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最佳首長信任獎》農工並進、創夜市奇蹟、拚遊子返鄉 他們這樣攻下最獲信賴首長

最佳首長信任獎》農工並進、創夜市奇蹟、拚遊子返鄉 他們這樣攻下最獲信賴首長
嘉義縣長翁章梁(左)力拚嘉義縣轉型農工大 縣,成為無人機產業基地。

簡惠茹、陳彥宇

政治社會

取自嘉義縣政府官網

1345期

2022-09-28 14:30

二○二二年「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最佳首長信任獎」針對施政滿意度、行政效率和服務品質是否進步,以及防疫表現滿意度調查。高雄市長陳其邁、嘉義市長黃敏惠和嘉義縣長翁章梁最獲人民信賴。

疫情下的市井小民生活,一方面受到病毒威脅,另一方面又面臨經濟活動的生存危機,民眾對縣市政府的施政信心備受考驗。二○二一年,台灣遭遇大規模感染挑戰,從防堵到共存,縣市政府如何讓民眾對施政作為滿意且有信心?高雄市長陳其邁、嘉義縣長翁章梁和嘉義市長黃敏惠,用「滿意度」給出答案。

 

《今周刊》調查結果出爐,嘉義縣長翁章梁今年再度奪下最佳信任首長獎,陳其邁和黃敏惠則異軍突起,雙雙新進榜,成為今年榜單上的最大亮點。

 

以民眾對縣市首長過去一年施政表現滿意度來說,六都中,高雄市民對市府滿意度達七九.二%,值得一提的是,特別是「非常滿意度」為六都之冠,達到二七.二%;在非六都中,嘉義市則有高達八八.一%、嘉義縣有八六%市民,滿意政府過去一年的施政表現。

 

針對縣市政府各機關的行政效率和服務品質,和過去一年比較是進步或退步?高雄市民認為,市府比過去一年進步的比率是六都之首。嘉義縣有五十三.五%民眾認可施政有進步,嘉義市也屬前段班,達到五十一%。

 

嘉縣》農業縣轉型無人機、航太聚落

 

由於疫情仍是民眾關心的焦點,縣市政府在今年新冠肺炎的防疫表現滿意度,高雄市民有七八.四%對防疫表現感到滿意;嘉義市更有八六.五%民眾感到滿意,為非六都之冠;嘉義縣也有達八四%市民滿意市府防疫表現。

 

嘉義縣身為全台「最老」縣市,青壯年人口為了生計,不得不遠走他鄉打拚,獨留年邁親人守著終老。翁章梁自身也是「返嘉」遊子,回家鄉照顧父母十五年的時間,他深深理解年輕人出走他鄉的不得已。

 

但是傳統農業大縣要如何吸引年輕人回流?翁章梁上任後,隨即宣布要嘉義縣將轉型為「農工大縣」,規畫一系列產業轉型措施,試圖翻轉嘉義「又老又窮」的刻板印象。

 

根據嘉義縣府統計,從二○一九年起迄今,光是超過十億元的投資案,就已累計達一○五四億元,其中包含六家精密機械業、十家太陽能產業、七家觀光及服務業。

 

此外,無人機國家隊基地更選在落腳嘉義,「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可望成為台灣航太產業的新據點。翁章梁認為,無人機是嘉義的新亮點產業,未來將成為具備研發、測試、生產功能齊備的國家級產業聚落,再加上嘉義科學園區、民雄航太園區研發能量,及在地學校人才產學合作發展,引領嘉義進入航太產業新領域。

 

從招商引資、導入科技產業,翁章梁治理下的嘉義縣,正在努力蛻變。

 

▲點擊圖片放大

 

嘉義市長黃敏惠(右)祭出一系列「催打」疫苗措施,收到不錯成效,該市一至三劑疫苗覆蓋率在全國排名算得上前段班。(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市》綿密防疫網進夜市、家庭

 

嘉義市著名地標——中央噴水圓環,每到周末或連假,車潮就湧現,以噴水圓環為交叉點的四條主要道路上的車流,好像經典手機遊戲「貪食蛇」,細細長長、並隨著車道蜿蜒;尤其,有文化路夜市的文化路那一段,更是愈夜愈熱鬧,進入夜市的人潮,猶如海浪,一波接一波出現。

 

走進人聲鼎沸、全長近五○○公尺的文化路夜市,不論是阿霞火雞肉飯、珍珍虱目魚、阿娥豆花,好多攤位都出現排隊狀況。從去年九月中秋連假,中央維持二級緊戒防疫措施,再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相對趨緩,文化夜市人潮洶湧的盛況持續上演,甚至多次躍上媒體版面,被網友開玩笑稱作「嘉義市奇觀」。

 

在疫情之下,能形成如此「奇觀」,關鍵之一是有套良好的防疫措施撐腰。「面對疫情考驗,我們打造了『防疫網』來減緩衝擊。」黃敏惠充滿自信地表示。

 

為打造防疫網,市府強化內部二十多個局處單位的「橫向聯繫」,就好像蓋房子先打好地基,市府把有限的市府資源先做通盤規畫,整合了衛政、民政、社政等各單位,透過跨局處合作,並動員里鄰長,結合醫院、輔具中心、復康巴士協助防疫,替防疫措施打好基底。

 

整合防疫量能後,下一步是推出防疫政策。嘉義市也像其他縣市積極提升疫苗覆蓋率,希望及早形成群體保護,因此推出各項「催打」鼓勵措施,包括疫苗接種特約計程車補助;成立「家打部隊」到府替重症臥床、須戴呼吸器或行動不便長者服務;長者打疫苗除享中央補助五○○元,市府再加碼五○○元,當作誘因,刺激疫苗接種率。

