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華為公主遭逮捕 全球5G戰全面引爆

華為公主遭逮捕  全球5G戰全面引爆

乾隆來

國際總經

電子科技大學提供

1147期

2018-12-12 11:20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為何選在12月1日這麼敏感的日子飛蛾撲火,過境溫哥華?科技鐵幕降臨,夾縫求生的台灣科技廠商該思考如何趨吉避凶。

中國與美國之間築起「科技鐵幕」已經無可避免,引爆點就在2018年12月1日的連串事件。

 

十二月一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才在阿根廷的二十大工業國領袖高峰會(G20)上握手言和,卻立刻因為中國華為技術公司財務長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拘留,引爆一波更劇烈的衝突。

 

逮捕孟晚舟的時機堪稱「一槍斃命」,川習在全球媒體前演出和解大戲,美、加員警卻在一萬公里外的溫哥華抓人。川普儼然成了表面握手言和、背後捅刀殺人的流氓;而在談判桌上看似渾然不知的習近平,顯然也被玩弄了。

 

從母姓的孟晚舟是華為集團創辦人任正非長女,她遭逮捕的當晚,中國享譽最高的物理學家之一,掌握攸關國家安全、尖端量子電腦與通訊加密技術的美國華裔物理學者張首晟,在舊金山跳樓自殺。

 

物理學家淪為科技間諜嫌犯

 

張首晟五年前在矽谷創辦丹華資本,原本是要做「美國和中國頂尖技術的橋樑」,資助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區塊鏈等新科技的發展,但是在中美科技戰爭中,淪為科技間諜的嫌疑犯;美國《三○一調查報告》將丹華資本列名為科技洩漏管道。

 

張首晟是史丹佛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競逐諾貝爾物理獎的熱門人選,卻加入了中國高官、軍頭、國營企業董事長「自殺、被自殺」的行列。張首晟在孟晚舟被逮捕同日身亡,背後是否有陰謀操控,讓人不寒而慄。

 

十二月一日,遠在地球另一面的荷蘭發生了火災,生產半導體晶片最先進製程「極紫外光微影」設備(EUV)的荷蘭艾斯摩爾公司(ASML),發布供應商Prodrive發生火災,燒毀一億兩千萬美元的設備與庫存。

 

 

「焚化廠政策是,不是不能蓋,但是因為民意,現在要蓋比較難;就算縣市沒辦法蓋,也要有規畫,你的垃圾要怎麼處理。」環保署長張子敬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一語道出政府面對的兩難。

 

垃圾處理

 

焚化廠

焚化廠整改時更換中控設備,至少得停爐近一個 月,將對垃圾調度產生挑戰。圖為新店廠控制室。(攝影/蕭芃凱)

 

 多元處理垃圾   整改焚化廠

 

「七、八年前開始,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台灣有沒有更好的垃圾處理方法?是不是繼續使用焚化爐?前兩任署長時期,我們花了很多精神到世界各地去找方法。但其實,現在還沒有比焚化更可靠的方法。我們不得不回頭討論,是不是要面對焚化爐的整改(整備改建)?」張子敬接著解釋。

 

一七年提出的「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就是環保署面對問題的解答,這項計畫除了尋求新的垃圾處理方案,也著手籌畫台灣各地老舊焚化爐的升級整備工程,企圖以整改延長焚化廠壽命。

 

張子敬指出,由於垃圾量不斷增加,國內每座焚化廠都肩負所在縣市、甚至外縣市垃圾處理的重擔,一時難以除役或拆除重建;環保署除了協助縣市升級整備焚化爐,也要求沒有焚化爐的縣市須建置多元自主處理設施,例如沒有焚化廠的南投市,便規畫以生質能源為主的綠能永續發展中心。

 

張子敬認為,多元垃圾處理方案能同時達到「恢復焚化爐原來處理量」,以及「盡量減少要進去燒的垃圾」兩項效果;而整備引入的新設備,除了能強化舊有焚化廠的汙染防制技術,減少排放有害氣體,也可以妥善再利用垃圾焚化後所產生的底渣。

 

