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未來20年最有前景的工作? 光電產業「綠領」人才大爆發!

未來20年最有前景的工作? 光電產業「綠領」人才大爆發!

2022-11-18 11:19

「努力固然重要,但看對未來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表示,化石燃料占全球碳排超過80%,要達到全球減碳、甚至是2050年凈淨零碳排,最重要的就是打造乾淨的能源,而太陽光電就是發展最快速的再生能源產業之一,他鼓勵年輕人多了解並投身光電產業一起努力。

 

「綠」是搶攻未來市場的關鍵

 

為什麼綠能如此重要?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能源轉型成為全球的當務之急,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表示:「2050年淨零碳排是全球共識與目標,尤其大型企業如Google、亞馬遜、Facebook、蘋果等都要求落實綠色供應鏈。」

 

簡單來說,沒有綠能,就沒有訂單。

 

全球目前成長速度最快的綠能包括風能與太陽能,蔡佳晋進一步分析,太陽能不只熱值高,一天的照射能量就足以滿足人類一年所需用電,且日照時間長、分布也相對風能平均。

 

此外,台灣用電高峰在夏季,尤其工業用電占台灣總電量高達55%,用電時段也多在白天,加上分散式發電能夠就近供給電力等特性,太陽能可以說是最適合台灣發展的綠能產業。

 

以成本來說,太陽能的成本較低、下降速度也較風能快,目前政府躉購太陽光電一度電落在4塊到4塊半左右,已經比國際上的化石燃料還要便宜,絕對是未來最有潛力的產業之一。

 

▲太陽光電產業十分適合台灣的環境與發電需求,發展前景樂觀。

 

光電人才需求高:待遇絕不讓人失望

 

蔡佳晋表示,2006年時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只有約50家業者,但現在已有超過460間廠商,從業人員也從不到5、600人激增至目前約8,500位,蔡佳晋預估太陽光電產業若順利推展,至2050年應該可以帶來4-5萬個就業機會,人才需求十分龐大。

 

蔡佳晋說,太陽光電產業的人才需求不僅僅是大眾想像的土木、機電等,「電業是一項非常跨領域的產業,從企劃、法務、土地開發、專案管理、資通訊等等,光職缺就高達20多種。」非常歡迎不同背景的年輕人才加入。

 

除了光明的產業前景外,太陽光電產業還有一大特色就是工作保障,跟一邊工程業不同,光電產業的大型電站非常重視維運,因此員工及工班並不會因為結案而失業,反而可以提供不同案場所在地的就業機會。

 

而針對求職者最在意的待遇問題,蔡佳晋驕傲地說:「絕不會讓人失望!」太陽光電產業除了底薪較其他行業平均高外,還有像是發電併聯獎金、紅利及股票等多元獎金制度,他笑稱「以前光電產業還不賺錢的時候,一年平均年薪也有15-16個月,賺錢的話就更不用說了。」以同職位來說,薪資平均是其他產業的1.2-1.4倍左右。

 

蔡佳晋希望有熱忱、願景的年輕人才能加入太陽光電產業一起打拼

 

學長姐真實分享:為什麼要選光電產業!

 

林台棻和張峻豪年紀輕輕,卻都已經是光電產業資歷超過5年的資深人才,究竟為什麼決定踏入太陽光電產業,又為什麼推薦年輕人加入呢?

 

一:門檻不高、職缺豐富

光電產業前景看好、薪資豐厚自然是最大的誘因,但許多人卻因擔心求職門檻過高而卻步,兩位學長姐以自身經驗分享打破迷思。

 

林台棻本身是英文系畢業,卻一路學習,從法務一路做到土地開發專員,而張峻豪原是休閒遊憩系畢業,退伍就加入光電產業,歷經各種職務訓練的他,現在已經是資深經理。兩人都非土木或機電專業背景出身,但他們表示「這個行業很新,大多都是邊做邊學,也有完整的培訓課程,職務種類又多,所以入行的門檻其實並不高,最重要的是積極、開放的學習心態。」

 

雖然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但林台棻說「從什麼都不會,到熟悉法條,可以獲得地主信任託付、取得土地開發權,真的非常有成就感!」她前陣子甚至考取ESG管理師證照,希望未來可以走得更遠;而張峻豪也表示「這是一份不會無聊的工作,每天都有新的學習和挑戰,每天都覺得自己在成長。」

 

二、讓青年安心返鄉 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林台棻負責土地開發項目,近年來各縣市積極推動太陽能發展,林台棻的故鄉屏東縣光電裝置容量更高居全台前五名,因此創造許多在地職缺,她坦言在台北工作不習慣,多虧光電產業讓中南部多了很多工作機會,像她一樣的外地遊子也能返回家鄉工作。

 

「可以賺台北的薪水,過南部的生活,不只降低了生活開銷、還能照顧家中長輩,我覺得對年輕人來說是非常棒的選項。」

 

