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翻轉假貨平台罵名 拼多多想從山寨王變品牌孵化器

翻轉假貨平台罵名 拼多多想從山寨王變品牌孵化器

2019-03-16 10:58

中國電商新星拼多多的猛爆式成長,在去年把阿里巴巴嚇出一身冷汗。但掛牌上市後,拼多多也不得不正視假貨在平台上流竄的問題。現在看來,看準中國內需市場增長趨勢,以及借助平台上4.19億用戶的力量,拚多多想變身成為製造廠的品牌孵化器。

中國電商新星拼多多最新營運數字公布,雖然虧損規模持續擴大,但總計2018年GMV(平台交易額)人民幣4716億元,年成長234%;同時活躍買家數量則是淨增加1.74億人,將整體活躍買家數拉高至4.19億人,展現出強勁成長動能。

 

而且在整體用戶數成長外,每個用戶的平均年採購頻次從18次增加到28次,年平均消費額則是幾乎翻倍,達人民幣1127元。顯然這些用戶與平台的互動數更多,也變得更黏。

 

用戶基礎的持續擴張和用戶黏性的持續成長,都在加大拼多多對品牌商的吸引力,創辦人暨執行長黃崢也想趁勢擺脫專賣假貨和山寨品的負面標籤。

 

黃崢強調,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拼多多已經陸續導入多種技術,如圖像過濾、文字和影像辨別等方式,對抗平台上的侵權商家。

 

同時,也藉由內部系統的強化,做到大規模監控銷售清單,標記可疑行為,再由品質控管小組,以人工方式跟進調查。他表示,目前已經下架超過六萬家違規商店,阻擋超過三千萬個問題連結。

 

此外,財務副總裁徐湉指出,他們會讓高品質的商家獲取更多流量,並且提供更低的交易服務費;反之,劣質商家則是更不易獲得流量,也要負擔較高交易服務費用,以此加速汰劣留強。

 

「即便如此,我們的商家數量還是在快速擴張。」他表示去年第一季時,拼多多的活躍商家數才剛突破100萬家,而至去年底則是已經成長到360萬家。

 

扮演中間橋樑 讓廠商和消費者雙贏

 

但拼多多如果只是一昧地加大清掃問題商家的力道,恐怕會降低平台既有的低價商品特點,也失去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因此在拉高平台品質的同時,也得想辦法持續注入更多高CP值商品的選擇。

 

為此,拼多多除了提出多樣吸引品牌進駐的方案,也在去年12月推出了「新品牌計畫」。

 

黃崢認為,中國本就具備世界級製造和產品設計能力,加上中國內需持續增長,是發展品牌很好的機會。

 

當然他也清楚,過往這些製造商因為少有直接接觸終端的經驗,所以不了解消費者要什麼,同時消費者則是缺少對這些製造商品牌的認知度與信任感。但他相信拼多多有能力扮演中間的橋樑,解決這個痛點。

 

首先,拼多多有4.19億用戶的基礎和高互動量,也展現出聚合大量市場需求的能力,這讓製造商有信心投資生產;二者,拼多多平台上大量的消費者數據分析,也可以協助製造商規劃出更符合個人化需求的產品,以及更精準預估需求量,減少供應鏈不必要的製造浪費。一旦有了更好的成本結構,自然就可以打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

 

大勢所趨 中國製造商早晚崛起成國際新品牌

 

「我們可以協助製造商決定應該賣什麼產品、賣給誰、如何賣。」黃崢說。

 

在拼多多首波新品牌計畫中,他們從數千件申請先挑選出來自不同產業的20家製造商,從電子產品到尿布、保溫杯都有。

 

以家衛士為例,其母公司松騰實業原本是以幫國際大品牌代工掃地機器人的製造商,後來和拼多多合作,已經賣出11萬台自有品牌掃地機器人。也因為初步成績不俗,拼多多預計今年還要將合作擴大到100家製造夥伴,並喊出2020年達1000家的目標。

 

黃崢相信,隨著通路和購物形式的轉變,將會有更多新的傑出品牌在中國市場出現,並看好這些品牌在未來還可能進化成國際品牌。

 

「我們不期待所有事情在未來一、兩年發生。」黃崢明白表示:「看遠一點,三年、五年、十年,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中國製造商崛起變成新品牌。」在他看來,這已經是大勢所趨。

 

