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嘉義縣府統計,從二○一九年起迄今,光是超過十億元的投資案,就已累計達一○五四億元,其中包含六家精密機械業、十家太陽能產業、七家觀光及服務業。
此外,無人機國家隊基地更選在落腳嘉義,「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可望成為台灣航太產業的新據點。翁章梁認為,無人機是嘉義的新亮點產業,未來將成為具備研發、測試、生產功能齊備的國家級產業聚落,再加上嘉義科學園區、民雄航太園區研發能量,及在地學校人才產學合作發展,引領嘉義進入航太產業新領域。
從招商引資、導入科技產業,翁章梁治理下的嘉義縣,正在努力蛻變。
.jpg)
▲點擊圖片放大
.jpg)
嘉義市長黃敏惠(右)祭出一系列「催打」疫苗措施,收到不錯成效,該市一至三劑疫苗覆蓋率在全國排名算得上前段班。(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市》綿密防疫網進夜市、家庭
嘉義市著名地標——中央噴水圓環,每到周末或連假,車潮就湧現,以噴水圓環為交叉點的四條主要道路上的車流,好像經典手機遊戲「貪食蛇」,細細長長、並隨著車道蜿蜒;尤其,有文化路夜市的文化路那一段,更是愈夜愈熱鬧,進入夜市的人潮,猶如海浪,一波接一波出現。
走進人聲鼎沸、全長近五○○公尺的文化路夜市,不論是阿霞火雞肉飯、珍珍虱目魚、阿娥豆花,好多攤位都出現排隊狀況。從去年九月中秋連假,中央維持二級緊戒防疫措施,再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相對趨緩,文化夜市人潮洶湧的盛況持續上演,甚至多次躍上媒體版面,被網友開玩笑稱作「嘉義市奇觀」。
在疫情之下,能形成如此「奇觀」,關鍵之一是有套良好的防疫措施撐腰。「面對疫情考驗,我們打造了『防疫網』來減緩衝擊。」黃敏惠充滿自信地表示。
為打造防疫網,市府強化內部二十多個局處單位的「橫向聯繫」,就好像蓋房子先打好地基,市府把有限的市府資源先做通盤規畫,整合了衛政、民政、社政等各單位,透過跨局處合作,並動員里鄰長,結合醫院、輔具中心、復康巴士協助防疫,替防疫措施打好基底。
整合防疫量能後,下一步是推出防疫政策。嘉義市也像其他縣市積極提升疫苗覆蓋率,希望及早形成群體保護,因此推出各項「催打」鼓勵措施,包括疫苗接種特約計程車補助;成立「家打部隊」到府替重症臥床、須戴呼吸器或行動不便長者服務;長者打疫苗除享中央補助五○○元,市府再加碼五○○元,當作誘因,刺激疫苗接種率。
努力也收到成果,截至今年八月三十一日,嘉義市第一劑疫苗涵蓋率達八九.四%、第二劑為八三.八%、第三劑六九.四%,皆高於全國疫苗涵蓋率。
為加強防疫措施,嘉義市還推動全國首創的「你不戴口罩,我不買(賣)」行動。「我們希望鼓勵店家發揮企業責任,也讓消費者落實防疫作為。」黃敏惠解釋。她也說,市府其實早在疫情爆發前,就先推動「食安在嘉,我著工作衣帽、口罩,我驕傲!」專案,先行組成專家團隊到文化路夜市,針對排店名店做查核與宣導,要求落實食安規範,以及排隊維持適當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
「我們不只防疫,還有拚經濟!」黃敏惠接著強調。
攤開數據來看,嘉義市府統計,該市營利事業銷售額連續三年創新高,一一○年度直接突破二五○○億元,來到二五三七億四四九萬三千元。
「我們在去年下半年疫情較趨緩時,以旅宿補助支持受創嚴重的住宿業,接著,舉辦購物節、光織影舞、二○二一台灣設計展等活動;以及,普發現金二○○○元,都有助整體經濟先蹲後跳、逆勢直上。」黃敏惠一一細數在疫情逆境中,端出不錯成績的原因。
根據《今周刊》民調顯示,市民對嘉義市過去一年施政滿意度,以及市府防疫表現都拿下非六都第一。進一步審視各項市府政策,以及文化路夜市上演的「排隊奇觀」,嘉義市為什麼能獲得如此民調成績,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jpg)
高雄市長陳其邁執行一連串有感政策,獲市民認同最受信任首長。(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高雄》昔日煙囪城 華麗變智慧城市
漫步在位於高雄亞灣區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藍天白雲下,白色系的建築,與旁邊的藍澄澄的港灣相呼應,這裡不僅僅是南台灣音樂展演基地,更是國際級的文化新地標。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去年盛大開幕後,緊接著今年二月台灣燈會時,高流更打上烏克蘭象徵顏色藍黃色的燈光,加上無人機的燈光秀,讓台灣各地民眾慕名前往。
「要讓世界看見高雄!」去年十月起,從國慶焰火、台灣燈會、台灣文博及台灣設計展等,高雄市政府為市民帶來一連串有感施政,更讓市民感受到高雄正在猛烈成長。陳其邁表示,光是台灣燈會,就吸引破千萬人次到訪參觀,更創造超過一七五億元產值,帶來龐大經濟及觀光效益之外,更讓大家發現高雄這座城市的潛力與美。
從過去重工業的煙囪城市,高雄搖身一變,成為設計之都、美感城市。此外,陳其邁更要「緊緊緊」將高雄帶向「智慧城市」。
台積電帶動產業鏈 北漂族回鄉打拚
要談高雄的改變,不能不從台積電談起。陳其邁表示,台積電來到高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設廠,而是帶起整個產業鏈,讓楠梓煉油廠從過往的石化產業,華麗轉身為科技產業,帶動整座城市的產業轉型。
「去年整體營利事業銷售總額首度達到五.五兆元,成長率超過二○%,高居六都之冠。」陳其邁細數,高雄與中央攜手打造南部半導體S廊帶產業鏈,招商引資累計投資已超過五千億元,尤其從IC設計的群聯與義隆電子、IC製造的台積電與穩懋,到封測廠日月光持續加碼,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已然成形。
陳其邁說,國際大廠看好高雄,陸續落腳、投資,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他要讓高雄子弟可回鄉打拚,有助地方發展。
因應高雄半導體產業鏈已然成形,陳其邁的下一步是「左營高鐵科技之心」計畫,他說,運用左營高鐵站交通樞紐優勢,鏈結行政院半導體S廊帶計畫,以捷運結合生活機能與地區發展,提供企業安家及產業發展空間,建立商圈帶動產業及商家進駐,生活機能將更豐富,厚植高雄科技產業。
一邊為高雄子弟打造回鄉工作環境,一邊又為高雄市民提高生活品質,陳其邁說,「實實在在解決市民的問題,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也會持續謙卑實在地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