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產業正在發生巨變,這時候就是英雄好漢出頭的時候了!」會這麼有信心,就是因為工研院機械所所開發的「無人車自駕系統」,終於在今年拿到全台灣第一張自駕車牌「Taiwan No. 0001」,成為全台第一輛能在開放場域正式上路的自駕車!
「車輛產業正在發生巨變,這時候就是英雄好漢出頭的時候了!」會這麼有信心,就是因為工研院機械所所開發的「無人車自駕系統」,終於在今年拿到全台灣第一張自駕車牌「Taiwan No. 0001」,成為全台第一輛能在開放場域正式上路的自駕車!。
全台第一 率先上路
自駕車未來前景看好,不只為人類的交通生活帶來巨大改變,更將帶來龐大的商機,成為全球發展的趨勢,而台灣也不落人後!
工研院機械所雖然是近五年才開始投入自駕車的研發,但短短時間就已經逐漸追上世界的腳步,更與新竹市政府合作,在今年九月成功領到「全台灣第一張」自駕車牌,成為台灣第一輛可以在開放場域正式上路的自駕車!成果豐 碩,讓人驚艷!
所以在未來一年,工研院的自駕車將會在南寮地區場域進行道路測試,測試時完全不需要任何的交通管制,可以直接在最真實的人車混合道路上進行試驗,
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也表示,這是幫助系統蒐集交通數據,並增進自駕車性能最好的方法,如此一來往後才能加速商轉,進攻市場。
系統整合 打造可移植模式
相較於過去,台灣零組件製造能力雖強,但總是配合國外車廠系統接單生產,無法在國際市場上有更進一步的競爭力,有鑑於此,工研院機械所在投入自駕車研究時,就毅然決定要往系統開發的策略發展。
工研院整合台灣廠商,不只成功打造出100%國產的自駕車外,它更是一部「可移植系統」,目前已成功的運用在小轎車、休旅車、巴士,甚至卡車上面,運用層面更加廣泛便利,對於未來搶攻國際市場也更有競爭力。
定位技術更上層樓
許多民眾對於自駕車上路,最擔心的當然還是安全問題,尤其台灣交通環境非常複雜,因此自駕車如何能更有智慧的研判行人與路況就成了重點關鍵。
首先,相較於市面多數自駕車多倚賴 GPS 技術,最怕的就是定位不夠精準,以及無法克服天候、地形等造成的斷訊影響,對此,工研院也有一套新的對策!
工研院除了運用光達、雷達、3D影像等設備,多方獲取道路影像與資訊外,更結合「同步定位與地圖建構」(SLAM)技術,與高精度 3D 動態地圖資料庫補足訊號不穩的問題,不但定位更加精準,而且就算是天候不佳或是訊號中斷的地下室跟隧道,也能暢行無阻。
不一樣的AI人工智慧
再來第二個重點是AI的深度學習,我們透過上述各種設備與技術獲取不同的道路資訊時,該相信哪一個訊號呢?又該如何的正確判斷?透過「感知融合」技術,系統會將這些眾多的資訊融合成一個「有效、可信」的訊息,做出更精準的決定。
而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表示,不同於一般的AI人工智慧,工研院自駕車採用的稱做「結構式的AI」,一般的AI只是依靠輸入大量的數據,並讓人工智慧自己進行學習與演算,最後得出結果,但「究竟是什麼樣的數據,做了什麼樣的學習,為什麼最後做出這樣的判斷」我們都無從得知,因此無法更有效的改善AI的學習問題;而「結構式的AI」有個非常大的特色,便是可以「追溯」,靠著追溯程式碼,可以更清楚回推出為什麼AI做出這樣的決策,可以更精準的修正與訓練智慧系統,也讓自駕車的「可掌握性」更高、更安全。
台灣發展優勢
胡所長坦言「沒有真的上路,你在封閉的場域(場域?)自己球員兼裁判,這樣的話是永遠不會進步的。」,雖然台灣混亂的交通環境對自駕車來說是非常嚴苛的挑戰,但同時也是台灣的一大優勢, 如果能通過測試並在開放場域上路成功,就能收集到更多複雜的路況資訊,也表示我們的系統有能力處理比國外更加複雜的路況,對未來台灣自駕車的發展非常有幫助,所以這張「Taiwan No. 0001」的試駕車牌,更顯得別具意義。
工研院更希望能透過往後在南寮漁港的路測,能夠發現自駕車更多的問題並加以改善,提升國內自駕車技術外,更期盼未來能夠朝向智慧車聯網發展,進一步帶動車用電子、半導體與其它零組件產業鍊的發展,成為車輛產業時代巨變中,搶得先機嶄露頭角的「英雄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