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蔓延和深不見底的恐懼,許多人開始反思人類對待自然的關係,讓投資者更加確信非金融因素的風險正在增加,這個體認也是驅動對於 ESG (環境、社會、治理) 更為關注的原因。最近幾項對於機構投資者的調查,發現 ESG 投資正在大幅增加,且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參與其中!
根據受訪的機構投資者表示,關於企業在ESG的表現,需要更準確的溝通和傳達,除了遵循相關的標準之外,他們也開始關注企業管理層和董事會的作為,是否與企業所對外溝通的ESG成果一致。而知名公司治理諮詢機構 Morrow Sodali 發布的「機構投資者調查2020」結果顯示,這些定義廣泛的ESG概念,將對股東會、代理投票,及投資人履行監督和管理職責的各種方式,產生直接而實際的影響。
調查結果有幾點值得關注
一、氣候變化是投資人ESG 議題的重中之重,企業不論處於何種行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議題,都將受到投資人更多檢視。投資人不再只是關心高排放、能源、石油和工業領域的企業,因為不同的公司將以不同的方式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二、投資人希望更了解董事會的內部運作,也就是董事會和股東之間更多互動變得日益重要。
三、許多投資者也需要更多關於企業具體的非財務資訊,這些非財務資訊往往會呈現出公司的文化、誠信度,以及公司是否永續發展等的重要指標;企業必須清楚揭露氣候變遷的相關資訊,以及氣候變遷因素會對其財務風險和機會造成如何的影響和彼此的關係。
當然,揭露和呈現資訊只是第一步,企業如何有效管理環境和社會的議題,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但這個調查顯示,投資人已經將這些企業責任,從書面報告轉移到對管理層的期待,希望他們能從上而下溝通,並確立一個能永續發展的商業策略和企業文化。
關於疫情和ESG的思考 的確在投資圈引發很多迴響
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亞太區首席投資官 Paras Anand 稱COVID-19是ESG的「分水嶺」,他認為當各國政府對於疫情衝擊所提出的各式經濟刺激方案情況下,私有企業將會對於社會和政府事務更加敏感。在這個脈絡下,評量一家企業的價值,ESG因素會扮演更大的角色。企業會加速邁向ESG和永續,更多公司會開始思考如何幫更廣泛的利益相關人創造長期的價值。
無論是對於人類作為的反思,或企業基於務實的原因,被迫去面對以往不重視的氣候、環境、社會、或治理議題,當危機來臨,若企業能在這場危機中倖存,成功轉型並繁榮發展,進而思考更長遠有利的策略,那麼ESG投資所驅動的正向社會革命,會產生比資產負債表更強大的價值和回報。
參考資料:
INSTITUTIONAL INVESTOR SURVEY 2020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report ESG factors increasingly affect investment decisions
Crisis drives shift in public/private relationship not seen since WWII
作者簡介_Judy吳家鈴 史丹福大學傳播碩士,長期任職軟體科技新創,曾於美國、香港和大陸工作,與夥伴成立跨地域的環保永續組織 pta植物聯盟,目前投入環境永續發展和ESG議題的推廣與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