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中美貿易戰仍是全球金融市場首要關注的焦點,於此,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學者指出,貿易戰打得愈凶、對台灣反而是件好事,他為何這麼說?
二○一九年開局,全球金融市場最關心什麼?答案仍是:中美貿易戰。
去年十一月底,中美雙方在歷經近一年的貿易惡戰廝殺下,決議進入九十天的休兵談判期,屆期如未取得進展,美國預期將對中國的全部商品課徵高達二五%的關稅,持續近一年的中美角力,也將因此進入「刀刀見骨」的階段。
逆向思考 台灣製造變首選
而中美激鬥,看在市場眼中,與中美兩大經濟體高度連動的台灣,恐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然而,日前於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中,一位旅美的台灣經濟學者卻給了一個樂觀的答案。
「貿易戰打得愈凶,台灣經濟將受益愈多。」在這場以「貿易戰之國際經濟新局與台灣因應策略」為題、出席者包括央行總裁楊金龍的研討會中,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紐約市立大學經濟學教授周鉅原如是說。
為何說台灣經濟將受益?周鉅原補充,關鍵在於「對美國出口」。他解釋,在美國對中國課徵關稅後,美國廠商必須在短期內找到進口替代品,而根據其研究發現,相較歐盟、日本及韓國等美方主要貿易夥伴,台灣與中國的「對美出口商品」重疊程度較高,美國企業若要轉單,「台灣製造」將是預期考慮的方向。
他以去年六月、八月及九月共三輪美國對中國課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分析,指出在第一、第三輪清單中,若以經濟學上的貿易相似性指數進行評估,台灣與中國的出口商品相似程度高達五二.五%,位居主要貿易國第一。
若進一步將出口品拆解成資本財、中間財及消費財,周鉅原指出,在資本財出口部分,台灣和中國於第二、三輪關稅清單的相似度高達七○%,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此外,在中間財相似度上,台灣也逾五成,位居主要國家之冠。而在消費財相似度,第二輪更是高達八九%,第三輪雖降至三二%,依舊為日韓及加拿大的兩倍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