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中國終於入摩了 你要不要著魔?

中國終於入摩了 你要不要著魔?

白富美

債券基金

達志

2018-06-02 11:13

MSCI(明晟)指數公司終於在6月1日將中國A股納入MSCI系列指數,這個代表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最重要、關鍵時刻,不僅中國政府、股民薄海歡騰,愛閒談投資的筆者我,臉書上近來都是金融圈朋友在「搞入摩」,再不然就是大數據會將中國投資訊息,透過各種廣告置入我的電腦和手機頁面,搞得大家不聊聊中國入摩、跟著市場著魔,儼然就是訊息落後者。

今兒不談政治,對守在台灣的投資人,中國入摩的一大步,對個人財富也是個好起步?一小步?還是一大步?甚至是大躍進?

 

近來流行斜槓,不想去中國奔波的台灣人,如何運用斜槓賺進中國財,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人不去大陸有什麼金融商品可以斜槓一下,讓中國財富可以跨過海峽滾入台灣。

 

根據基優網數據顯示,在中國和大中華相關的境外基金,台灣人投資規模近40億美元,若再查一下投信公開發行的中國和大中華基金,管理資產規模也有新台幣1,910億(晨星截至第一季底數據),至於中國ETF也有1,658億元(MoneyDJ截至5/29-31數據),從這些有數據可循的來源,台灣人在中國相關基金投資粗估就高達新台幣4,700多億元。

 

台灣人投資台股基金,截至4月底數據,僅新台幣1,705億元,比投資中國相關的各種公開發行基金足足少了三千億元,中國市場真的令人投資人著魔。

 

入摩=納入MSCI 

或許有人會有這個問題,中國股市-A股納入MSCI指數,為何稱為「入摩」,這就要回到明晟更名前的老名稱,MSCI原本為華爾街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資本集團(CI,Capital Investments)合資成立的指數編撰公司沿用兩家公司簡寫,摩根士丹利資本MSCI,長年下來MSCI還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大盤指數,長年下來大家就習慣用「入摩」來形容公司/國家被納入MSCI的大盤指數。

 

從台灣入摩的經驗,入摩對台股引入資金和帶動股市上漲,資深投資人都知道「入摩」的效益,如今中國A股入摩,自然成為台灣投資人熱衷的投資話題。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外資持有中國A股佔市值比重一直都相對低,即使在2014年底開通滬港通之後,2016年開通深港通之後, 元大投信的追蹤顯示,外資持有A股佔市值比重大概都維持在2%以下,外資資金北上投資中國A股的資金流入情況來看,2014-2016年資金流入相對不高,多為500億人民幣上下。

 

61入摩  資金到位假以時日

2017年MSCI指數公司宣布,將從2018年6月起正式將A股納入MSCI系列指數中,外資持有中國A股佔市值比重開始明顯上升,突破2%、逼近3%。元大投信的追蹤,資金北上投資中國A股的流入情況,今年以來到4月已經流入人民幣740億,超過過去四年同期間的資金流入量,預估今年北上淨流入中國A股資金金額將創下新高。

 

香港股市在入摩前更是熱鬧轟轟,港股在5月31日臨收盤前,基金根據指數變動調整投資組合,單計尾盤連競價時段約 10 分鐘內有近港幣千億元資金流入港股,推動恒生指數急漲 411 點,全日成交額暴增至港幣2,057 億元。

 

相較港股在5月底季的資金大舉流入,中國股市6月1日表現相對平淡,受到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美國貿易戰,中國指數收盤綠油油,相較早先各界的敲鑼打鼓,大異其趣。

 

A股入摩是個長線投資中國的題材,加上A股入摩是有階段性,6月入摩的權重只有0.39%,市場預期A股未來全數納入將可達16.6%,與香港H股有19.9%,中國B股/ADR約6.3%,中國在新興市場的比重將從目前31.04%,逐步拉高到42.8%。

 

 

