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當醫院遇上數位創新 產、官、學、研跨域交流 開展智能醫療新契機

當醫院遇上數位創新 產、官、學、研跨域交流 開展智能醫療新契機

廣告企劃製作

產業動態

業者提供

2018-12-20 12:56

人工智慧、大數據在全球各領域掀起突破性革新,醫療領域的應用更已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唯有產、官、學、研與投資者持續激盪、協作共創,才能搶得先機,開創切中市場需求的創新服務。

隨電腦運算效能與成像技術不斷提升,全球生、醫、藥、科技界皆積極嘗試運用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模式,探索智能醫療潛力。爲加速國內數位新創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與馬偕醫學院日前共同舉辦【台灣數位醫療新創與醫院的對談分享】活動,邀請關注數位醫療發展的產、官、學、研、及投資者齊聚對話,探討如何促進智能醫療創新,搶得市場先機。

 

臨床醫療人員角色翻轉 從技術使用者成創新主導者

 

馬偕醫院近年積極推動生醫發展,副院長張文瀚表示,智能醫療時代醫師角色翻轉,應更主動串連技術研發者,找出醫療現場潛藏的困難與機會。副院長葉宏一也認為,智能醫療已進入戰國時代,醫療端與技術端需持續交流、碰撞,才能激發突破性的創新。

 

林口外傷急診科醫師廖建宏團隊利用累積十年、近三萬張骨折影像檢查資料,透過深度學習,建立高死亡風險影像偵測系統。過去醫事人員花三小時以上判讀的資訊,現三至五分鐘就能完成,準確度更達到九十六%。

 

台大眼科部醫師黃宇軒本身具資工背景,近年將「擴增實境」技術引入白內障手術設備,醫師可在術中同時看到路徑建議、病患眼部數據,有助提高手術成功率與預後,目前已應用在年輕醫師的手術模擬訓練上。

 

馬偕醫院腎臟科醫師林承叡,則透過院內透析病患的大數據,找出低血壓的發生模式,未來若病患在洗腎過程中的生理數值出現類似變化,就能提前預警,介入處置。

 

資料經濟時代,掌握高質量、關鍵性大數據成致勝關鍵

不論是影像診斷、病歷判讀等技術,能否獲得質量高(準確性高、編碼邏輯清晰)的數據資料,加快運算分析速度,往往是決定深度學習成果的重要關鍵。

 

美國人工智慧處理器大廠「Nvidia」工程師劉冠良分享旗下GPU 強大的運算能力,已可同時加速AI訓練與推論階段,在短時間內針對巨量資料進行深度學習。Nvidia近年積極跨足醫療領域,便運用此系統協助醫療團隊,建立可用的決策模型。

 

在影像資料收集上,過去病理組織攝影因以2D成像再透過疊圖整合,訊息量有限,導致醫療人員判斷產生歧異。「BraiM」共同創辦人江維元分享團隊創新,利用進階光學技術做病理組織3D立體、深度攝影,可提高初級資料的質量、縮短資料再處理時間。

 

醫學出身轉戰人工智慧領域的長佳智能黃宗祺博士提醒,除了與科技端合作,醫療端也得思考如何在資料收集的初始階段就建立適用的編碼(label),減少日後重建資料的人力成本。

 

醫療始於人性 應保持敏捷彈性、以使用者為中心

 

長期專研資料科學的台大復健科醫師吳沛燊則呼籲,資料的永續與正確性取決於病人,病患黏著度愈高,資料來源愈能永續。了解病患的心理與行為模式,也有助於收集到更有信、效度的資料。

 

智能醫療研發成本高,與會者也關心智能醫療的獲利、營運模式。貝克生醫執行長張維哲建議放眼國際市場、並尋找廠商成為策略聯盟。吳沛燊則認為,保持彈性勿太早鎖定一項關鍵技術,可避免競爭對手一旦技術超前,就前功盡棄。黃宗祺則認為,面對激烈競爭,速度快、切中需求最重要。可走授權模式,將技術放到市場上,自然會有人透過此技術找到獲利模式。

 

人工智能帶來巨大變革,國內的法規與政策環境也得與時俱進。因國內醫療產品臨床實驗流程繁複,加上主管機關對AI醫療較陌生,送審時間十分冗長,困擾許多新創團隊。有些團隊轉向送審法令較完備的美國FDA,待取得核准後,再以此為依據爭取國內資金與主管機關的審核驗證。也有人建議,先避開最嚴格的醫療項目,先從產品「保健」、「教育訓練」的應用著手,分階段送審。

 

但最終與會者仍期盼政府加快建置更完備的政策環境,在把關品質與安全同時,提供產業創新合理、寬鬆的空間,在智能醫療之路闊步邁進。

 

延伸閱讀

為什麼東南亞移工這麼喜歡直播?在台工作逾10年,印尼看護道出異鄉下的打工人心聲
為什麼東南亞移工這麼喜歡直播?在台工作逾10年,印尼看護道出異鄉下的打工人心聲

2022-12-07

「若不是為了給女兒念大學,我現在就可以回印尼了...」外籍看護來台近10年:我不要女兒和我一樣
「若不是為了給女兒念大學,我現在就可以回印尼了...」外籍看護來台近10年:我不要女兒和我一樣

2023-12-14

她離開印尼時2歲大的女兒,如今已經22歲...替90歲獨居父親的找看護之路:我希望她能選擇我爸爸
她離開印尼時2歲大的女兒,如今已經22歲...替90歲獨居父親的找看護之路:我希望她能選擇我爸爸

2023-02-12

同樣是上班族,為何我離百萬年薪那麼遠?資深打工人3點觀察:職場裡那些高薪人士都做對了什麼事
同樣是上班族,為何我離百萬年薪那麼遠?資深打工人3點觀察:職場裡那些高薪人士都做對了什麼事

2023-11-08

拚命工作卻只陷入沒餓死的窮忙地獄...一個北漂上班族的窩居金錢試驗:週休5日後,我過得還不錯
拚命工作卻只陷入沒餓死的窮忙地獄...一個北漂上班族的窩居金錢試驗:週休5日後,我過得還不錯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