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台東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生活步調緩慢、擁有好山好水,但恐怕也好無聊,但是現在台東的青年們要大聲說「才不是這樣!」。台東近年來靠著「這招」徹底讓大家耳目一新,越來越豐富的城市樣貌,讓台東之美逐漸被更多人看見。
青年回鄉 苦惱台東沒被看見
「台東那麼好,怎麼沒被看見?」這是許多台東人的心聲。
曾在紐西蘭工作、居住過的Party,12年前「東漂」到台東都蘭,找到了心目中媲美紐西蘭的夢想家園,就此定居下來,還經營了兩間青年旅館,她娓娓道來:「一座城市到山、到海都不用二十分鐘,你能想像嗎?有許多藝術家還有原民文化,跟紐西蘭簡直太像了。」但她總是聽到客人另一種聲音:「台東真的很美,可是好無聊。」讓她不禁懷疑,是不是自己不會介紹,為什麼客人看不到她眼中那個「有趣的台東」呢?
當年為了尋根返鄉的原住民青年郝朝洋,也有著同樣的困惑,為什麼大家想到台東、想到原民文化,就是只有圖騰、跳舞、小米酒?於是他從台中回到家鄉,經營起「好朝洋食器工作室」想讓大家看見更多的原民風貌。
同樣在外縣市工作的廖祐笙,曾因為自己來自台東而感到自卑,直言「身邊的朋友超過半數都沒去過台東,總覺得台東不如其他縣市。」職業就是旅遊記者的他開始思考,「台東好在哪裡?要怎麼讓別人看見?」於是他毅然回鄉創立了「台東製造」的行銷公司,想做那個「讓故鄉被看見」的人。
台東好無趣 原因是因為:太像了
廖祐笙問過許多朋友為什麼不來台東,得到的回答不少是:「感覺跟花蓮很像,有去過花蓮就好了。」
他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台東缺吸引遊客的特色,而且就業與資源條件相對缺乏,導致許多年輕人難以回鄉創造更多元的文化環境。
近年來台東縣政府積極想翻轉外界對台東的印象,並成立「文化青年觀察團」,邀請不同領域的返鄉年輕人,針對各產業的困境與發展提出建議,並從多方面著手改善,廖祐笙說:「這是非常好的開始,政府願意傾聽年輕人的聲音,我希望透過這些建議和改變,能多幫忙在外地的台東孩子回鄉。」
多元人才培訓 打造深度台東
廖祐笙在文化青年團提出觀察,指相對於其它城市,台東雖然安逸美好,但缺乏外在資訊及刺激,年輕人眼界被侷限,無法進一步成長「以創業為例,過程中要學的知識很多,但這裡卻苦無地方學習,很難與市場同步。」
因此台東縣政府近年也開始著手,在各領域都推出人才培訓的課程與資源,希望培育多元的人才投入創業,讓台東「做足準備」,才能為地方創造出更多不同的體驗。
從事陶器製作的郝朝洋,是原民文化競賽的得獎創作者,今年便受邀進駐「新銳藝術工作室」的產業聚落,免費提供創作空間長達一年半之外,產業聚落不只讓不同類型的創作者能互相交流、激盪出更多彩的火花,還提供燒窯機、噴印機、刺繡機、雷雕機等各種設備,並聘請專業講師不定期開課教學,讓創作者同時能與市場接軌,
「這裡簡直就是創作者的育成中心,所有的靈感與創意在這邊都能實現,更重要的是,縣政府提供這些空間及設備,讓年輕的藝術家不再需要為了現實和經費,被迫放棄創作,讓我們能蓄積更多能量!」
他告訴我們,很希望將部落的神話與知識都融入近他的陶器中,做成食器,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把原住民古老而豐富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希望大家來到台東,能重新認識原民文化的美與內涵。」
專業導覽人才 帶大家發現新台東
而經營青年旅館的Party則是參加了「導覽人員培訓計畫」,她說課程全部免費,還請來專業師資實地走訪山線、海線和南迴地區學習,經過65小時的培訓課程及筆試、口試,才能結訓,讓她大呼「好值得」。
其中讓party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南迴上課時,老師突然要求遊覽車停在路邊並請大家下車,當所有學員都一頭霧水,老師帶著大家走到一塊石碑前,才知道原來這是當地原住民的祖靈發源地,「真的很有趣,站在這彷彿可感受到百年前原住民的生活能量,但如果沒有人告訴你,開車一下就過去了,根本沒機會來了解。」
Party表示,台東的民宿、青年旅館比比皆是,要如何做出區別,仍回歸到精進自己的能力,要怎麼提供給遊客更多、更獨特的資訊,「上完導覽課程後,我們的續住率大幅提升,客人給的回饋都非常的正面。」
Party也說她現在可以更自信的口吻談論故鄉,希望每個客人都可以透過她的分享、介紹看見她眼中那些「台東之美」。
縣府強力後援 讓台東更多變
傾聽年輕族群的聲音,不只讓台東更有活力外,友善的創業環境也為想回家鄉的外地遊子創造更多的機會。
台東變身的成果同時也反映在暑假暴增的遊客人數,兩位高中畢業生趁著暑假來體驗打工換宿,直呼「台東的文化很有層次,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不管是藝術節或是特色景點,都能信手捻來。
廖祐笙也說,回鄉後看著故鄉一點一滴地被改變,現在他可以很驕傲地對朋友說:「沒來過台東喔?那你很遜欸!台東有多豐富就等你來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