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很棒,但是優秀的領導人一定會問:「What’s next?」台灣未必要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但一定要找出台灣的第二支腳。
企業為了追求永續經營,必須提供市場當下所需的產品或服務,先前的產品或服務則隨著需求改變而遭淘汰,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品生命周期(PLC)。
政府是最大的服務業,也必須適時回應民眾的需求,調整出當下的最適政策,才有機會「永續經營」。政策也有PLC,過去再好的政策,若不能適應大環境的需求,也可能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大石頭。
台灣的當務之急是少子化、老年化、土地不足、法令僵化、稅制不友善,這些都是投資發展的劣勢;但是有解嗎?
目前以台積電為首帶領出來的半導體供應鏈,穩住台灣經濟的半壁江山;依趨勢來看,未來10年台積電的晶圓代工模式仍找不到對手。台積電甩開對手糾纏的兩大關鍵,一是抓對趨勢,二是蓄積人才庫。
早在半導體主流仍為IDM(垂直整合製造)模式的年代,台積電就開始發展代工模式,專注製程、良率的提升,因而走出一片天,甚至引領趨勢,令對手苦苦追趕。張忠謀前董事長上任之初,便全球攬才,吸納美歐最頂尖的人才,投入先進製程的研發。如今台積電不僅是半導體,甚至是台灣企業的Benchmark。台積電不但讓台灣成為矽島,更因為高階製程無可取代,以致沒人敢動台灣,成為保護台灣安全的矽盾。
台積電很棒,但是優秀的領導人一定會問:「What’s next?」台灣未必要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但一定要找出台灣的第二支腳。
武漢肺炎波及全人類,因此相關疫苗、檢測、治療等領域的市場是放眼全球。台灣內需小,因此所選擇的市場便決定了產業的成長空間。智慧醫療是科技與醫療的結合,兩者皆是台灣的強項,若能加速整合應用,並拉高至大健康產業的層級,將會是台灣打國際戰、賺國際財的好項目。
海島國家土地有限,有效益的國土規劃更形重要。一方面要讓外人進來消費,也要讓產業能有更大的揮灑舞台。尤其面對亞太、印太局勢的快速變化,我們更應因勢利導,進行全面的戰略部署。
香港和新加坡向為台灣外貿競爭對手,兩地的優勢皆為金融、消費、旅遊,過去台灣在這方面處於弱勢。但時移境遷,香港有國安法的衝擊,新加坡面臨疫情和經濟的壓力,若能順勢接收兩地的商機和國際客源,台灣將可提升國際形象,以及島內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