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南沿海一帶,經常可見成堆的牡蠣殼、蛋殼,由於鈣含量高,不僅不利於焚化,掩埋也難以分解,還會因牡蠣殼上的殘肉、腐敗等因素,產生令人退避三舍的臭味,使之淪為被堆置處理的農漁業廢棄物。
然而,這些看似「垃圾」的農漁業廢棄物,在循環經濟概念興起後,已被視為極具產業應用潛力的原物料。
4月15日,由工研院舉辦的「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中,共計展出逾40項減碳技術,其中1項,就是可將廢牡蠣殼、蚌殼、蛋殼,轉化為原物料的「高加值鈣循環技術」。
任職於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的「高加值鈣循環技術」負責人黃泓叡表示,5年前,他就開始進行這項技術的開發工作,主要目的,是尋找有利循環經濟的原物料或素材,當時他與台糖合作,嘗試將廢牡蠣殼,轉化為飼料和肥料,並持續朝食品、藥品等高值化方向發展。
從廢牡蠣殼、蛋殼中提煉出來的碳酸鈣,應用範圍極廣,可作為建材、塗料、濾心、醫療器材、醫美填充物、抗菌塑膠拖鞋,以及鈣片等保健食品的副成分,甚至連潛水衣、「懶人火鍋」內附的加熱包,都用得上。
▲「高加值鈣循環技術」負責人黃泓叡。
潛水衣料、「懶人火鍋」加熱包 可望成為應用方向
黃泓叡指出,就商品面應用而言,直徑大小經過調整的碳酸鈣粒子,若添加在潛水衣料中,有助強化保暖效果;此外,知名火鍋品牌「海底撈」推出的「懶人火鍋」,碗內的加熱包,則含有氧化鈣(由碳酸鈣煅燒而來)成分,未來也可能成為「高加值鈣循環技術」的應用方向之一。
現階段,上述商品所使用的碳酸鈣或氧化鈣,主要原料,來自碳酸鈣含量達98%左右的大白石礦,但採礦是高汙染產業,不利減碳,且台灣的大白石礦需求,多仰賴進口,若能改以碳酸鈣含量約95%的牡蠣殼、蛋殼取代,不僅可降低對他國原物料的倚賴程度,還能促進產業鏈在地化。
「這個技術的減碳效果,一是原料端不需要去破壞大自然,不必去開採礦石;另一是我們希望產業鏈在地化,可減少海運、空運需求(減少碳排);除此之外,產業鏈在地化,也可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塞港、原物料取得困難等衝擊。」黃泓叡說。
▲包括加熱包在內的許多商品,未來都可能成為「高加值鈣循環技術」的應用方向。
原物料來源在地化 盼產業界能「無痛上手」
黃泓叡引述統計資料指出,台灣每年產生的廢牡蠣、廢蛋殼等農漁業廢棄物,估計約達13至15萬噸,若不妥善處理,「堆久了就像垃圾山,之後就開始風化」,但如今,「高加值鈣循環技術」可有效地將農漁業廢棄物,轉化為碳酸鈣,等於為產業界,提供了在地化的原物料來源。
「我們希望把這概念,推廣給產業界,讓他們了解,雖然原物料更換了,但是後端的製程,不需要做太大變動,而且原物料純度是很相近的,期待產業可以『無痛上手』。」黃泓叡強調。
目前除了台灣之外,包括紐西蘭、日本等國,也都擁有類似「高加值鈣循環」的技術,並以蚌殼鈣、扇貝鈣,作為保健食品原料。可預期的是,在各國積極推動淨零碳排的大趨勢下,相關技術發展,勢必會成為產業界高度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