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提到我要回顧Garmin過去30年的歷史,但大家別擔心,我不會花上30年時間。」6月26日MARQ智慧錶發布會上,Garmin執行長Cliff Pemble一句幽默的開場白,讓現場來自亞洲各地的媒體瞬間笑聲不斷。這場Garmin旗艦級智慧錶MARQ的發表會,對Cliff而言可說意義非凡,一方面這是Garmin對亞太市場持續成長的重視,另一方面這也是Cliff除了拜訪供應鏈之外,第一次為了新品發布高調來台。
這位Garmin第6號員工,如今正帶領著全球35個地區、超過13000名員工,在航空、航海、車用、戶外、健身五大領域市場四處征戰。今年第一季,Garmin繳出營收7.66億美元、年增率8%的成績,其中在這五大領域的表現,除了車用因為受到PND(可攜式導航產品)全球市場的衰退影響、該季度營收年減10%外,其他領域都持續正成長,其中航海年增達18%、航空年增達17%、健身年增達9%、戶外導航年增則是7%。
談起營收好表現,Cliff強調這是源自於Garmin在產品實用性與新技術上的堅持。「20年前,沒有人想到PND會出現;又或者10年前,沒有人理解智慧型手錶。」但Garmin專注在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提前在競爭對手未注意的市場布局,成為Garmin在多個利基市場領先的關鍵。
這個思維,也展現在旗艦級智慧錶MARQ、這個代表Garmin走過30年的指標性產品上。Garmin亞洲行銷總監林孟垣指出,MARQ系列是Garmin首款全金屬機身的智慧錶,為了作到防水同時又能有效辨識GPS、WiFi等無線訊號,Garmin將天線設計在錶面中間極細微的縫隙間,在滿足質感外觀的同時,確保了MARQ也能保有穩定的智慧錶功能。
林孟垣笑說「若是在純獲利的角度上,它(MARQ系列)很難會發生。」他解釋,作為售價高達6萬甚至9萬的精品智慧錶,在生產上很難量大,這使得MARQ單隻手錶的生產成本大幅提升。有別於過去Garmin創辦人暨董事長高明環「毛利維持60%、淨利20%以上」的底線,Garmin這次推出了MARQ產品選擇犧牲利潤空間,林孟垣解釋是為了深入精品錶市場,擴大與Apple、小米等大眾品牌的差距。
事實上,Garmin在高階客群中的銷售成果相當優異,林孟桓指出在台灣2萬元以上的智慧型手錶市場,Garmin處於「沒有對手」的狀態。在富商與高階商務人士的社群內,Garmin也逐漸取代勞力士、浪琴表等精品手錶,「像是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也是Garmin錶的長期愛好者。」
Cliff指出,在MARQ向上開拓高階客群的同時,Garmin仍在準備開拓新市場的機會。除了今年2月併購的室內自行車品牌Tacx已經完成整合,未來Garmin穿戴式裝置將能深耕Tacx所處的新運動市場。他也透露今年推出的下一款產品,將會針對「目前還沒有戴智慧錶需求的客群」,藉此讓Garmin於利基市場有所突破。
對於非穿戴式領域,像是車用市場的部分,今年5月BMW已經正式宣布由Garmin作為車用娛樂系統的一級供應商,此外包含Daimler AG、Toyota、Honda、中國吉利都是Garmin車用市場的重要客戶。同時在PND市場,Garmin也嘗試用語音助理Alexa的整合提升應用體驗,藉此穩定住PND市場的衰退,「PND仍是很重要的獲利來源。」Cliff如此解釋。
至於在航空、航海這兩個Garmin幾乎沒有對手的市場,Cliff強調仍持續推出新產品、穩住市場領先地位,「像是我們新的聲納模組,大小就跟壽司差不多。」Garmin戶外導航工程副總裁Bradley Trenkle也補充,即便是在航空領域,Garmin今年也將會有全新的產品推出,「用戶會希望我們做得更好,所以我們會持續提供新的技術。」
而對於Garmin來說,台灣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Cliff回憶過去「還只是個工程師、Garmin還是間新創的時候」,他就時常到台灣拜訪供應鏈廠商。然而,隨著台灣團隊的壯大,以及亞洲市場的重要性逐步提升,今年Garmin第一次選擇在台灣舉辦亞太區新品發布會,而這也是Cliff首次住進信義區高級飯店,而不再是下榻汐止廠區附近、一晚兩千元左右的商務旅館。
「泰國、印尼、新加坡都是很好的市場,但我們需要一個居中地點,去發布像是MARQ這樣的產品,而台灣,正是一個極佳的選擇。」Cliff口中的台灣,已不再只是生產與研發重鎮,更成為輻射亞太的重要據點。對於Garmin未來30年,Cliff相信在新技術的布局將是持續前進的基礎,「我們無法論定未來,但我們有一群有技術、有創意的團隊,它們將能找出在未來機會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