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你們下次會再來嗎?」
當我們一踏入卓蘭鎮迎面而來不是農友的期盼,而是對於外人的失落,老農友們已經厭倦了那些來來去去的團隊。
前車之鑑倒閉的白布帆國小,早已忘記是誰為這所小學關上最後一盞燈,1999年位在台灣中部地區卓蘭鎮經歷了921大地震的摧殘,加上2000年後媒體不實的報導讓社會大眾誤以為吃太多楊桃會得到腎臟病(事實上是因為楊桃富含鉀離子有腎臟病的患者不適合食用),媒體扭曲的事實加上天災的摧殘,造成白布帆地區迅速的沒落,過去透過種植楊桃所蓋起來的一棟棟楊桃屋也在白布帆地區逐漸消逝,產業的消逝,讓該地的年輕人移出,漸漸地國小無人就讀,最終人文根基消逝,社區的喧鬧聲逐漸寧靜。 教育根基的動搖加上產業問題的交織,讓台灣許多地方的偏鄉都難以改善自身的狀況,因此,我們從國小作為出發點,沒了國小地方就再也沒了活力以及育兒最基本的保障,這將使得社區的情況雪上加霜,因此透過輔佐社區國小成立特色課程以及藉由社會企業進駐利用在地產業持續性挹注資源,來使地方國小可以不受地方財政不足的影響,幫助社區可以挽留最珍貴的希望。
專業師資帶領國小一同開發在地特色課程
從教育開始 改善農友對產業價值的認定
政府長期鼓勵農民透過技術改良或尋找更佳的品種來獲取更多利潤,藉此改善台灣農產業的整體環境,然而,卻始終無法擺脫農業進入門檻低,農產品價格低廉的命運,農友多為被市場剝削的一群,在無法獲得正常利潤的情況下,多數農友也不願意花心力去投資提升技術或轉型為有機農業,農友永遠維持在看天吃飯的狀態下,台灣社會對於從事農業的工作評價低落,這使得在地農友也認為從事農業是不得不的選擇,不讓小孩繼承家業,造就多數的在地小孩對於未來的想像皆是前往都市找尋工作機會,而不會選擇留在這片有記憶的土地上。
舉辦產地餐桌凝聚社區共識
然而,如果僅僅是持續性的依靠其他政府或其他民間團體的力量社區始終無法建構一個幫助偏鄉自給自足的永續的機制,最終社區還是會回到需要依靠外力的弱勢族群,因此,我們透過社會企業打造一個社區能夠一同參與的過程,以學校作為社區各種衝突的緩衝,透過社會企業及大學的進駐教育農友市場、行銷、品牌等商學觀念,讓農友不再僅是市場的相對弱勢,而是可以靠著自身的投入來提升產出的價值,以此確立下農友最基礎的生存保障,另一方面,當農友意識到自身的付出可以幫助家鄉及社會,自然會慢慢對於自己的職業產生信心,改變自身對於農業價值的認定,提升在地居民對於家鄉的認同。
農友實地工作概況
會來!我們一起來!
苗栗卓蘭,曾經的「水果王國」,位在大安溪畔,擁有豐富的地貌,從丘陵地形到沖積平原創造出了得天獨厚的水果種植環境,加上位在鯉魚潭水庫及水源保護區內,農藥劑量管制嚴格,擁有十分純淨的水源,造就其產出的水果不僅健康、甜度高更是對環境十分友善。然而,在台灣產業快速轉型下,卓蘭賴以為生的農業就此凋零,產業的流逝讓年輕人沒了就業機會,不得已放棄自身家業,離開家鄉找尋工作機會,進而造成在地小學招生人數不足,在苗栗縣財政危機下,人數少於30人的國小將面臨裁併危機。國小在卓蘭鎮不僅是教育資源,更是串聯了50年歷史記憶偏鄉居民的集會中心,倘若國小消逝在地的教育人文根基將直接受到動搖。
雙連梨社會企業於2016年由中原大學輔導下成立,師生經歷多次在地踏查與農友互動,漸漸的我們外地人的色彩褪去,建立起與居民一同努力的默契。雙連梨將在地居民需求融入商業模式,將品牌創造的利潤30%分配給雙連國小;30%用於提升農友收入,40%留為營運所需,我們期待以在地力量改變社區現況,最終可以扭轉在地居民對於他們自身家業的認同。
我們期待透過社會企業的進駐,帶領著年輕學子進入偏鄉看見社會真實的樣貌,並以大學的專業成為社區的智庫,引導居民藉由自己的力量改變家鄉,以此幫助在地群族增加對自己的認同,最終透過這份認同才可以真正的改變偏鄉,打造一個真正的永續環境。
學生協助農友販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