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製作的強檔影集「冰與火之歌Games of Thrones」即將於美國時間2019年4月14日晚間播出最後一季,這部影集的最後一季不但製作費超高(根據美國綜藝雜誌Variety報導,這部影集的製作費由第一季的每集約600萬美元,一路調升到第八季,也就是最後一季的每集1,500萬美元),更成為全球化的文化現象:第八季將在全球百餘國同步上映,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被盜拷,另外一方面也展現了這部影集在全球市場有多受歡迎。
HBO一方面在全球推出各式各樣的促銷活動(宣布在全球六處隱藏六座鐵王座、在新加坡舉辦亞洲大型首映會、在日本舉辦所謂的「應援放映場」,讓觀影者可以邊看邊自由歡呼、放聲大笑、甚至一起歡唱,這也是首次有外國影集在日本有這樣的放映場次,過去只有好萊塢電影或某些受歡迎日本動畫才有這樣的待遇),另一方面也在廣告中驕傲地宣稱HBO是「冰與火之歌的頻道」,而這部影集是「文化現象cultural phenomenon」。
而另外一方面,HBO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串流平台Netflix也在今年3月宣布,將把哥倫比亞小說家嘉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長篇名著「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拍成影集,由馬奎斯的兩位兒子擔任監製。Netflix在全球各地都捧著大把現金找人找題材拍片拍影集,除了百年孤寂外,Netflix也宣布將把去年轟動一時的泰國少年足球隊受困岩洞救援事件影像化。
當各位看到前述這些影集的受歡迎程度時,我看到的是台灣產業轉型的新方向與「拚經濟」。也許有些人會批評這些看影集玩電玩的影視產業是玩物喪志,應該要想辦法去生產製造更多「真正的」硬體產品來銷售,但是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讓台灣產業轉型一直難以突破的眾多因素之一。過度拘泥在硬體的生產上,正是讓日本產業輸給美國的一個關鍵因素之一;反倒是日本的動漫與遊戲產業,已經繼電器與汽車產業之後,成為另一個代表日本文化,而且其他國家難以替代或模仿的產業。
而在製造業甚至農業這些傳統產業的生產流程,越來越仰仗自動化與人工智慧,使得雇用的勞工越來越少之際,仍然需要大量人力的影視產業,其實會是增加台灣中高階就業率的契機。
從2000 年以來,許多美國電影都會在放映後的工作人員名單中,增列一幕,告訴大眾這部影片的拍攝,總共提供了從數百到數千不等的工作機會。
在HBO近日不斷重播的「冰與火之歌幕後拍攝花絮」中,可以發現HBO是以好萊塢式的專業規格拍攝這部影集:從聘請專業的作曲家編寫影集與每個主要人物的主題曲,到委託語言學家創造影集中使用的瓦雷利亞與多斯拉克兩種語言,各種細節都面面顧到,當然也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若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影視產業也是製造業,只不過製造的產品有所不同,製成更加複雜,產品獨特性更高,也更難仿製:中國想重拍日本人氣影集「深夜食堂」,怎麼拍怎麼不對,就是一個好例子。
HBO亞洲與公視合作拍攝地的「通靈少女」,與公視拍攝,但由Netflix買下海外獨家播映版權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亞洲其他市場播映時,都受到巨大迴響,正表示台灣並不是沒有好創意與好的文化產品,過去只是缺少被看見的管道,而HBO與Netflix這樣的跨國平台,正是我們所需的產業供應鏈的那個行銷到全世界的管道。
這樣的影視產品,不但可以在國際上打響台灣品牌,帶動旅遊與更多台灣產品的銷售,同時也將回過頭來,進一步形塑我們對自己文化的認知;而像是最近開始播映,探討精神障礙、死刑、媒體報導與無差別殺人議題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劇集,以及5月公視將推出,描述協調死者器官捐贈移植的器官捐贈協調師劇集「生死接線員」,都讓人感覺台灣的公共電視台在社會議題討論上,已經遠遠超越亞洲各國,也能夠趁機推廣台灣的自由價值觀。
這樣的附加價值,正是文創影視產品與其他產品不同之處。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些跨國平台,推銷台灣的影視產品,振興台灣的新創意產業。
本文獲《想想論壇》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