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公布上季財報,營運虧損高達7044億日圓(約合64.5億美元),社長孫正義坦言,「我的投資決策,在許多方面都很糟糕」;不過,回顧孫正義的投資歷程,並非每次都「踩雷」,他曾在短短5分鐘內,決定投資1家沒沒無聞的小公司,最後讓軟銀大賺2500倍。
軟銀對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與Uber兩家公司的投資,是導致上季慘虧的主因,外界質疑,這類新創公司缺乏明確獲利模式,價值被過度高估。
觀察獲利表現可得知,2018年同期,軟銀獲利逾7000億日圓,前一季獲利更高達1.12兆日圓,年增幅超過2倍,這種盈虧波動劇烈的現象,或許可從孫正義「直覺式」的投資心法,以及軟銀獨樹一格的公司願景,看出端倪。
▲軟銀前一季獲利達1.12兆日圓。(圖:翻攝自軟銀財報)
沒看數據、簡報 談5分鐘就決定投資
時間回到2000年1月,當時,中國有家沒沒無聞的小公司,獲得軟銀2000萬美元投資,跌破眾人眼鏡;如今,這家名為阿里巴巴的企業,市值已突破4600億美元。
孫正義曾透露,當初他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見面時,沒看數據、簡報,只花了5分鐘對談,觀察馬雲的眼神,就決定投資;這項決策,讓軟銀成了阿里巴巴最大股東,並在十餘年後,為軟銀帶來2500倍以上的獲利(以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上市估值,以及軟銀當時持股比例計算,帳面上可獲得逾500億美元財富)。
除阿里巴巴外,孫正義對美國雅虎的投資,也是成功案例之一,當年,在雅虎員工只有個位數的情況下,孫正義仍大膽投資,之後還繼續加碼,金額達1億美元以上,雅虎上市後,孫正義僅拋售一小部分股份,就獲利逾4億美元。
軟銀集團成長願景 以300年為期程
從大賺到慘虧,孫正義不按牌理出牌的投資方式,常讓外界霧裡看花,觀察軟銀集團願景,亦可看出孫正義思維的特殊之處。
軟銀的成長願景,不是以10年、20年、30年為總期程,而是300年;軟銀官網寫道,「為了集團未來300年的發展,軟銀致力與資訊產業領域最優秀的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且不拘泥於特定技術、商業模式。」
軟銀官網內容稱,盼於30年內,將擁有相同願景的集團公司數量,擴增至5000家,並自2010年7月28日起,挖掘、培育下一代軟銀接班人。
投資本就有賺有賠,但接連「踩雷」,已讓孫正義面臨巨大壓力,下一個阿里巴巴或雅虎何時出現,勢必牽動外界對軟銀「300年願景」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