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打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連環出招。三月初,以「二三二條款」針對全球鋼、鋁分別課徵二五%、十%的進口關稅。而自去年八月十九日,川普授意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啟動的「三○一條款」調查,其結果預料也將出爐,恐對中國電子通信產品制裁。連續兩拳,對台灣產業的衝擊將是如何?
對中國開鍘 美可能祭出兩招
以鋼鐵業而言,由於台灣對美國的鋼、鋁出口占出口總額比率都低於一.二%,因此直接影響有限。不過,在川普築起關稅高牆後,據歐洲鋼鐵協會評估,今年恐怕將有超過一千萬噸的鋼材,自美國轉向歐洲市場。國內業者眼前最憂慮的,就是歐盟是否採取新的保護措施、力度多強。
對比於此,「三○一條款」對台灣科技業的影響,情勢就顯得更加重大,也更為複雜。
台灣雖不列在這一波「三○一條款」調查中的三十四個「觀察國」名單,但台灣資通訊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中國,卻在「重要觀察國」名單中列為首位。
據調查內容指出,「美國的高科技智慧財產權,在中國遭遇技術移轉等問題日益嚴重,侵蝕電子、資通訊等業務。」美方將以此為由作為調查的首要任務。中美貿易戰爭一旦開打,衝擊的將是占台灣出口總值約四五%,以資通訊(ICT)為主的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產業。
招數一:限制品牌 華為、聯想成目標 間接牽連台供應商
簡而言之,三○一條款「就是在調查結果出爐後,對『特定國家』單方面指控貿易上不公平,並尋求重啟談判的機會。」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指出,其實「此次美國的目的就是針對中國,以台積電為例,是由台灣生產再出貨到美國,就完全不會受到影響。」
就目前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的調查報告,最終影響範圍多廣仍是未知。然而美國應會在調查後,針對中國產品進口限制更深,李淳認為,「美國針對中國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可就限制範圍進行探討。」美方可能祭出的兩招,分別是對「品牌」限制,或對「品項」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