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ICO(初次代幣發行)泡沫風暴後,今年以來加密貨幣市場價穩量增,隨衍生性工具豐富備齊,不少人利用量化交易從中賺到波段財,並期待下一波大牛行情。
今年以來全球總經不確定因素升溫,股市劇烈回檔,零負利率債券規模持續擴大,資金避風港黃金漲破每盎司1500美元,加密貨幣市場也繼之蠢動。4月起,在比特幣的領漲下,沉寂一年的加密貨幣市場開啟小牛行情。
6月Facebook宣布將推出自家加密貨幣Libra,更推升比特幣漲逾13000美元。儘管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7月下旬裁示「Libra計畫應暫停,直到相關擔憂解決」,讓整體幣市受到壓抑,但至今比特幣仍在9000至12000美元區間震盪,尚未有更大的下檔壓力。
這股撐盤力道其實來自於中國投資人。當前中國正受貿易戰衝擊、資本管制收緊,人民幣貶破七、人行降準、物價飆漲,為避免資產縮水,不少中國投資人轉往台面下買賣比特幣。根據彭博資訊統計,比特幣與人民幣負相關係數從今年4月起持續創高,8月來到歷史新高。顯示比特幣雖然還不能被稱為「避險指標」,但卻已因美中貿易戰、負利率衝擊,而成為新興的避險資產。
如今,加密貨幣投資已然全新進化。從2009年1月比特幣創世區塊問世以來,比特幣已走過4次牛市,從初級的採礦熱、ICO(初次代幣發行)風潮,所帶來的數十倍漲幅和上百倍的跌幅,都曾讓人如癡如醉。但現在,加密貨幣市場不但在傳統交易所上架了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期貨,在虛擬世界交易所中也衍生出託管信託、搬磚套利、槓桿選擇權、合約交易等工具及策略可供投資人選擇,都有助於這個新興的數位資本市場交易更臻成熟。
朝資產配置思考 投資工具愈來愈多樣
曾服務於麥格理、巴克萊等知名券商的MaiCoin法人機構業務總監江旭昇(Jesse Knutson)觀察,2017年時很多新幣瘋狂ICO,卻不懂要放空避險,以至於暴跌一發不可收拾,直到2018年才開始發展衍生性商品和各種多空操作工具,有助於市場機制趨於健全。
台灣首批成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託(Bito EX),業務就從挖礦、代買代賣、線上熱錢包不斷進化,去年正式推出交易所BitoPro;如今不但可從BitoPro API串接虛擬貨幣管理應用程式商幣優(BitUniverse)所提供的網格交易,也可以直接用新台幣或用美元穩定幣USDT購買幣安幣(BNB)等新功能,再連到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Binance)上操作,預計還會在平台上推出更多數位資產管理服務。
幣託創辦人鄭光泰指出,ICO泡沫破滅後,國際上發行商與交易所都開始走出自己的路,有的繼續往去中心化發展,有的則力求與監管機關達到合法合規的共識。幣託作為台灣極少數仍可合法用法幣直接購買加密貨幣的交易所,過去這一年除了持續加強資安、功能優化、實名驗證之外,還找了會計師事務所輔導,與銀行合作反洗錢與法律遵循,確保每筆交易都公開透明且有稅簽,也購置了彭博終端機,之後還會往STO(證券化代幣)和資產管理發展。
「平台上會有對散戶的標準化服務,VIP客戶則可得到客製化的數位資產管理服務。」鄭光泰透露,目前幣託錢包與交易所的總用戶已多達40多萬人,VIP都是日交易量破百萬的交易人,為數比外界想像的多很多。
需求增加,自然也催生了更進階的交易策略,讓2019年堪稱加密貨幣量化交易元年。幣優創辦人陳勇表示,加密貨幣投資和傳統投資一樣有兩大流派:價值投資和對沖套利。對沖基金往往使用量化策略,在區塊鏈行業中較有機會;但一般人很難直接投資量化交易基金,也不會寫程式,因此他決定推出「一站式數位資產管理服務」,讓投資人只需要設定幾個簡單的參數,就可參與加密貨幣的量化投資。
傳統投資受限制 轉入區塊鏈量化投資
如今幣優已與全球200多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包括台灣的幣託、數寶)串接,用戶可直接透過手機App管理買賣自己的數位資產,甚至是程式交易。
台灣新創團隊、加密貨幣智能跟投平台Bincentive則與十幾個國內外量化交易團隊合作,在平台上可看到不同團隊的歷史績效、風險係數、最低投資門檻,投資人依據自己的預期報酬率與風險屬性選擇並跟投即可。
Bincentive創辦人兼執行長卓昭明指出,傳統投資商品收益持續降低,讓很多傳統投資人主動來探詢加密貨幣投資,因此不管是期貨、穩定幣、功能幣、平台幣,都各有擁戴者;再加上很多優秀對沖基金投資團隊加入,很有機會創造出比傳統金融商品更大的報酬。「不管是用金本位(換算成美元資產)還是幣本位(加密貨幣顆數增加)思維,一年都可能創造逾10%到翻倍的績效。」卓昭明點開每個策略,交易都公開在區塊鏈上,隨時都可查驗真偽。
機構投資人看好台灣幣市潛力,個中代表,就是台灣吉富集團(旗下有富蘭克林投顧)與中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火幣集團旗下的火幣雲,在台灣合作成立數寶交易所。
數寶總經理徐崇寶指出,比特幣、以太坊仍會持續大者恆大的態勢,以外的幣種在技術、應用、社群都還不足,應有95%以上的幣會被淘汰。若以投資價值考量,公鏈幣、平台幣、中間件會是不錯的選擇。新幣的話,Chainlink則是少數表現還不錯的競爭幣,總市值在今年最高來到10億美元,也有一些很有潛力的競爭幣,像是ATOM、BAT,以及即將上線的Polkadot、Telegram、Nervos等。
幣種之外,選擇在哪個平台交易也至為關鍵。且不論世界各地層出不窮的交易所遭駭事件,在台灣,因資安或經營不合事件而倒閉的交易所就有天馬(TMDEX)、幣必多(BITBITDUO)、柯賓漢(COBINHOOD)。
比特幣短期獨大 不少新幣種亦有潛力
若再考量到流動性,BitAsset技術顧問總監王慶進分析,目前交易平台可分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擁有較佳的隱密性和安全性,但使用較為困難;目前全世界及台灣流動性佳的交易所,仍是中心化交易所,如幣安、Coinbass、MAX、幣託等。為了能順利買賣,建議仍以中心化交易所為主,再有閒錢,再投入去中心化交易所。
曾經被視為世紀騙局的比特幣,10年間在爭議中仍持續從初始價格0.003美元翻漲至1萬美元。儘管Libra雖被聯準會記了1次黃牌,計畫仍持續推展;中國人行更從8月以來連續3次高調談論數位法幣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發展,更傳出數位人民幣已進入封關測試,發行在即,顯示加密貨幣如網路泡沫後的網際網路,公司倒閉但落地與應用仍持續發生。
當年中本聰就是有感於金融海嘯後各國央行為了救經濟,狂印鈔票,才發想出有絕對稀缺性、去中心化的比特幣區塊鏈。今年是比特幣誕生以來第1次遭逢美國降息,加密貨幣能否正式進入主流資產之列,今明年將是關鍵轉捩點;你,敢加入這個風口產業嗎?。…(本文節自財訊590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