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過去30年,人才、貨物,以及資金不斷外流,「台商回流」是美中貿易戰從2018年3月開打以來,市場情勢正在逐漸逆轉的指標。製造業回台投資的浪潮,至9月底前,台商回台投資已達142家、投資金額已達6,111億元,預計帶動52,668人的就業機會。環境變化也為企業轉型添加新元素,量變帶動質變,而企業創新與轉型是經營者不變的法則。針對未來財務長的角色定位,企業如何趁勢而起,改變命運?
▲財信傳媒董事長/今周刊發行人 謝金河
「不論正在轉型,或是準備轉型的企業,企業經營上最大的風險即在於企業現金流的重要性!」大家十分熟悉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先生,針對企業未來財務長的轉型趨勢與定位,劈頭直指企業現金流的重要性。他認為,關於財務長的角色不論是現在或未來,即時掌握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定睛現金流量,與執行長配合企業營運創造現金收入,也包括衡量公司結構進行的投資活動,對於企業資金管道來源也需要保持關切像私募、股票動態等,財務長對於長年公司的發展需要有完整的想法。
關於企業現金流的案例,謝金河以台灣生技股類的新藥研發為例,他認為技術導向的新創事業,研發人才與研發期間讓公司現金流大量流出,對企業營運造成很高的風險,在研發產品之外,企業財務長仍須控制企業現金流的命脈,執行長也要在營運的同時顧及營收計畫。
財務長對於企業之重要性,不亞於一號人物。謝金河提及財務長在企業中的主導案例,如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即為財務會計背景,掌握企業營運的主要工作仍在於財務績效的獲利基礎。在半導體業界的競爭,如台積電與聯電雙雄的市值差異,對於財經產業的觀察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未來財務長應能掌握全局,不再是財務基礎的思維,企業營運的工具的發展,資訊與數據的取得皆十分容易,在數據取得與應用亦漸漸透明化。相較於台灣製造業而言,大多是技術研發背景的人在領導企業,因草創須堅實的技術人才打前鋒,像以聯電以財務長當家的企業,也要能兼顧技術背景的管理團隊,穩定企業的財務管理雖然是保命策略,但財務出身對公司發展自然有其侷限,當然傳統產業對於技術的壓力相對較小;就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平衡財務與技術的經營策略才是長久之計。提及企業轉型,未來財務長的角色與執行長的分工要能互相融合,意即財務出身的人要能透過掌握技術關鍵來完補對企業的瞭解程度,企業轉型的路上要維持跳出財務框架的敏銳程度。
謝金河也提及,台灣在環境面上面臨「台商回流」的紅利階段,這是許多觀測市場風向者忽略的一點,過去30年台灣的產業基礎外流嚴重,台商回流並非大海投針,從數據觀察反而因量產生質變的趨勢,「所以我會說今年是台商回流的『翻身元年』!台灣的投資環境相對自由許多,回流後從工業用地、設備的採購,到就業人才的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年,台灣的機會更顯利多。」對於產業環境的發展趨勢反而是打了一劑定心針。
「台商在市場的靈活度,也就是企業的經營力是個關鍵優勢,在國際關係上也能抓到左右逢源的機會點。而企業財務長在市場環境中的,是關鍵的經營力之一。簡言之,環境正在變化,懂得用人、充份授權仍舊是企業轉型中的不變心法。」
2020 最新財務長關鍵報告白皮書下載 >> https://events.businesstoday.com.tw/2019/NewgenerationCFO/download.html
更多新世代財務長資訊 >> https://events.businesstoday.com.tw/2019/NewgenerationC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