的「策略轉折點」。
台灣過去在 PC 及半導體的表現相當好,但也因為大部分人才都投入到這兩個產業,結果在轉型到通訊時代的過程中,優勢反而變成負擔。 PC 和通訊基本上是兩個不同的領域,PC 的技術不見得可以用到通訊上,葛洛夫曾經說過, 英特爾不斷提升 CPU 的速度,藉著快速的運算能力, 希望可以解決頻寬的問題,不過, 這個說法現在看來並不正確,因為通訊還牽涉到很多的軟體、DSP、通訊理論與介面技術、類比電路等,光有計算能力是不夠的。 而且,PC 與通訊兩個領域的產業特色不同,工程師的專長、企業的文化都很不一樣。
最近我們去矽谷談合作,每次的經驗挫折感都很大。一方面是矽谷實在太擠了,連房間都訂不到,另一方面是台灣資深工程師愈來愈少,大部分都是從中國大陸去的留學生。對於與中國人或台灣人合作,我們不會有什麼偏見,但是,很現實的是,以前台灣去的人很多,大家相互打聽一下,不是同學就是朋友,合作都很好談,可是中國人基本上對台灣同胞還是存有一些不信任,談合作變得困難很多。相對於過去 PC 及半導體時代,台灣現在進入通訊產業,可以從矽谷或美國科技界華人圈得到助力的優勢也越來越少,這是隱憂。
當今在美國搞通訊的人,有很多是中國去的留學生,大陸本來在通訊業就很強,像大陸很多交換機及飛彈都是自己做的,這其中牽涉到很多基本的通訊能力,過去中國受到高科技禁運,能夠使用到的工具並不多,結果反而充分運用人力及腦力資源,讓中國在通訊的實力更加扎根。
至於台灣的通訊業,過去受制於兩項錯誤政策,一個是過去電信局的局端交換機都是向外採購,沒有自己的技術,另一方面是無線通訊一向受到警備總部的管制,因此,當產業結構迅速過渡到通訊業時,台灣突然之間找不到人才,這是台灣發展通訊產業最大的挑戰。
拿英特爾與德州儀器來比較,德州儀器是比英特爾更早從 PC 轉到通訊領域的廠商,可能也是因為德儀沒有像英特爾在 PC 產業卡到重要位置,因此很早就把公司的重心轉移,例如把 DRAM 事業賣給美光,不相關的筆記型電腦及國防事業部門賣掉, 並且大步跨入數位訊號處理器( DSP )產業,而這是通訊時代最需要的技術。
至於英特爾也積極在網路通訊方面布局, 像網路及行動電話晶片、 資料中心、ISP, 甚至光纖等領域,英特爾也都積極涉足,不過,到目前為止,大家還是把它視為 PC 產業的代表。當然,英特爾還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當公司發現業績不好時,立刻對大眾提出警告,這是有良知的經營者做的事。
英特爾宣布第三季業績不如預期的時候,當時我剛好在美國,看到媒體對這個事件有兩點評論,覺得相當值得提出來探討。第一種觀點認為,英特爾近來很多產品不是落後進度,不然就是出現瑕疵,主要原因是網路興起後,英特爾的資源已不夠支持過去採取的四軌道政策( quadruple track )。 所謂的四軌道政策,就是英特爾在發展四八六或五八六晶片時,往往讓三到四組人馬分頭開發,彼此相互競爭後,最後選出最好的一組做為公司正式推出的產品。
田徑比賽通常有八個跑道,八個選手競爭搶冠軍,過去英特爾擁有許多資源,一次派出四個選手參賽,只要一個跑贏就能贏得比賽,更何況其他四個跑道還不見得有人跑。所以英特爾不只當 PC 業的「一代拳王」,甚至可以當「萬代拳王」,因為它一直可以維持兩、三個選手在旁邊跳來跳去,隨時等著把其他的選手擊倒。
產業的領導者才能夠維持所謂的四軌道政策,因為擁有較多的資源,這個資源不一定是錢,有時候人才更重要。例如在英特爾裡面,如果四組人馬中,有人百米跑九秒八,有人跑九秒九,其他兩人跑十秒以上,結果,跑九秒九的已經算很不錯了,但是在英特爾的嚴格要求下,這批人依然要被拉下來,而且說不定還拿不到股票,在到處充滿機會的矽谷,當然會有人要另謀高就了。
像最近的兩個有關微處理器公司的購併案, 以研發 RISC 微處理器的 Qed, 被PMC-Sierra 用二十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另外一家做網路運算的 Silicon Spice,也是被 Broadcom 花了超過十億美元所收購,這兩家公司做的都是網路微處理器( Network Processor ),一定有來自英特爾做微處理器的高手。 這些人百米大概都可以跑九秒九,只是在英特爾的四軌道中,不見得能夠拿冠軍,索性自己出來創業,機會更好。
第二種觀點認為,英特爾為了轉型做了很多收購,結果這些收購並沒有很成功。這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由於英特爾是個很強勢的公司,被收購的員工往往很難融入英特爾,結果很多人就離開了。這種情況在英特爾收購 LevelOne 及DSP Comm. 兩家公司的例子上似乎都看得到。評論者認為英特爾應該做一、兩個分量大的購併(百億美元以上),而不是十億美元這樣的規模,如此可能英特爾會更嚴肅評估購併及整合的策略及執行。
收購策略運用最成功的思科( Cisco ), 最主要是可以成功地把收購進來的企業融入到企業文化中,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英特爾在過去十年之內,全部以自己之力、不靠購併,由營業額二、三十億美元成長到三百億美元,就像攻無不克的羅馬帝國兵團,如此一來在購併公司之後,可能整合的效果會比較不好。
