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是鋼鐵、造船、石化等基礎工業重鎮,隨著台灣經濟發展的變遷,青年「北漂」謀職成為常態,不過,高雄市政府積極導入科技廠商進駐,並增加青創產業與國際連結可能,去年更成立「青年局」提供創業資源,著手擘劃青年「南流」的願景,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自信地說「過去想創業的人都往台北跑,慢慢地也會知道高雄的好。」台灣新創產業的春天,正悄悄的從高雄出發。
從文創轉型科技領域 高雄青創蛻變中
葉匡時認為,過去扶持的青創產業多半聚焦於文創領域,像是駁二藝術特區內的工作坊、咖啡店、餐廳等,但對於IoT、科技等面向的連結較為薄弱,商業模式的創新也較少,不只高雄如此,全台皆朝這樣的方向發展,但韓國瑜市長非常鼓勵高雄的青創連結高科技、數位、AI、雲端等領域。
「台灣青創最大的問題就是跟國際連結性太弱,規模做不大,就沒辦法創造大量以及高收入的工作機會,這是很大的問題。」葉匡時說,高雄現在正要在做的,就是加強連結國際,例如日前邀請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到高雄演講,分享其創業經驗,為青年開拓視野。
葉匡時說,富士康大數據公司就在高雄,緯創集團也與小港醫院就醫療資訊數位化進行合作,去年更不斷鼓勵大型高科技公司到高雄設置研發中心,或者讓高雄青創者參與合作,持續導入科技廠商資源的同時,青年局也扮演整合創業資源的重要角色。葉匡時把創業環境形容成「生態系」,需要人才、資金、法規、管理、輔導等完整配套,而青年局就是創業生態系完整性的關鍵。
提升高雄創業環境 青年局釋低利貸款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在去年10月成立,這個平均年齡37歲的團隊,有著最貼近青年世代的同理心。成立之初即透過「高雄青年創業推動聯盟」串連29家聯盟成員,有效整合高雄市創業育成相關的產官學研單位,並提供創新創業資源,以創業帶動就業機會,也定期舉辦青創之夜交流、青創講堂與青年對談等活動,活絡起高雄的創業生態圈。
葉匡時說,透過頻繁的交流,讓老師、研究生和業者、廠商得以互動,進而得到更多的創意資源,更有許多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擔任業師,提供資源與分享經驗,讓青年創業者獲得更大的協助;另外,為讓創業成本下降,高雄市政府109年編列3億元預算挹注青創基金,提供青創貸款、補助、投資等資源協助,降低創業成本。
其中,青年局在1月3日的第一次青創貸款審查會中,審核23案件就有21個申請通過,總共核貸2,380萬元,通過率達9成以上。青年局表示,青創貸款凡是設籍高雄3個月以上的20歲至45歲青年,在3年內參加創業輔導相關課程或講座達20個小時,所設立登記在高雄未滿5年、實收資本額1000萬以下的公司或商業均可申請;貸款金額最高200萬元,利率僅2.19%,貸款年期可達7年,寬限期最長1年,每期還款壓力較小,為減輕創業初期的財務負擔,更加碼提供3年利息補貼。
「不是一股腦的砸錢補助創業,而是讓創業者選擇與判斷要做什麼,政府的責任在於打造相關配套、條件,讓成本下降有個更友善的創業環境。」葉匡時對青年局所發揮的效用很有信心。
談高雄青創願景 葉匡時:成為創業首選、放眼國際
談到對高雄青創環境的願景,葉匡時以高雄鹽埕區為例,他說這裡原本是個沒落的區域,隨著DAKUO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駁二共創基地、M.ZONE大港自造特區座落於此,未來可預期有更多新創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同時也帶動周邊餐廳、酒吧、咖啡館林立,讓鹽埕區重現生機。高雄有著宜人的氣候、美麗景色,目前正朝打造友善的創業環境而努力,高雄未來要成為各地的年輕人的創業首選,並讓高雄更加國際化,成為東南亞地區的一塊創業寶地。
另外,為帶動青年回流,高雄市政府也從自身做起,研擬「幸福高雄移居津貼2.0方案」,針對返鄉謀職並任職於新創事業的青年,編列經費補助盼增加青年宜居高雄的誘因;也推動「北漂公務員返鄉服務計畫」,自去年9月底至今公告的19名職缺,共錄取11名來自外縣市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下的公務人員,錄用北漂青年比例達73%;也透過在台北舉辦就業博覽會等,媒合高雄企業職缺,讓外地青年開始「南流」。(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