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民眾減少外出用餐意願,全台陸續傳出餐廳業者吹熄燈號。面對疫情來勢洶洶,台北萬華魷魚羹名店「兩喜號」以17年前抗SARS經驗為師,除在店內做好衛生管理,也趁此時調整老店體質,增加多元支付、洽談外送平台等,為下一波業績高峰練兵。
兩喜號在萬華立足百年,過去每逢春節,到龍山寺參拜後的香客總會擠爆小店,但今年受肺炎疫情影響,遊客人潮不如以往,倒是外帶、外送比例增加。
兩喜號第4代老闆陳輿安指出,以前外送多為立法院、台北市政府、市議會等100~200份以上的公家機關,但近來小單位的公司行號也來訂餐,整體比例約成長2成,因此也積極在臉書、IG等自媒體上推播,讓消費者知道:「你不想出門,我們就幫你送!」
SARS封院時 總店就在旁邊
其實兩喜號對疫情衝擊並不陌生,2003年SARS爆發時,因廣州街總店就位在被封閉隔離的仁濟醫院旁,加上和平醫院也封院,整個中正、萬華區陷入恐慌,「路上完全沒有人,連我去學校大家都怕。」甚至被同學嗆:「你疫區來的喔!」
當時兩喜號由父親陳秉駿掌店,周遭店家紛紛暫時歇業,他卻仍堅持開店,「因為在地人還是要吃飯,如果今天客人上門,發現你沒營業,這是一個形象問題!」
▲兩喜號是萬華百年老店,每逢春節香客擠爆小店,受肺炎疫情影響人潮減少。
如果你不做 每天都是損失
陳輿安解釋,父親認為即使生意慘澹,但開門營業可以傳達「我們自身做好、不怕疫情」的訊息。而且「有做有賺,你有做,有基本的生意面,如果你沒開,每天都是損失。」
不過因應人潮減少,擁有2店的兩喜號也暫時關閉廣州街店面,讓員工集中在西園路分店上班,透過減班等人力調度,減少人事支出成本。
而面對這波疫情,陳輿安則早一步備戰,除要求員工配戴口罩、手套與清潔消毒等防備,也在門口準備酒精供客人使用,「我們是小吃,客流量大,但至少提供一個友善的用餐環境,讓客人知道我們是專業的、重視衛生。」
▲小吃業,準備酒精給客人使用。
外送、多元支付 危機就是轉機
他也將員工改為輪班上班,若有哪一班出現狀況,可隨時輪換,某種程度也是風險管理。他說,台灣民眾普遍有防疫意識,政府處理疫情的表現也受肯定,民生消費仍有基本面,無須太擔心。倒是有店家哀嚎業績直落,「站在消費者立場,客人不會因此去消費,反而會因為你慌,他更不敢去,這不會加分。」
陳輿安說,越是慌亂,態度應該更從容,況且危機也是轉機,如部分商圈、店家TA鎖定觀光客,就該思考如何提升在地客源,「假如觀光客沒了,至少還有在地客撐著。」再如大型醫院等封閉式商圈,因疫情受傷更重,可與外送平台合作等,想辦法提升外客消費。
他認為業績多少受衝擊,但也是調整營業方針的好時機,近期兩喜號就導入多元支付系統,也與美食外送平台洽談合作。
「這些都是過去沒時間做的事,如今反成練兵機會!」陳輿安說,盼能藉機搶搭新興市場潮流,為下一個營業高峰作準備。
▲要求員工配戴口罩、手套,做好小店防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