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大立光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配發68元現金股利,這也是歷年次高的配發記錄。林恩平指出,2018年大立光2018年營收為499.52億元,年減6%,稅後淨利為243.71億元,年減6%,去年全年EPS則是 181.67元。
執行長林恩平會後接受媒體提問,仍是一貫地慎言。對於媒體詢問下半年景氣的看法,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給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答案,「我不樂觀,也不悲觀。」
林恩平的回答,說明著當前局勢的變化多端,「第三季,我們還看不到這麼遠。」林恩平透露,目前觀察7月會比6月好,他也分析第三季是傳統旺季,但最終還是要看客戶拉貨狀況。
目前,大立光仍維持產能滿載、新產能照計畫繼續開出的狀態。林恩平說明,下半年仍會有新產能的開出,「長程的規劃,不需要因為短程(事件)影響。」對於降低風險的策略,大立光採取將客戶、產品機型廣布的策略,藉此降低客戶消長帶來的衝擊。
而所謂的短程事件,自然是當前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的局勢。林恩平坦言,六月表現不如預期,是因為有客戶把原本要的貨拉掉。但林恩平強調,關於中美貿易戰25%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主要會是在前端的晶片廠,大立光因為屬於產業後端,受衝擊的狀況難以評估。
對於大立光的發展,林恩平仍展現高度信心。他強調8P(八片塑膠鏡片)鏡頭,有機會在今年出貨。透過更多鏡片的使用,強化光線提升拍攝畫質,成為智慧型手機等拍攝工具持續升級的重點項目。林恩平認為,拍攝品質若要超過一億畫素,至少需要7P以上的規格。對於大立光而言,在一個鏡頭中放入更多鏡片,意味著客戶的訂單不會因為手機市場成熟而減少。
另一方面,林恩平去年提到的「秘密武器」,也已經進入送樣階段。林恩平解釋客戶正在進行高溫、落摔等可靠度測試,但今年恐怕還不會推出。此外林恩平也提到,由於高溫導致塑膠鏡片的冷縮熱脹,會導致鏡頭焦距的飄動,對此已經有客戶找上大立光尋求解方,因此大立光已開始進行「G+P(玻璃鏡片+塑膠鏡片)」的研發。
其中玻璃鏡片的來源,林恩平指出如果是少量就會是自己生產,量大的部分則會另外採購,而玻璃鏡片的生產主要中國東莞。對於今年新購入的兩塊地,林恩平說明最快要到明年才能開始動工,主要是因為建築執照申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