61入摩,中國股市行情淡然,縱觀過去十年來中國股市的評價,中國股價還處於低檔區,從主要股市評價來看,中國相對是「美而廉」,加上中國A股權重拉高,是個中長期是題材,投資人可以好整以暇進場。但進場如何挑選何宜投資工具,在這裡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相較金融海嘯前,台灣人若要投資A股,必須跨海前往大陸開設銀行和券戶頭,走法律邊緣發A股財,當時外資或台灣人依法只能買B股。但隨著中國入摩,中國金融機構開戶也採實名制,金融商品創新,台灣人要賺大陸財,在台灣也可以輕鬆賺,目前市面可以投資工具,海內外ETF/指數基金(含債券)約有百檔,台灣掛牌的ETF則有19檔,台灣可投資的境內外與中國(含大中華)相關基金八、九十檔,200多檔主動基金、指數基金和ETF,大家都可以掌握到中國投資機會。

 

但就像智慧手機不斷推陳出新,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轉型,MSCI的中國指數也是日新月異,中國經濟過去以投資拉動經濟,鐵公基和金融股是重點,惟經濟轉向內需消費,資金明顯轉往二線消費、醫療、信息技術等類股,明晟指數公司因應中國經濟轉型,股市也要華麗轉身,推出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兩岸三地業者爭相爭取授權發行MSCI中國A股國際通的ETF,台灣則係由元大搶得頭香,近期即將募集發行,6月下旬掛牌。

 

投資中國工具多  績效勝於費用率 

投資中國,不論是主動或被動式基金,選擇不僅愈來愈多,各種工具名稱也是琳瑯滿目,到底該怎麼選,以下僅就基金本資料和費用率,提供個人觀察。

 

一、主動基金和被動基金的費用率:市場常以被動基金和ETF的總開支率低,鼓勵投資人運用ETF做投資,儘管台灣人最愛的中國ETF是滬深300和上證180的單日正向兩倍基金,經理費也要2.15-2.21%不等,並不輸給主動式基金,但基金費用率高低(經理費、保管費和行政費)是每日從淨值扣除,若主動基金績效優於被動式,投資人不必太糾結於費用率,尤其是市場在牛市,主動基金經理人有慧眼識黑馬、白馬,選擇能夠創造優質報酬的基金更重要。

 

二、ETF連結標的各不相同,投資人宜慎選最能掌握中國成長趨勢者,中國股市以上海、深圳為兩大重鎮,目前投資人交易量大和規模大的ETF,多半是鎖定上證或滬深等大盤指數,MSCI含A股的大盤指數才剛推出,目前規模偏小,惟MSCI的摩力是國際基金經理人難以抗拒,相關指數有機會吸引國際資金流入,一旦磁吸效應產生,恐改變當前ETF吸金生態。

 

三、ETF短中長期投資合宜,主動式基金合適信任專業者:投資陸股,直接在台灣就可以買賣中國相關ETF,惟這種交易所掛牌的ETF,適合對中國股市有特定看法的投資人做短線交易,也可以中長期投資,但若對市場不熟稔,又不想錯過中國投資機會者,慎選主動式基金,可以省心省事,輕鬆賺大陸財。

 

台灣人投資最多十檔中國境外基金第一季效和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基優網/Fundlover,各家基金公司和晨星,統計到2018/3/31。

 

台灣人投資最多十檔投信發行中國(境內)基金第一季效和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基優網/Fundlover,各家基金公司和晨星,統計到2018/3/31。

 

台灣投信發行中國ETF績效和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基優網/Fundlover,MoneyDJ,統計到2018/5/30。

 

延伸閱讀

A股「入摩」狂潮 尾盤競價時段 10分鐘千億資金湧港
A股「入摩」狂潮 尾盤競價時段 10分鐘千億資金湧港

2018-06-01

A股入摩  掌握中國股市質變必懂三件事
A股入摩 掌握中國股市質變必懂三件事

2018-05-31

<中國A股入摩> 要加碼?要入場?法人給意見
<中國A股入摩> 要加碼?要入場?法人給意見

2018-05-15

〈MSCI調整〉台股權重遭雙降 受中國A股入摩排擠 台積電降最多
〈MSCI調整〉台股權重遭雙降 受中國A股入摩排擠 台積電降最多

2018-05-15

中鋼(2002)近14個月首見單月虧損,股價不跌反站上月線?原來2利多在後,她喊往上還有2成空間
中鋼(2002)近14個月首見單月虧損,股價不跌反站上月線?原來2利多在後,她喊往上還有2成空間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