講了這麼多產業轉型的事情,我還是要把影響企業相當重要的「文化」因素拿出來談。 早期我在聯電負責四八六 CPU 晶片時,面對英特爾這種競爭者,當時我就覺得英特爾是「羅馬帝國」,心裡的疑問就是,羅馬帝國是怎麼衰亡的?後來我看 Discovery 頻道介紹「羅馬帝國淪亡錄」的節目, 發現羅馬帝國在西元四百多年崩潰,但在西元三百年的時候,先在帝國東邊波斯起動亂,又有內部爭王位,造成動亂開始,帝國亂了好久,最後才崩潰。Discovery 還在最後加了一句評論:「偉大文明不會被消滅,只是慢慢衰退,但仍會流傳下來。」
後來我發現,像英特爾這種「商業帝國」,要走入衰敗是幾乎不可能的。英特爾已達到年營業額三百億美元,這麼大的上市公司,有很強的高階及中階經理,他們會自動調整步伐,適應環境的轉變,他們也有很強的董事會,可以在經理人看不到的時候,主導企業做更激烈的轉型,這種商業帝國是不會如此輕易地就瓦解掉,因為企業文化會適時地自動修補、重建。
蘋果電腦就是一個好例子,有一段時間蘋果電腦非常糟, 創辦人 Steve Job 下台後換了好幾任 CEO, 亂整一通之後公司居然沒有死,結果 Steve Job 重新被邀請回來,幾個新產品推出後公司又站了起來,這種企業文化的●性令人吃驚。
另外像德儀,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不像英特爾般強硬,在文化上有其彈性、穩紮穩打的一面。事實上,德儀前任的總裁是在歐洲出差時心臟病發去世,結果現任的總裁立即接手,新總裁原來就已經涉入決策階層,接掌德儀後可以更快速地進行轉型,讓德儀能夠在通訊時代掌握更多商機。如果拿這個標準來看台灣的企業, 今天台灣哪家公司可以在 CEO 有突發狀況時,能夠很輕鬆地進行企業轉型的工作?文化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非常重要,而企業最終的長期競爭力,企業文化反而是最基本的一環。
PC 時代已經結束了, 現在產業正從「後 PC 時代」步入「寬頻時代」,因為大家的需求已經不再是強大的計算能力,而是要增加通訊的能力,很多人現在買電腦都是為了上網, 即使是資訊家電( IA )、個人數位助理器( PDA )、視訊轉台器( settop box )等產品,最大的意義也都是在擴充人的通訊頻寬,這個頻寬的意義已有些抽象的層次,但是仍然不脫離寬頻的範圍。
進入寬頻時代後,到底頻寬要多大才夠?有一句關於頻寬的笑話是:「頻寬和性及金錢是一樣的, 只有在太多的時候, 才似乎是有些足夠( Only too muchseems to be enough )。 而且,每個人的標準不同,沒有人知道到底要有多少才算是太多( How much is too much )。」這聽來像是笑話,但卻很傳神。我看頻寬永遠都不嫌多,頻寬再多,都會被用掉。想像一下,每個人都希望隨時可以跟必須開會或討論的人一起在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的環境下進行會談, 這個頻寬要多大?而且這個頻道還是必須隨時開著( Always on )的情況, 難怪光纖通訊現在是最熱門的, 因為提供頻寬來看光纖是最終的答案(Solution )。
進入寬頻時代後,所有的產業規則都必須重寫,而由於處理寬頻的半導體晶片都會很複雜, 因此半導體業也會正式進入系統整合晶片( SOC; System on Chip)的時代。 SOC 的觀念時常被提起,但是我要強調三點,第一是, SOC 中的 S比 C 重要,也就是系統的觀念比晶片更重要,第二是 SOC 是由應用、演算、架構、類比等所定義, 第三是 SOC 必須包含中央處理器、嵌入式記憶體、類比、智慧財產元件( IP )、軟體等元素在內。
若以這種定義來看, 台灣目前真正切入 SOC 而且產品已經算是成功的半導體公司並不多,未來產業典範移轉,台灣半導體業也會面臨強大的挑戰。當然,通訊產業興起,台灣半導體業要切入這塊陌生的市場,原本就要花很大的力氣,再加上人才不足的大環境因素,面對寬頻時代,對台灣 IC 設計、IDM 等半導體公司挑戰是不會少的。
從 PC 時代到後 PC 時代,再演變到現在的寬頻時代,典範移轉的腳步愈走愈急,過去的高科技,現在看起來都已經變成低科技,產業的調整如此激烈,誰可以熬過這種無情的試鍊,恐怕都沒有人有答案,說不定現在掛牌的許多股票,五年之後都不知道在哪裡呢!產業生態本來就會調整,企業只有自求多福,改變自己的腦袋,才能夠維持競爭力。連過去被視為是高科技業的 PC 產業都是如此,很多早已沒有競爭力的傳統產業,竟然還一而在,再而三地要政府去護盤買股票,這樣的要求是不是有些可笑呢?政府護盤所花的錢,如果只拿其中一部分來針對寬頻通訊時代來臨,多訓練一些人才,建立台灣目前欠缺的通訊基礎技術,其長期效果應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