目前,環保署已補助各縣市政府十七.六二億元,進行焚化廠相關評估及升級整備工程。其中,台北市北投廠、木柵廠及新北市新店廠、八里廠,都已執行整改,另有八座廠正在進行規畫設計與發包。

 

一九年十一月,位於新北市安坑山區、已啟用二十六年的新店廠,成為台灣最早完成升級整備的焚化廠之一。此案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ROT(整建—營運—移轉)方式進行,由民間業者達和環保公司全額出資,規畫並執行升級整備工程;整改完成後,達和環保負責管理操作,並可取得焚化廠售電盈利收入。

 

三月中,《今周刊》記者實際走訪新店廠,雖然在腹地狹小的園區裡,連垃圾車進廠都無法迴轉,但達和環保公司、新店焚化廠操作課長楊世豪解釋,新店廠在整改過程中,投入不少心力更新空氣汙染防制設備,針對焚化垃圾易產生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戴奧辛及氯化氫,也採取比法規更嚴格的標準處理。

 

例如,為了降低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硫氧化物及氯化氫,新店廠是台灣唯一一座廠,將過去以噴硝石灰為主的除酸設計,替換為成本較高的小蘇打粉(碳酸氫鈉)。除了能更有效去除酸性氣體,也降低飛灰產生量。

 

另外,控制戴奧辛汙染方面,新店廠也於焚化爐裝置觸媒濾袋,取代過去噴灑活性碳的處理方式。不同於活性碳將戴奧辛氣體抓住、固化,轉為飛灰掩埋;觸媒濾袋則根本性地破壞戴奧辛氣體,這種汙染處理方式不僅更有效,產生的飛灰毒性也較低。

 

有效改善空汙   才能消民怨

 

楊世豪強調,新店焚化廠是台灣第一座改裝觸媒濾袋的廠,一條觸媒濾袋就要價一千多美元(約新台幣三萬多元),成本是過去的好幾倍,但如今,他們已經可以控制硫氧化物的濃度降低至十五ppm,為法律規範一五○ppm的十分之一;據環保署一九年最新統計,新店廠硫氧化物排放量的年平均值,確實在全國二十四廠中,表現特別突出。

 

「為了讓大家慢慢喜歡我們,不要排斥我們,我們的資訊數據都公開透明在網站上。鄰近居民願意相信我們一直不斷在改善、排氣也一直愈來愈低,我相信他們就會去接受焚化廠的存在。」楊世豪說。

 

然而,地理環境及廠區條件的先天限制,仍是焚化廠整改難以克服的挑戰。例如,國外先進焚化廠都在使用、可還原八○%至九○%氮氧化物的觸媒反應器(SCR),就需要較大安裝空間;新店廠腹地小,只能用還原效率僅三○%至四○%的選擇性非觸媒還原系統(SNCR),讓防制空氣汙染的願景打了折扣。

 

更重要的是,老舊的焚化爐不會因為整改,而成為新的焚化爐。

 

「大家認為整改完後,這個廠就像新的一樣,不是這樣,能改的東西真的有限。車子再怎麼樣保養,也不可能是一輛新車啊!」楊世豪解釋,新店廠藉更新中央儀控系統(DCS)、更換舊管線及附屬設施,降低非計畫性停機次數,使得焚化率操作穩定,雖能提升運轉率、妥善率,讓垃圾處理量增加五%、一天能處理約六三○公噸,但距離原設計的九百公噸日處理量,仍有不小距離。

 

再者,依焚化爐必須「火力全開」,才能應付日常垃圾的現況,許多焚化爐根本沒有停機整改的喘息空間。楊世豪坦言,「我們新北市還有兩座廠可以負擔,如果只有一座廠的縣市怎麼辦?這應該要中央努力協助,不然整改要推動,會有一定難度 ⋯⋯。」

 

「我們最新的一個爐,都已經用超過十年了,內湖焚化廠從一九九一年開始運轉,如今已經二十九年⋯⋯,新的爐體、技術進不來,整改也只是穿西裝改西裝。」

 