三、遊歷各地 拓展眼界

而資深經理張峻豪則更喜歡挑戰,近年來光電產業快速成長,尤其以歐洲為主,讓他時常有機會到各地甚至國外出差,除了與國際接軌拓展視野外,也能藉機體驗當地人文風情,他直呼是「另類的收穫」。

 

四、對抗氣候變遷 為自己與下一代努力

除了種種誘因外,林台棻和張峻豪都表示對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使命感,對年紀才30出頭的他們來說,淨零碳排不只是口號,而是關乎自己與下一代未來的大事。

 

「這幾年全球各地的熱浪、暴雨、天災都是有目共睹,環保減碳已經從趨勢變成一種義務,我們現在做的事情也許無法立即見效,但這是一種理念,一定要持續往前走,相信這個世界會因為我們現在做的事情(能源轉型),而有所改變。」張峻豪堅定地說道;而林台棻也表示「知道在自己的工作上能對環境有貢獻,也是對工作熱情的來源。」

 

對於想要踏進太陽光電產業的年輕人,兩位學長姐也建議增進自己「這些能力」,將會是面是光電產業時有力的加分條件:一、外語能力;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溝通表達能力;四、對光電產業的了解與相關法律知識;五、積極學習的態度。

 

那麼,究竟該如何用它為資產配置加分呢?郭俊宏指出,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由於風險承受度較高,應以百分之百的股票配置較為適宜;這麼說來,其實不必有「股債配置」的考量。可惜,一樣米養百樣人,就是有些年輕新手的投資屬性較為保守,面對股市波動時,輕則影響心情、重則輕率殺低,在此之下,用債券ETF降低財富波動,就成了合理選項了。

 

對於這類保守型的年輕新手理財族來說,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建議,「新手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中,可以增添2至3成的債券,作為股市波動時的下行支撐。」

 

他強調,由於這部分的配置完全是為了「讓整體組合降低與股市的連動程度」,因此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必須留意其與股市的相關性,「例如高收債與股市走勢為中度正相關,就沒有辦法達到避險的效用。若希望降低投資組合風險,投資等級債與美國公債會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目前台股市場可買到明確標榜為投資等級的債券ETF,共有22檔。至於最具避險效果的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也有7檔可選擇。

 

挑對商品、設定好股債的分配比率,並開始執行後,投資人還須定期回頭檢視資產配置的狀況,適時進行「資產再平衡」;也就是說,隨著價格變動,若股債的資產總值脫離原本設定的比率時,就有「再平衡」的調整必要。

 

債券ETF

▲點擊圖片放大

 

高收益債券ETF  中年理財族的資產配置良伴

 

在此部分,郭俊宏以「時間」作為調整投資組合的分界。「一般來說,半年至1年的調整,會是比較好的區間。」張勝原則認為,應以股債比率的動態變化作為訊號,「當各類型資產比率偏離原本設定的5%至10%時,就應及時調整,使投資組合維持穩定的配置。」

 

說到「再平衡」,就得回到債券ETF「透明度高、容易掌握」的優勢了。實務上,往往遇到股市大幅波動,就必須迅速調整投資組合,而債券ETF因能在證券市場上直接交易,且為即時報價,讓投資人對價格變化能有更直觀且即時的了解,也能迅速執行交易,完成資產再平衡的動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投資理財,投資人的本金也會有明顯增長。隨著本金倍增,投資風格也趨向穩健。郭俊宏與張勝原皆表示,「為了使資產不至於有過大波動,中壯年階段的投資人在投資組合中,應增添約達5成的債券配置。」而這樣的資產配置比率遇到極端狀況時,也應隨市場情況調整。

 

郭俊宏指出,「例如3月股市位於低點時,投資人可以趁此逢低加碼,將股債比拉高至7比3。反之,股市位於高點時,也應反向調整,將債券比重拉高至7成,以應對未來股市下行的風險。」

 

相較於年輕族群,雖然此時債券的比率增加,但是距離退休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在保持本金的穩定後,也應該有一些較積極的操作。因此,郭俊宏建議,「挑選含息年化報酬率約2%至7%的債券,將每月領到的配息收入,再轉投資股票型基金,就能達到『以債養股』的目標。」換言之,標榜「高收益」的債券ETF,就是此階段投資人的資產配置良伴,目前市場上亦有7檔商品可供選擇。

 

投資級債為主、高收債為輔  屆退族穩穩滾出養老金

 

打拚半輩子,當退休時日愈來愈近,風險承受度也隨之下降。相對於追求本金的成長,這個階段的投資人更需要的是,在保持本金穩定性的同時,創造每月的現金流供退休所需。郭俊宏表示,「對於屆退族來說,由於本金龐大,投資的績效目標設定,可以設為被動收入達到合理月收的7成,甚至是1至2倍。」而在資產規畫中,百分百的債券配置較能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此時的投資人,本金大多至少已累積了3百萬至6百萬元以上。一般來說,全債券的投資組合,每月就能有不錯的收益。」若投資人仍想參與股市,他也建議股票比率最多不宜超過兩成,且本身必須對金融市場有一定的認識。

