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為何台積電、鴻海都在乎? 大老闆不懂ESG 小心被大股東與投資人投「反對票」

為何台積電、鴻海都在乎?    大老闆不懂ESG 小心被大股東與投資人投「反對票」

今周刊編輯團隊

金融

Solidarity Center提供

1191期

2019-10-16 16:06

今年6月,在牛仔布製造大廠年興紡織的股東會上,出現一張罕見的「反對票」。

「這種案子會投反對票,很少見!」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簡稱投保中心)專員知悉《今周刊》記者問題後,略感訝異的表示。

 

時間回到今年6月19日,在全球牛仔布製造大廠年興紡織的股東大會上,僅有排定一個討論事項:「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修訂案,該案以占出席股數89.96%的贊成票通過。」

 

然而,在這場股東會中,卻有一個股東投下了反對票;它,是全球最大、掌管逾8.25兆挪威克朗(約新台幣27.82兆元)資產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央行(挪威銀行)旗下的挪威主權基金。

 

當記者去信詢問這位外資大股東何以「罕見地」投下反對票時,挪威主權基金並未給出正面答覆,但在回覆記者的信中附上一個網址連結,連結指向挪威主權基金官網上的「責任投資」頁面,而順著頁面往下滑,是挪威主權基金的《全球投票指南》(Global voting guidelines)報告。

 

在指南的開頭,有這麼一段原則性的宣示:「我們的投票原則,著眼於該決策是否有益於公司的長期經營績效,並能降低與公司的治理、環境和社會實踐相關的財務風險。」

 

「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實踐」,英文縮寫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俗稱「責任投資」,是一股近年在全球金融圈掀起的投資新浪潮。

 

用另一把「尺」看投資

外資加大力度審視公司治理 

 

2018年7月10日,挪威央行將年興列入主權基金投資的「觀察名單」。當時,挪威央行給出的理由是,年興在非洲賴索托的工廠出現嚴重違反人權的情節,包含性騷擾事件、勞工職業健康與安全顧慮等,這些都是涉及ESG投資的指標性議題。

 

換句話說,長年支持年興公司派的挪威主權基金,在今年股東會中唯一一個、被認為最不可能出現反對聲音的公司派議案中,投下了反對票,時間點恰巧在其將年興列入觀察名單後的第一場股東會,難免被認為,挪威主權基金正「加大力度」檢視年興的公司治理狀況。

 

一位業界人士分析,挪威主權基金持有年興2.05%股權,整體外資總計約持有年興11%股權,該案在股東會中反對票數占公司總股數約6%,且反對票皆是「電子投票」,以此來看,挪威主權基金的態度或許也影響到其他外資股東。

 

更麻煩的是,據年興表示,在股東會召開前、投票後,這位意外投下反對票的外資大股東,均不曾對這項討論案與年興進行事前溝通,也沒有任何事後解釋。這是事前無從防範、未來也不知如何避免的意外一刀。

 

這還沒完,今年8月,與挪威主權基金合作的人權組織,甚至直接與年興三家品牌客戶簽約,若年興海外廠違反人權的情節未改善,客戶必須減少對年興的訂單。

 

年興的問題,恐怕也是台灣許多企業主未來必須面對的問題。

 

ESG浪潮進入轉折爆發點

國內指標企業積極因應  全球央行跟進助陣

 

「現在接到的詢問愈來愈多……。」談及台灣過去一年的ESG發展狀況時,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總經理李宜樺觀察到,隨著ESG議題在全球發燒,台灣企業主的意識也愈來愈高。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出版:寶瓶文化

書名: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延伸閱讀
0050買不下手?跟著大盤輕鬆賺!這檔打了5.6折ETF可考慮
0050買不下手?跟著大盤輕鬆賺!這檔打了5.6折ETF可考慮

2019-10-15

勤奮又能吃苦…一堆年輕人爭相做外送員,反映出台灣低薪2大悲歌
勤奮又能吃苦…一堆年輕人爭相做外送員,反映出台灣低薪2大悲歌

2019-10-15

長期被網路霸凌...f(x)前團員雪莉上吊輕生:當你開始死去,全世界忽然愛你
長期被網路霸凌...f(x)前團員雪莉上吊輕生:當你開始死去,全世界忽然愛你

2019-10-15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跳樓孩子的一封遺書,是完美主義父母永遠的痛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跳樓孩子的一封遺書,是完美主義父母永遠的痛

2019-10-14

退休金規劃12-10/中年存款900萬,提早退休可行嗎?專家:小心做錯這5件事
退休金規劃12-10/中年存款900萬,提早退休可行嗎?專家:小心做錯這5件事

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