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積電三奈米廠今上樑》投資南科逾2兆,實現張忠謀「根留台灣」承諾

台積電三奈米廠今上樑》投資南科逾2兆,實現張忠謀「根留台灣」承諾

林韋伶

產業動態

台積電提供

2020-11-24 17:56

護國神山台積電今(24)日在南科舉行「三奈米廠新建工程上樑典禮」,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致詞時表示:「今天的上樑,代表我們三奈米廠忙碌的起點。」除揭示台積電將持續成長與技術繼續向前發展的涵義,劉德音更呼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過去在同一地點的致詞說:「新建晶圓十八廠,是實踐台積電對台灣的承諾」。

南科園區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據點,根據資料,截至今年10月,半導體於南科園區的投資金額約為2兆1000多億元,佔南科園區總投資金額的87%;在就業人口方面,半導體產業就業人口則佔南科就業人口的32%,營業額更是佔南科營業額約63%,而台積電在1997年南科園區剛成立時,就是第一個大舉投資南科園區的公司,劉德音對此表示:「身為半導體產業中的一員,我們感到十分榮幸。」

 

劉德音並回憶,當時台積電的晶圓六廠在1997年開始動土,是當時南科園區首座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廠,也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八吋晶圓廠。之後台積電和協力夥伴一路排除許多困難,在南科陸續興建晶圓十四A廠、晶圓十四B廠,以及這兩年動土興建的晶圓十八廠,若包含接下來的興建工程,台積電在南科投入的總金額超過新台幣2兆元。

 

▲劉德音董事長(左三)及潘冀建築師(右三)於會場觀看台積公司南科廠房模型。(台積電提供)

 

根據台積電的規劃,此三奈米廠廠房基地面積約為35公頃,潔淨室面積將超過16萬平方公尺,大約是22座標準足球場大小;當三奈米進入量產時,當年產能預估將超過每年60萬片12吋晶圓。劉德音指出:「今天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代表我們朝三奈米製程量產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劉德音在致詞時也提到,仍記得2018年1月26日,台積電在此地舉行晶圓十八廠動土典禮時,強調台積電深耕台灣、堅持環境永續的承諾,而今同樣的一片廣大土地,已不是當時的景象,而是樹立一座座超大型規模的先進半導體廠。

 

劉德音說:「還記得當年張忠謀創辦人致詞時說,我們新建的晶圓十八廠有三個重要的意義。」這三個重要意義分別是「台積電要持續成長」、「台積電技術繼續向前發展」、「台積電對台灣的承諾」

 

▲台積電三奈米廠新建工程上樑典禮大合照。(台積電提供)

 

首先,在持續成長的部分,台積電營收已連續十年創紀錄,今年也將再刷新紀錄,其中在南科的營收也大幅攀升,2019年產值高達新台幣3800億元,佔台積電營業額的37%,今年則預估將突破4400億元。

 

儘管目前在南科園區已有超過1萬5000名員工,台積電招募人才的腳步將不會停下。劉德音分析:「根據統計,這兩年台積公司在南科新招募的員工,約帶來8.5倍的就業創造效果。未來,當三奈米新廠落成並進入量產,共計將會有約2萬名同仁在這裡工作與生活,帶動南部地區的經濟與就業更加蓬勃發展。」

 

第二,在技術持續向前發展的部分,台積電今年量產的五奈米製程,是繼七奈米製程後再次領先全球推出的最先進製程,而晶圓十八廠將會是三奈米的主要生產基地,證明台積電用半導體架構的創新,將技術從五奈米又往前推進了一個全世代製程,三奈米又將成為全球最先進的邏輯製程技術,讓台積電可望保持技術領先地位。

 

▲台積電三奈米廠新建工程上樑典禮。(台積電提供)

 

 
最後,劉德音則表示台積電除了完成持續投資台灣的承諾,也達成綠色製造的承諾,所有新建廠房都採用高標準,在廠房設計之初就依據台灣綠建築EEWH和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系統指標,進行詳盡規劃。

 

台積電也表示將持續推動節能、節水、減廢與減碳,以及生態保護的友善環境行動。台積電為推動國內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在今年7月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成為全球第一家參加的半導體企業,並承諾於2050年前,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 

 

劉德音也期待看到在地供應鏈蓬勃發展,能將台灣半導體產業聚落持續擴大,同時放大產業加乘效果。

 

主管機關:事涉商業行為 資訊難公開

 

面對各界對加工品原料溯源的疑慮,食藥署簡任技正周珮如強調,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業者依法要保存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來源文件,一定規模以上業者也要上食藥署食品追蹤追溯系統申報原料來源供主管機關稽查,食藥署也會提供網路相關資訊予地方政府稽查。但周珮如也說明,事涉商業行為,公部門難以將公開交易資訊給個人,私人之間的交易,還是要靠業者簽訂合約時去把關。

 

若遇外包裝標示不實,導致下游業者誤用食材,則有官員私下表示,「做生意要誠信是天經地義,不是食安法可以管的,管理機關也有難處,有事還是靠政府稽查才能發現」。

 

稽查人力、物力不足 非法工廠成問題

 

面對標示不實疑慮,衛福部表示將加強稽查與食品標示,不過卻面臨經費和人力短缺的現實。據台灣公共衛生促進會統計,台灣食品安全管理預算已由2012年每人34元降低到2019年美人31元,食藥署負責人力近年也減少三成。

 

台北市為資源豐富的直轄市,食安稽查人力包含行政與稽查共計70人,每年光檢核餐飲業者就要22000件以上,食品標示來源案件也超過60000筆。面對未來更加龐大的稽查量,台北市衛生局食藥科科長陳怡婷無奈說,地方政府食品加工原料稽查難度高,若加工廠進貨憑證標示不實,要交叉比對進貨量與投料來源,中央雖然有食材溯源系統可以查核,但層層上查耗時又耗力,坦言「每一家的生產要靠政府掌握很難」。陳怡婷向中央喊話,食品加工銷售鏈原物料資訊透明是關鍵。

 

有屠宰業者也指出,地下加工廠政府很難抓,衍生的食安危機將影響消費者對台灣豬的信心。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楊舒秦說,目前非法加工廠都靠民眾檢舉,中央、地方會盡量以專案清查漏網之魚。

延伸閱讀
0050已變成台積電的形狀,不如直接買台積?算給你看:各投100萬,台積電連10年虧損,0050會怎樣
0050已變成台積電的形狀,不如直接買台積?算給你看:各投100萬,台積電連10年虧損,0050會怎樣

2020-11-23

台股登上萬三該挑什麼股?台積電看好景氣大方調薪20% 「高薪概念股」正當紅
台股登上萬三該挑什麼股?台積電看好景氣大方調薪20% 「高薪概念股」正當紅

2020-11-23

蘋果M1晶片狂爆 台積電遭死敵撿槍?內行人爆真相
蘋果M1晶片狂爆 台積電遭死敵撿槍?內行人爆真相

2020-11-22

 24小時隨叩隨到、品質要求苛刻、訂單利潤又差...為何他卻說:做台積電生意,其實很簡單
24小時隨叩隨到、品質要求苛刻、訂單利潤又差...為何他卻說:做台積電生意,其實很簡單

2020-11-19

160萬股民看這裡!只買1檔00878,能不能財富自由?配息9%有撐,退休月領5萬、10萬「贏家攻略」
160萬股民看這裡!只買1檔00878,能不能財富自由?配息9%有撐,退休月領5萬、10萬「贏家攻略」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