 

努力也收到成果,截至今年八月三十一日,嘉義市第一劑疫苗涵蓋率達八九.四%、第二劑為八三.八%、第三劑六九.四%,皆高於全國疫苗涵蓋率。

 

為加強防疫措施,嘉義市還推動全國首創的「你不戴口罩,我不買(賣)」行動。「我們希望鼓勵店家發揮企業責任,也讓消費者落實防疫作為。」黃敏惠解釋。她也說,市府其實早在疫情爆發前,就先推動「食安在嘉,我著工作衣帽、口罩,我驕傲!」專案,先行組成專家團隊到文化路夜市,針對排店名店做查核與宣導,要求落實食安規範,以及排隊維持適當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

 

「我們不只防疫,還有拚經濟!」黃敏惠接著強調。

 

攤開數據來看,嘉義市府統計,該市營利事業銷售額連續三年創新高,一一○年度直接突破二五○○億元,來到二五三七億四四九萬三千元。

 

「我們在去年下半年疫情較趨緩時,以旅宿補助支持受創嚴重的住宿業,接著,舉辦購物節、光織影舞、二○二一台灣設計展等活動;以及,普發現金二○○○元,都有助整體經濟先蹲後跳、逆勢直上。」黃敏惠一一細數在疫情逆境中,端出不錯成績的原因。

 

根據《今周刊》民調顯示,市民對嘉義市過去一年施政滿意度,以及市府防疫表現都拿下非六都第一。進一步審視各項市府政策,以及文化路夜市上演的「排隊奇觀」,嘉義市為什麼能獲得如此民調成績,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高雄市長陳其邁執行一連串有感政策,獲市民認同最受信任首長。(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高雄》昔日煙囪城 華麗變智慧城市

 

漫步在位於高雄亞灣區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藍天白雲下,白色系的建築,與旁邊的藍澄澄的港灣相呼應,這裡不僅僅是南台灣音樂展演基地,更是國際級的文化新地標。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去年盛大開幕後,緊接著今年二月台灣燈會時,高流更打上烏克蘭象徵顏色藍黃色的燈光,加上無人機的燈光秀,讓台灣各地民眾慕名前往。

 

「要讓世界看見高雄!」去年十月起,從國慶焰火、台灣燈會、台灣文博及台灣設計展等,高雄市政府為市民帶來一連串有感施政,更讓市民感受到高雄正在猛烈成長。陳其邁表示,光是台灣燈會,就吸引破千萬人次到訪參觀,更創造超過一七五億元產值,帶來龐大經濟及觀光效益之外,更讓大家發現高雄這座城市的潛力與美。

 

從過去重工業的煙囪城市,高雄搖身一變,成為設計之都、美感城市。此外,陳其邁更要「緊緊緊」將高雄帶向「智慧城市」。



台積電帶動產業鏈 北漂族回鄉打拚

 

要談高雄的改變,不能不從台積電談起。陳其邁表示,台積電來到高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設廠,而是帶起整個產業鏈,讓楠梓煉油廠從過往的石化產業,華麗轉身為科技產業,帶動整座城市的產業轉型。

 

「去年整體營利事業銷售總額首度達到五.五兆元,成長率超過二○%,高居六都之冠。」陳其邁細數,高雄與中央攜手打造南部半導體S廊帶產業鏈,招商引資累計投資已超過五千億元,尤其從IC設計的群聯與義隆電子、IC製造的台積電與穩懋,到封測廠日月光持續加碼,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已然成形。

 

陳其邁說,國際大廠看好高雄,陸續落腳、投資,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他要讓高雄子弟可回鄉打拚,有助地方發展。

 

因應高雄半導體產業鏈已然成形,陳其邁的下一步是「左營高鐵科技之心」計畫,他說,運用左營高鐵站交通樞紐優勢,鏈結行政院半導體S廊帶計畫,以捷運結合生活機能與地區發展,提供企業安家及產業發展空間,建立商圈帶動產業及商家進駐,生活機能將更豐富,厚植高雄科技產業。

 

一邊為高雄子弟打造回鄉工作環境,一邊又為高雄市民提高生活品質,陳其邁說,「實實在在解決市民的問題,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也會持續謙卑實在地打拚」。

延伸閱讀
嘉義縣轉型「農工大縣」,從農漁業到科技業都有!翁章梁:盼讓更多人才移居嘉義、返鄉發展
嘉義縣轉型「農工大縣」,從農漁業到科技業都有!翁章梁:盼讓更多人才移居嘉義、返鄉發展

2022-08-19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嘉義市奪特優獎! 黃敏惠打造「小城市、大能量」全齡共享都市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嘉義市奪特優獎! 黃敏惠打造「小城市、大能量」全齡共享都市

2021-10-27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獲「最佳首長信任獎」!嘉義縣長翁章梁:不再只扮演糧倉角色,將轉型成農工大縣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獲「最佳首長信任獎」!嘉義縣長翁章梁:不再只扮演糧倉角色,將轉型成農工大縣

2021-10-27

2021年《今周刊》永續城市大調查 台灣最強城市出列
2021年《今周刊》永續城市大調查 台灣最強城市出列

2021-10-27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防疫滿意度達87.7%,高雄市獲「最佳防疫表現獎」!羅達生:與病毒搏鬥4大原則
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防疫滿意度達87.7%,高雄市獲「最佳防疫表現獎」!羅達生:與病毒搏鬥4大原則

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