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等級火鍋丸子」引領市場風潮的領導品牌
迎接火鍋季到來,包餡魚丸已成不可或缺的火鍋料,不過大快朵頤之際,曾否想過是誰將鮮甜魚漿與各式餡料合而為一,賦予味蕾豐富口感層次呢?
坐落蘇澳港一角、生產魚漿煉製品達32年的佳福公司,正是龍蝦球、芝心包、海膽包、蟹粉包等譽為「龍蝦等級火鍋丸子」的研發鼻祖,尤其1996年自創品牌「川見」問市之後,很快席捲華人市場成為熱銷商品,如今在Google搜尋累計400多萬筆資料,連百度搜尋也逾22萬筆,淘寶上打著「川見」名號的仿品更是不計其數。英文諺語所謂模仿是最真誠的奉承,「川見」在華人市場穩坐領導品牌地位,堪稱藏身民間的台灣隱形冠軍。
創立於一九八六年的佳福,一開始營運項目以漁獲處理分裝和生產魚肉加工品為主,到了九〇年代設置裹粉裹漿生產線之後,轉為提供雞塊、魚排與微波爐調理食品給國際連鎖餐飲集團,累積不少產品研發、品質控管與製程技術的豐富經驗,因此繼自創「魚鄉」、「魚極」品牌之後,一九九六年再推出「川見」火鍋系列,以領先的產品開發觀念,將天然野生魚漿和精心研發的內餡食材結合在一起,推出具有原創性的各式包餡魚丸,不僅替傳統魚漿煉製產業開拓出一番新氣象,更風靡海內外市場,爭相引起同業仿效,奠定佳福的影響力。
掌握技術研發優勢
賦予魚丸新生命
自小幫忙父母製作鹹魚,長大後取得食品研究所碩士學位,佳福總經理李金星承接父親打下的穩健基礎之後,學以致用發揮所長,透過一顆顆包餡魚丸,推使佳福從小型食品加工廠跨入自有品牌經營,「我是R&D出身的,一直喜歡研發新商品,所以接手二十五年以來,把想得到的食材跟魚漿結合在一起,賦予魚丸一個新生命,成為我的樂趣。」
「研發」是食品業最看重的學問,自然也是佳福堅守的核心價值,因此走過三十二個年頭,從不一窩蜂追隨潮流,反而秉持創新、品質與安全三大原則,不做代工更不找代工,專注研發、生產自有品牌系列商品,像是餡皮要求二·二比一的黃金比例,以及原料全部使用進口野生海魚與澳洲起司,再導入高速真空斬拌機、-35℃極速冷凍與金屬檢驗等現代化製程,生產多種通過HACCP、ISO22000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與Halal清真認證的獨創火鍋料,迎合高端消費者需求。
同時隨著陸續開發出高附加價值商品,以去年在全家便利商店通路販售的全台第一支冷藏開袋即食「鱈蟹柳」,和今年八月新推出的「飛卵鱈蟹柳」為例,佳福不僅將國內魚漿煉製技術水平向上推升一大階,讓日本專家刮目相看,由於平均售價是傳統火鍋料二倍,毛利率也提升一·五倍,得以持續強化競爭優勢,立於不敗之地。
樂見跨界合作策略
開啟新的可能性
目前佳福有近百名員工,生產的魚漿煉製品七〇%出口外銷,每年達二千餘噸,占台灣同類型產品出口總額五〇%以上,如果把佳福每年生產的包餡魚丸全部堆疊起來,將近六千座台北一〇一的高度總和,數量之可觀令人讚嘆。並且海外市場如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川見」品牌在高端丸子類產品市占率獨占鰲頭,達三分之一強。甚至菲律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有華人的地方,吃火鍋時都看得到龍蝦球或芝心包,可以說是擦亮MIT食品招牌的重要功臣。因此今年九月佳福以國際競爭力、外銷實績、營運管理績效、社會責任等四大面向的優異表現,拿到二〇一八年經濟部績優外銷中小企業「小巨人獎」,是十二家獲獎企業中唯一的食品加工業者。十一月李金星總經理也獲權威性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頒發「傑出食品企業家獎」,印證他對台灣食品業的貢獻。
有了這些殊榮肯定,展望第四個十年,佳福期許「在既有R&D技術優勢與品牌知名度之上,可以成為華人區最大的包餡魚丸供應商,也非常樂見藉由跨界或跨國的合作模式,把佳福的規模與價值進一步體現出來,開啟未來新的可能性。」尤其當一杯珍珠奶茶、一粒小籠包可以賣遍全世界時,佳福計畫透過引入創新的營銷組織與品牌策略,幫公司加裝兩顆「引擎」,持續擴大市場版圖,讓更多人品嘗到源自台灣的包餡魚丸美味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