而這樣的趨勢發展對拼多多來說,不僅僅是洗刷與山寨商品連結惡名的重要機會,這種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從消費者到工廠)模式,更是拼多多試圖拉高平台上商品品質的同時,仍能繼續維持低價特點的關鍵。

二官辦副主任田玲瑚解釋,全台灣公務員平均每年僅有二%的人通過英檢初級,相較之下,台南市的增幅堪稱「直上雲霄」,市府人事處與二官辦功不可沒,但在過程中,他們一路的心境也如坐上雲霄飛車。

 

台南市政府人事處考訓科科長陳珉君回憶,當年宣布的記者會上,人事處長(現已退休)站在一旁,聽得可是背脊冷汗直流,畢竟,台南市公務員不含約聘者就逾五千人,要如何推動這龐大的組織重新學習另一種語言?

 

當年人事處長的焦慮,中央機關現在也懂了。國發會宣布二○三○年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中,洋洋灑灑列了八項策略,其中和公務員英語力直接、間接相關的就高達六項:培育公務人員英語溝通力,各部會官網、公共服務場域(第一線服務)、政府公開資訊、與外國人相關文書、與外國人相關法規等均雙語化。

 

陳珉君笑說,政策一布達,許多中央機關都來電詢問:「當年台南市是怎麼訓練公務員的?」田玲瑚強調,為避免引發反彈,初期便確立一項原則,「以鼓勵代替強制」;在此大方向下,市府將公務員依照業務關聯度、英語程度(自評),分成四大族群,分別給予不同課程,而所有課程都是自願參加。

 

衛生局科長獲WHO最佳簡報獎

 

基本上,英語程度好的公務員,依照業務需要,能參加英語聊天室——在午休時和外籍老師聊天,或簡報菁英班,學習如何用英語簡報。英文待加強的可分別加入英語數位學習課程、英語親子共學等。主要課程外,也有英語口說競賽等,但無論正式或非正式,課程設計多半是以「勇敢說英文」為出發點。

 

田玲瑚解釋,選擇強化口說,是因為公務員甄選大多有英文科目,讀寫能力不會太差,田玲瑚笑說,一開始課程推行時,大家都不太敢嘗試,但慢慢成果做出來,公務員間形成「同儕壓力」,「看到同仁英語越來越好,自己也不想落後。像今年的親子共學,還沒開始宣傳,報名就已經額滿。」

 

所有課程中,「簡報菁英班」是關鍵起點,田玲瑚說明,每個局處平均都會有二、三位英語好的同仁參與,這些同仁結業後,就成為該處的「種子」,菁英班成果發表的簡報逐字稿作為教材,帶領同仁學習英文。當年,蔡菁芬就是自告奮勇報名了第一屆簡報菁英班。

 

她回憶,菁英班有三名外語老師,課程設計刻意模仿著名歌唱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參與者演講後,由三名導師「選秀」,「公務員都很習慣制式化課程,二官辦來這一招,真的讓我耳目一新!」蔡菁芬笑說。

 

如今,菁英班不僅讓蔡菁芬在國際舞台被肯定,也陸續培育了七十七名公務員能夠流利做簡報。蔡菁芬坦言,自己在公部門磨練多年,對於英語相關業務的增加感觸深刻,「隨著政府推行新南向政策,這幾年接待國際外賓機會大增,尤其泰國、菲律賓等,沒有一定程度英語能力,很難讓自己站上國際舞台。」她說。

 

延伸閱讀
連亞馬遜都捧錢來台搶下單 台灣新創是怎麼收服國際大廠?
連亞馬遜都捧錢來台搶下單 台灣新創是怎麼收服國際大廠?

2019-03-13

MIT新創大師:想創業先搞懂「策略」
MIT新創大師:想創業先搞懂「策略」

2019-01-23

拼多多在美上市,像一齣反諷劇
拼多多在美上市,像一齣反諷劇

2018-08-07

股市震盪如何選股?巨大(9921)、家登(3680)、智邦(2345)...「算股偵探」陳飛龍5條件挑出「6檔優質好股」
股市震盪如何選股?巨大(9921)、家登(3680)、智邦(2345)...「算股偵探」陳飛龍5條件挑出「6檔優質好股」

2024-08-21

從半導體攻進航太的衝鋒心法\家登精密工業董事長 邱銘乾
從半導體攻進航太的衝鋒心法\家登精密工業董事長 邱銘乾

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