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際知名評等機構SustainAbility針對ESG評分對投資方做研究,想了解在眾多評分指標中,投資人究竟在乎什麼?
SustainAbility提出了幾個值得一提的觀察:
1. 不同的投資人使用ESG評分的方式不一。例如:內部資源較少的投資方可能較仰賴ESG的評分制度。
2. 雖然投資人多會參考ESG分數,使用頻繁度甚至高到每週使用,但是每個投資人面對不同評分系統的態度也不一樣。大部份的投資人都很在乎評分系統所涵蓋的公司廣度,或是對重大性的重視程度、資料來源的可信度、研究團隊的經驗。(所以可以看到不少公司在互相併購,很多評比的knowhow是很難複製的)
3. 可持續的獲利模式才是重要關鍵。的確,擁有良好的ESG表現需要不少資源,ESG擁有再好的企業形象或是最社會盡心盡力,都不及可持續的獲利模式。雖然投資方逐漸重視ESG表現,但企業的競爭力卻不能因此被犧牲,成爲現在企業非常重要的課題。
4. 評分制度的局限性無法作為投資人的評斷標準。根據SustainAbility調查,幾乎所有的投資人認為自己的研究分析團隊較ESG符合自己對投資的評斷準則,且投資人也擔心過分仰賴評分制度反而變成公司「交考卷作戰」,卻失去了一開始做ESG的初衷。這個觀察提供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當許多企業讓ESG評分淪為交差工具,追逐分數,是不是反而失去的一開始做ESG的目的與意義。像是以前考聯考,只要考上好學校並沒有人在乎學生是不是讀到身心出狀況?
5. ESG評分促成了投資人的社會責任。當然,ESG評分制度還是有好處的,得到良好的ESG分數依然是一個指標,也促使投資人開始將ESG表現納入投資標準之一。
6. 各評分標準的。MSCI評分涵蓋的指標非常廣單依然不是投資人的唯一判斷標準,而ISS及CDP被認為是實用性較高的評斷標準,RobecoSAM CSA也被認為品質很好但基礎數據的分析較無根據。而S&P集團推出的Trucost ESG Analysis及近年新興的評分標準如Truvalue Labs及S-Ray皆開始使用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來蒐集資料也值得關注。
7. 投資人希望未來的評分者能夠提供更多的參考數據,作為其評斷的標準之一,而非單單一個分數及作為結果。
透過了這份報告,企業能夠更能理解投資人的想法。當企業理解ESG評分不再是投資人絕對的評斷標準後,能夠讓大家在追逐各大ESG分數的時候,也記得要停下腳步,檢視是否依然秉持的企業創立的初衷及定期分析現階段的商業模式。
的確,當企業都各自進行ESG的發展時,能有一套量化的準則去評斷各家表現,是可以做為企業營運及形象的依據,但分數的確不能代表企業的全部,就像我們不能因爲考試失利就認為人生毀了。我一直相信,只要企業一直維持自己的可持續獲利模式,並提供員工良好得工作環境,就已經達到最基礎的社會責任了,當然,總是可以有改善的空間,可以依據擁有的資源開始改善。
資料來源:
SustainAbility (2020) Rate the raters 2020 Investor Survey and Interview Results
本文由蘇立帆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作者簡介_蘇立帆 政治大學企管系學士、英國科學政策研究研究中心(SPRU)永續發展碩士。想要突破現狀而到英國進修政策研究,半路出家做了數據科學,現旅居倫敦,以自由永續顧問與研究者的姿態,繼續尋找企業與自然共存的永續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