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18日舉辦「2019 CTBC Blockchain Day 應用趨勢論壇」,其中針對「醫療產業如何應用區塊鏈,創造更優質的服務」,高雄榮民總醫院創新長楊宗龍表示,如何透過創新科技,增加對病人的好處、降低醫院成本,「區塊鏈理賠」縮減民眾拿到理賠金的時間,就是對病人的一大好處。
談及區塊鏈在醫療產業的應用,中國信託金控區塊鏈實驗室張鈞皓表示,區塊鏈是個中立的技術,作為創新的應用,重新將過往傳統技術打包,目前區塊鏈在健康、醫療產業上的應用,包括健康資料的交換和傳送,就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資料交換。
因區塊鏈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和自治性等優點,將其運用在健康資料的交換和傳送的話,好處在於可追蹤、不可竄改授權紀錄,且也可驗證資料的真實性和正確性。若以醫療和金融產業來看,目前主要應用在保險的理賠上。
2018年12月,中信金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共同簽署醫療理賠區塊鏈合作備忘錄,為了免除民眾往返醫院申請就醫證明的舟車勞頓,台灣人壽和高雄榮總合作利用區塊鏈的優點,推出「eClaim理賠區塊鏈」平台。
台灣人壽客戶服務處處長曾玉潔表示,台灣人壽保戶起只要在高雄榮總就醫,需申請理賠金時,隨時登入保戶天地,依線上導引填寫區塊鏈理賠申請書,並授權高雄榮總在指定的範圍內,以區塊鏈技術傳送就醫資料予台壽,就能輕鬆完成理賠申請。
「傳統的理賠流程從出院到理賠金給付,需要約13天的時間,」曾玉潔說,透過區塊鏈理賠,線上傳輸省時又省力,且具透明的特性,民眾隨時都可查詢自己的理賠紀錄,再來區塊鏈的特色是不可竄改性,所以資訊絕對正確,另也有加密的特點,確保資料的安全,而出院到領到理賠金的時間也能從原本的13天縮短至4~5天。
區塊鏈理賠,不僅省下往返醫院申請病歷的奔波,還可隨時查看以區塊鏈技術加密的傳送紀錄和個人醫療資料,讓原本只屬於醫院的病歷,成為個人擁有,變成方便自主管理的可攜式病歷,未來也可用於其他醫院就診或諮詢。
▲台灣人壽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共同推出「eClaim理賠區塊鏈」平台。
區塊鏈應用,讓你知道未來可能得什麼疾病?
值得關注的是,區塊鏈除了可應用在理賠上,高雄榮民總醫院創新長楊宗龍表示,未來透過區塊鏈UDA〈Universal Data Access,通用資料存取〉,擁有不同醫院、不同資訊,而這些取用的資訊是可以做個人化、精準的使用。
楊宗龍進一步提到,所謂的「精準使用」,就包括疾病的預測。例如一個健康的人,未來幾年可能得什麼病,就是一個精準的預測。
至於想達到精準的預測,參與式的醫學就相當重要。因目前醫院內部僅有5%的資料,且都是「病人」的資料,必須取得95%健康者的資訊,才有辦法進行進一步的「疾病預測」,疾病風險評估,需要很多很多人的資料。而當疾病預測可做到時,就能降低醫療的成本。
楊宗龍舉例,乳癌篩查費用相當高,一年約有80萬的婦女進行篩查,但找到罹患乳癌的人並不多,因乳癌的盛行率為千分之5,也就是一千個人篩查,只會找到3~5個人確實罹患乳癌。
早期篩查發現得乳癌,都已經是第3期、第4期,醫療的花費都要150萬~200萬以上,若第0期、第1期發現,花費只要10~15萬。所以若能將篩查往前移,透過技術盡早篩選出乳癌的「高危險群」,就能有效降低醫療的費用,對於病人而言,也能保留家庭的完整。
很多的慢性病,包括心臟病、中風等,都有機會透過大數據來篩選出來,並進一步提醒其改變生活和行為模式,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至於該如何實際應用?楊宗龍舉量血壓的例子來看,假設你量血壓發現數值都正常,但進一步觀察你的生活型態、搭配血壓的數值,告訴你5年之內得心臟病的機率10%,10年之內得心臟病的機率是15%的話,若抽菸的話,你得心臟病的機率會從15%增加到30%,民眾就會很有感。
楊宗龍說,未來需要更多民眾的參與,讓資料的提供更落實,讓預防醫學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
最後,楊宗龍語重心長地說,「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站在未來看現在」,區塊鏈就是現在很重要、必須要做的事。區塊鏈是新技術、新空間和新改變,讓各種外力授權降到最低,其點到點的設計,也讓病人和醫生是緊密連結在一起,區塊鏈應用可在醫療照護、保險系統、給付系統、學術辨識和科學好處等。而高雄榮總運用區塊鏈,就是要做一家透過創新,能讓民眾安心向就醫焦慮說再見的智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