 

在投資標的的部分,郭俊宏認為,應以投資等級債為主,高收債為輔,「透過『以債養債』的方式,將投資等級債的配息收入,再轉投資高收債,不僅本金的穩定性得到一定保障,也能有足夠的收益。」但若是本金較少,希望在退休前「衝一波」的投資人,他表示,「為了達到含息年化報酬率7%以上,可能就須配置5至8成的高收債或新興市場債,才能有較高的殖利率。」

 

張勝原也認為,為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屆退族的資產配置應以債券為主,「以一名70歲的投資人為例,他的資產規畫中,比較適合的配置是7成的低波動資產,例如國庫券或投資等級債,剩下的3成,才能分配給風險較高的高收益債券或新興市場債。」這樣才能在降低本金波動風險的同時,也能擁有穩定的現金流收入。

 

新興市場債ETF是目前各類債券ETF的主流之一,計有22檔可選擇,其中有15檔為中國政府公債相關。

 

了解各年齡層的資產配置比率,再來要注意的就是挑選債券ETF的訣竅。由於現行法規對於ETF設有最低規模標準,若規模太小易被清算,因此,張勝原指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投資人應盡量挑選大型的債券ETF,確保投資標的的穩定性。」以規模來說,他建議挑選規模在30億元以上的標的,「因為這個規模的債券ETF,在投資部位上比較可以完整布局,且經理費率會更低。」

 

掌握3原則  挑對穩配息的債券ETF

 

郭俊宏也提出三個對於債券ETF規模的衡量標準,「目前法規中,ETF若近30日的平均規模不到1億元,就符合下市門檻。另外,債券ETF的交易日均量應大於2百張,且持有該檔ETF的投資人至少要在3百人以上,才會是比較穩定的投資標的。」

 

除了規模外,由於債券ETF是在證券市場上交易,與股票一樣會有流動性問題。對此,郭俊宏建議投資人可從以下三點做挑選,「一般來說,債券ETF的買賣價差不宜超過1元,折溢價也須低於3%,每月平均成交量也要達到1千張以上,才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張勝原則認為,投資人其實不需要過度追求極大的成交量,「因為一般投資人的交易金額通常不大,只要該檔ETF每日成交量達到自己投資部位的10倍或20倍以上,也就足夠。」

 

此外,由於目前市面上的債券ETF多以季配息或年配息為主,若希望每月都能有一筆被動收入,郭俊宏提醒,「投資人在挑選債券ETF時,可以錯開各檔的配息時間,達到分散效果,使獲得配息的時間分攤到每月。」

 

當然,相對於債券ETF,主動式的債券基金仍有「可能超越大盤表現」的優勢,在透過債券ETF熟悉股債配置的門道後,轉進債券型基金為收益創造更多價值,亦是讓財富加速累積的理想途徑。

 

低利時代,「尋求收益」是門夯學問,無論如何,廣泛涉獵金融商品、學習更多理財觀念,才能一步一步打造穩中求勝的投資組合。

 

債券ETF

▲點擊圖片放大

 

最多元、實用的理財觀念,都在2020「台北.金融博覽會」

延伸閱讀
黃偉哲自行宣布當選,僅以4萬多票驚險勝出!六都選情以台南最緊繃、得票勝差比上次選舉還少
黃偉哲自行宣布當選,僅以4萬多票驚險勝出!六都選情以台南最緊繃、得票勝差比上次選舉還少

2022-11-26

 發電量比屋頂太陽能多 40%!法國研發屋頂專用風光混合系統
發電量比屋頂太陽能多 40%!法國研發屋頂專用風光混合系統

2022-11-15

ESG投資布局》能源自主意識提高,台太陽能廠再戰海外市場
ESG投資布局》能源自主意識提高,台太陽能廠再戰海外市場

2022-10-21

新能源國際論壇》台南市太陽能裝置容量居全台之冠 這怎麼做到的? 原來聯審機制是關鍵
新能源國際論壇》台南市太陽能裝置容量居全台之冠 這怎麼做到的? 原來聯審機制是關鍵

2022-09-12

貝萊德買下永鑫能源100%股權!為何台灣太陽能商吸引國際級投資機構,卻藏隱憂?
貝萊德買下永鑫能源100%股權!為何台灣太陽能商吸引國際級投資機構,卻藏隱憂?

2022-08-22

太陽能之戰!IKEA對決特斯拉!未來綠電看漲,誰能勝出?
太陽能之戰!IKEA對決特斯拉!未來綠電看漲,誰能勝出?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