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全世界都還在努力追上GDPR(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的法遵腳步,歐盟又在2020年2月19日推出人工智慧白皮書(AI White Paper)以及歐洲數據戰略(European Data Strategy)兩項新規範,再度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在5G、物聯網和大數據浪潮的時代下,「得數據者得天下」已經是不可擋的趨勢。如果說「數據的取得」是人工智慧賴以存活的糧食,那麼「模型的訓練」就是人工智慧的得以生存演化的細胞核。
當全世界都在追求以數據革新產能和行銷,歐盟卻擔憂著人工智慧恣意演化而造成的潛在危機—像是人工智慧中不透明的決定機制、隱含性別或宗教或種族歧視偏見的演算法等等,就可能進而侵犯人權。
「中國有數據、美國有錢、而我們有意志!」歐盟執行委員會副主席Margrethe Vestager的一句話,道出中國以其特殊體制使得國家可以近乎隨心所欲地採集資訊;美國以其經濟實力之強,各大產業巨獸往往以併購方式取得大量使用者資料;而歐盟的「意志」,便是從GDPR到AI 白皮書,讓世界停下腳步省思科技發展的倫理面,因為人權和自由的標準不應該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有所降低。
歐盟的意志有多強呢?2018年5月首次推出「史上最嚴個資保護法」,將Cookie、IP位址和GPS位置等均視為保護範圍內,不只讓新創公司死傷慘重,直接宣告「無法負荷法律風險」而關閉服務,許多網路業龍頭大廠也因應不及。
最著名的例子是2019年1月,Google被法國政府裁罰了5000萬歐元,而Facebook現在也正在接受歐盟嚴格的調查。截至2020年2月,GDPR 的罰鍰總金額已經高達4.58億歐元,其中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和萬豪酒店(Marriott International)更分別被裁罰了高達2.04億和1.1億歐元的天價。歐盟的意志與魄力展露無疑。
如果你以為GDPR規範已經夠嚴苛,那新的AI白皮書絕對會更讓你咋舌。它不只把個資保護範圍擴展到產業相關數據、去識別化的健康或交通運輸資訊等,更從單純數據採集行為擴展到了人工智慧的核心模型訓練系統,
其中數據訓練(data training)、模型方法紀錄(data & record-keeping)、系統穩健性與準確性(robustness &. Accuracy)、數據完備性(information to be provided)、人為監督(human oversight)等都被列入AI白皮書的定性說明。
這意味著AI白皮書對科技發展的規範已經超越了商業與技術,拉高到「人權」、「自由」、「歧視」等人類道德層次。
在白皮書中列舉出:是否採取合理措施以確保人工智慧系統的結果不會隱含歧視、能夠說明訓練數據集的選擇及模型訓練的方法論、流程和技術、佐證使用的數據足夠完備以確保結果有足夠的普適性、明確釐清人工智慧系統的能力與極限以避免結果應用的範圍損害人權、保證人工智慧系統的穩健性和結果重現性以供驗證,甚至進一步提出人工智慧系統應該要有一定的人為監督(human oversight),以確保AI系統不會破壞人類自主權引起其他不利影響等等。
好萊塢的科幻驚悚電影《機械公敵》,劇中人類世界為了防堵機器人發展出自我意識而設計出的三定律原則,最終卻還是讓AI導出了毀滅人類的結論。
如同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與TESLA創辦人Elon Musk對AI發展的世紀之爭,前者高度樂觀,後者則不斷警告背後隱藏的末日危機。
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是當前科技新創的風尖浪頭,但由於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更上升到法律與人類倫理層次,歐盟的AI白皮書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各種權利意識的抬頭,可以想見企業在方方面面的法遵風險只會越來越高,法遵風控人員如何提早因應,為企業做好「法遵保險」,恐怕是一個需要跳脫舒適圈才能取得先機的挑戰。
作者簡介_張智為
學歷:交大應用化學系學士
經歷:宇東集團(Transpacific IP)台灣總經理,IAM全球Top 300專家
現職:台灣智慧資本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