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包含台灣在內的各國政府與央行也用力撒錢救經濟,但這樣的做法是有用的嗎?政府真的能用政策讓景氣變好嗎?經濟學角度這樣看...
政府能讓景氣變好嗎?
當個人和企業不願花錢時,政府可以利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改善景氣。
◆政府替個人和企業花錢
個人和企業積極參與經濟活動可以改善景氣,反之則會使景氣惡化。而個人和企業是否積極參與經濟活動,取決於他們對未來感到樂觀抑或是悲觀。
企業如果認為「今後商品會大賣」,他們甚至願意貸款來募集資金,雇用大量勞工並擴大生產。對個人來說,如果「有穩定的工作,今後收入會慢慢增加」,消費力就會上升。如此一來,景氣就會愈來愈好。
反之,如果對將來感到悲觀,企業不願意生產商品,反而會清償所有債款,並藉由解雇員工來降低成本。個人則是會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失業,害怕沒有收入而節制日常消費。這麼一來,景氣就會漸趨惡化。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為了挽救景氣,就會透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干預市場。
財政政策,意味著政府會透過替個人和企業花錢的方式來改善景氣。政府藉由發行國債募集資金,並投注在公共事業上,於是參與其中的企業和個人就會獲取利潤。手頭寬裕的企業和個人會比從前更願意花錢,因此其他企業和個人的金流也會改善。
另外,由於投注公共事業使社會基礎設施更加完備,創造出個人和企業都能更簡單開始經濟活動的環境,因此也能刺激景氣。
貨幣政策的推手是各國的中央銀行,在日本,這個推手就是日本央行。只要日本央行透過商業銀行購入日本國債,等於商業銀行手邊湧入了充足的資金,能夠以較低的利息借出更高額的款項。
只要貸款的利息調降,企業就更願意向銀行借錢來投資設備,個人也更容易向銀行貸款購買房車。景氣也會因此逐漸上升。
(圖片來源:《一看就懂!90分鐘速成經濟學入門:教你看懂經濟,洞悉世界運作的45堂課》)
◆政策是否有效,各方意見分歧
但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效果如何?不同的經濟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極端來說,有些學者主張財政政策沒有任何效果。
假設政府發行國債並開始著手公共事業,為什麼不直接加稅反而以國債募集資金?原因是景氣差的時候,加稅會造成景氣惡化的反效果。而國債其實就是政府的債務,總有一天必須償還,屆時償還的資金仍然要靠稅收支付。也就是說,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還是要加稅。
民眾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們會為將來的加稅節省開支、盡量儲蓄。所以即使政府透過發行國債、投入公共事業以試圖改善景氣,也不會因此達到目的。
最終,仍然歸結到人類觀點的差異。
如果人類可以理性地預測未來走向,政府無論推出什麼樣的政策都是行不通的吧。但是,如果國民無法預測到那麼遙遠的將來,政府就能透過某些政策干預使景氣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