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加速國際訂單和產能轉移,更改寫全球競爭的遊戲規則。
台廠究竟該如何把威脅變機會,成為業績逆勢成長的贏家?
從各家精準掌握新商機的中小企業奇兵,可一窺門道。本期為系列報導之一。
緯創、廣達等台廠重返泰國設廠;蘋果積極下單給馬來西亞的台灣電子業;美國當紅醫療新創Butterfly Network的手持式超音波最新產品,從中國製造改台灣製造……,美中貿易戰火下,一個個品牌訂單和供應商產能轉移的故事,正在全世界各地發生。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認為,貿易戰不只是貿易問題,更是國家競爭力與政治角力,「美中貿易戰只會有逗點,不會有句點!」
威脅:沒有句點的貿易戰 西進台商失去美國市場 低價售廠
受貿易戰衝擊,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到三%,創金融海嘯以來最低紀錄。IMF警告,若貿易戰紛爭未解,全球經濟前景可能會更放緩。
過去西進中國的台商大軍,讓台灣同樣無法置身事外。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台灣每四家上市櫃公司中,就有三家赴中國投資;再依據經濟部的台灣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台廠外銷訂單中,約有近四七%在中國生產,並有近十六%的廠商考慮調整產線。
由於該調查期間在今年三月,考慮調整產線的廠商數應有低估,實際影響會更鋪天蓋地。
「全世界電腦、筆電等3C產品,約九成由台商生產,生產基地都在中國,但終端市場有四成在美國,關稅增加後,不外移不可能,大廠都在布局『中國加一』(指中國之外,在另一國布局新產線)策略。」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專業策略長林恒昇觀察,受貿易戰衝擊的企業,重新思考對自己最有利的國家布局新產能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