環保署焚化廠評鑑委員、中央大學環工所特聘教授張木彬直言,過去焚化爐設計只考慮焚化垃圾,與國際新建焚化爐兼具「能源產出」功能不同,目前台灣爐體發電效率只有十九%,遠低於先進國家的二五%至三○%。

 

張木彬認為,環保署應該更大膽、前瞻地思考台灣垃圾處理問題。除了要持續引進新技術,也得汰換老舊焚化爐,持續籌畫興建新的焚化廠。

 

焚化爐

▲點擊圖片放大

 

焚化廠可滑雪   效益更放大

 

隨著相關技術及空氣汙染防制設備的改善,在國外,焚化廠已不必然是民眾避之唯恐不及的鄰避設施。

 

一七年,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便啟用了一座全新、外觀前衛的垃圾焚化廠,丹麥政府與當地知名建築師合作,耗資五億美元(約一六○億元新台幣),將「ARC焚化廠」屋頂打造成人工滑雪場,一年得以吸引超過六萬名滑雪愛好者。

 

對哥本哈根多數市民而言,ARC焚化廠不僅打造了獨特的城市景觀、帶動觀光,最重要的是,這座焚化廠達到零碳排放,並帶來龐大的發電效益;新焚化廠不僅能夠處理哥本哈根六十萬居民,以及六萬八千家企業所製造的垃圾廢棄物,焚化燃燒轉換成電力,更可提供當地七萬兩千戶家庭使用。

 

然而,ARC焚化廠至今也招致不少質疑,除了過高的成本及科技投入外,主要的批評則是,哥本哈根當地沒有足夠多的垃圾提供焚化廠處理,不需要如此大型的焚化廠。

 

張木彬認為,台灣若要蓋新焚化廠,不必全然複製外國經驗,但必須引進最先進的空氣汙染防制設備、有效處理底渣,爐體設計則須隨著台灣燒更多事業廢棄物、燃燒所需的熱值提高而調整。

 

他強調,焚化廠作為能源發電的角色很重要,新廠的能源轉換效率,至少要達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二五%的規定。

 

長期關注焚化爐議題的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則強調,焚化並非垃圾處理的唯一道路,政府不該只想著蓋焚化廠,更該落實資源回收、垃圾減量,並妥善處理廚餘,「雙北的垃圾成分中,仍有三四%是廚餘,因為縣市沒有自己的廚餘處理設施,政府也沒將心力放在這裡,垃圾量才一直降不下來。」

 

謝和霖認為,政府各部會如經濟部、農委會,都應更嚴肅面對事業廢棄物處理情況。全台灣焚化爐四分之一的處理總量在燒事業廢棄物,在原本設計熱值不足的狀況下,一旦燒了熱值更高的事業廢棄物,無論如何整改,都將壓縮垃圾日處理量,並造成空汙,更容易燒壞爐子、破管。

 

要解決台灣的垃圾危機,沒有單一解方。從垃圾源頭減量、新建焚化廠到末端的汙染處理,都須跨部會進行總體評估,而非偏重或完全排除特定項目。但無論採取何種方案,都是中央與地方須攜手合作與民意溝通的重大信心工程。

 

環保署長張子敬

環保署長張子敬認為,焚化仍是目前台灣主要垃圾處理方式,但面對民意,新建焚化廠相當困難。(攝影/吳東岳)

延伸閱讀
華為變局解讀 ——中美從貿易戰走向科技戰
華為變局解讀 ——中美從貿易戰走向科技戰

2018-12-12

中國施壓奏效? 加國同意華為財務長孟晚舟2.3億台幣交保
中國施壓奏效? 加國同意華為財務長孟晚舟2.3億台幣交保

2018-12-12

華為公主被捕美中角力升溫  4招挑高殖利率股護身
華為公主被捕美中角力升溫 4招挑高殖利率股護身

2018-12-11

使用華為產品有國安疑慮?總統府回應了
使用華為產品有國安疑慮?總統府回應了

2018-12-10

華為案延燒 立委要求金融業董總不能用中國製手機
華為案延燒 立委要求金融業董總不能用中國製手機

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