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2317-TW) 轉投資夏普 (6753-JP) 隨著公司體質逐漸好轉,也開始有意拓展新產品項目,外電報導,夏普有意以 100 億日圓 (約新台幣 26.8 億元),收購東芝 PC 部門,而夏普考慮收購的理由,就是有機會靠著母公司鴻海的強項,爭取 PC 商機。東芝 PC 部門之前也一度傳華碩 (2357-TW) 有意收購,但遭華碩否認。
日經新聞報導,夏普之前曾以「Mebius」品牌販售筆電等 PC 產品,但是因為產品不獲利,因此 2010 年退出市場。這次夏普又傳有意重新返回 PC 市場,關鍵就在鴻海的製造專長。
報導指出,鴻海是美國 HP、Dell 的代工廠,相當熟悉製造及零件採購能力,另一方面,夏普本身在面板技術也是全球領導廠,因此夏普如果收購東芝 PC,對鴻海及夏普來說,都有增加產品出海口的機會。
夏普社長戴正吳之前也曾於 2017 年 4 月時透露,考慮重返 PC 等智慧手機以外的 IT 機器市場。戴正吳表示,IT 機器是最能夠發揮夏普、鴻海相乘效果的產品,希望能發揮與鴻海綜效,重返 PC 市場。
戴正吳指出,與其他日系品牌如 Panasonic、Sony 相比,夏普在家電產品的範圍確實比較廣泛,但是如果從整體產品陣容來看,則是明顯不足,因此將擴產品陣容,以增加營收來源。
郭董牌補上筆電產品 大中小面板齊攻眼球商機
鴻海 (2317-TW) 雖以代工為主,但是有了生產技術,切入自有品牌本來就是正常發展,放眼鴻海集團旗下目前自有品牌產品,包括了手機、電視,在消費性電子領域就獨缺筆電,如果夏普 (6753-JP) 確定購買東芝 PC 部門,也顯示鴻海切入品牌產品,從大中小面板齊攻,大搶眼球商機,未來郭董牌也將從原本只做代工的幕後,正式轉向幕前。
InFocus 從 2013 年起,就開始與鴻海合作,當時先推出 40 吋液晶顯示器等消費電子商品,並在中國與其他亞洲地區,包括台灣、印度等地,銷售智慧手機,也因為 InFocus 智慧型手機的設計、生產及銷售,幾乎都是由鴻海富智康負責,因此也被外界暱稱為郭董牌。
儘管郭董一直宣示不會做品牌,不過從鴻海在 2016 年參股夏普後,郭台銘還派了集團副總裁戴正吳親自出任入股夏普後的首任社長,其實也正式宣告鴻海啟動自有品牌之路。
夏普社長戴正吳也曾指出,夏普和 Panasonic、SONY 相比較,雖然有廣範圍家電產品,但產品陣容不足,因此吃下東芝 PC 部門,對夏普跟鴻海發展都有利。
產業人士分析,雖然筆電市場已進入成長瓶頸,但是相對智慧型手機,消費者更沒有所謂的品牌忠誠度,加上日系品牌就是給人品質高的印象,所以鴻海藉此進入筆電市場,也不至於會跟客戶互有扞格,反倒是可以讓自有品牌產品更加完整。
※本文授權自鉅亨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