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者史蒂芬.羅德斯給本書的定位很清楚,就是為他的學生(社會科學院學生和公共政策從事者)寫的經濟學教材。他的初心很簡單:經濟學原理對他們很重要,但他們讀不下枯燥無趣的教科書。那些教科書都是知名經濟學家所寫,但他在教學中發現:過多的數學和圖表並不是他的學生需要的。他們需要能用經濟概念清楚又可以徹底解釋個案的範例,但教科書只提供簡略的解說。於是,他自告奮勇(卻也自信滿滿地)著手書寫。
1985年,他完成了《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立即獲得學界普遍的肯定。當時,知名經濟學家艾倫.布林德稱讚「該書的成就不可思議」。布林德自己也出版為經濟學系學生寫的經濟學原理和總體經濟學 2本教科書,後來又擔任過美國總統的經濟顧問和聯準會副主席,自然對經濟學概念和公共政策極其關注。這本書的成就的確超出他的預期。同時,著名的政治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也表達同樣的讚美詞。
他們讚美的不僅是羅德斯的個人成就,更大的讚美是本書的出版,讓公共政策教學有了類似哈佛企管個案的實務教材,而同時,它的成就又勝過哈佛個案 ─這些公共政策個案在經濟理論的應用下有了一致且連貫的詮釋,不像在企管個案研究中見到的五花八門。該書的副書名僅將「政府、市場和公共政策」三者並列,但從「經濟學家眼中」去看,並不難理解它們圍繞著市場邏輯的關係。人們喜歡嘲諷:「 10位經濟學家會有 11個建議」,也常見到不同學派經濟學家的針鋒相對。不過,羅德斯多次在本書提到:經濟學家對基本的經濟學概念是有共識的,而這些共識的概念正是市場邏輯的基礎。
這是羅德斯發願的初心:應用這些經濟學概念去教授公共政策。這些概念構成了本書的前三章:機會成本、邊際主義、經濟誘因。羅德斯認為人們做私人決策時,對這些概念時常謹記於心,但考慮公共政策時就經常忘掉,因而遭受不少損失。
與時俱進,追尋新知
羅德斯的執著和成果讓人佩服,但更讓我佩服的是他在讀者手中這本「 40周年好評增修版」所呈現對新知識的不懈態度。我曾寫過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教科書,在審校這本新版的譯稿時,就不時自問:如果我也重新出版自己的舊版教科書,會怎麼做?時空環境已大不相同,即使基本的經濟學概念不變,新的詮釋和新的應用個案也會層出不窮。於是,有些學者會在舊版添加一、兩章自己近期的著作,較認真的學者會逐頁逐句修改舊文。但若要全面翻新,至少得重寫半本書。 30多年過去了,「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我還有年輕時的精力如是去完成嗎?我敬佩的是,羅德斯在新版中做到了,而這時的他已 85歲。
新版保留原來的書名,意味著他要繼續將共識的經濟學概念應用到公共政策;然而,副書名已改為「對幸福的探討」,超越了舊版僅對經濟關係的陳述,提升到新境界的追尋。
羅德斯認為,學界在過去 40年對於幸福和實現幸福的手段已有新的發現。相對地,經濟學的研究並未跟上。有些書評說新版對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有所批判,這說法並不正確。羅德斯批評的是經濟學研究在過去 40年的停滯不前,譬如說以經濟效率或個人成就評定幸福,已無法實現當前知識所認定的幸福。因此,他建議經濟學家應該多看看其他學界的相關發現,並進一步擴大經濟學的視野和理論。
羅德斯在新版的批評對象,設定在當前居主流的新古典與凱因斯綜合學派,所持的角度是正向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對有限理性的研究成果。這 2個新學門的確發現一些不同於經濟學假設的「異常」行為模式,但主流經濟學家仍堅持具有普遍性的行為假設才是正道。然而,對於行為「異常」的個人來說,依據普遍性假設推演出來的政策必然帶著壓制和暴力。如果經濟理論要應用到公共政策,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裡,就必須認真考慮個人對幸福的不同定義,以及他們特殊的行為模式。
(本文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看更多《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