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短缺對許多亞洲人來說是個遙遠的記憶。但隨著該區難以為越來越多的人口提供足夠的糧食和營養,糧食短缺可能再次成為痛苦的生活現實。
【經濟日報 編譯林聰毅】
亞洲已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市場,到了2050年,亞洲人口預計將再增加9億,站上50億人大關。在中產階級日益壯大情況下,從現在起到2030年之間,亞洲對牛肉和禽肉的消費將占全球增量的一半,魚肉的消費則將占全球增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屆時,南亞與東亞將占開發中國家穀物需求的六成。為跟上這種不斷增加的需求,糧食產量須要較十年前增加60-70%。
在理想情況下,亞洲的農場完全可以擴產,但令人遺憾的是,它們沒有做好準備。為了生產充足的糧食,21世紀的亞洲農場需要經歷一場轉型。
幫助亞洲農民應付氣候變遷,是最該努力的核心環節。全球暖化可以在某些地區增加農業產量,但也會在亞洲的其他地區嚴重限制生產,引發長期糧食危機。例如在印度河-恒河平原等傳統土壤肥沃區,水量日益減少,海平面的升高將吞沒大片良田;海平面每上升1公尺,就會威脅越南70%的沿海農田。而隨著水溫升高和潮汐改變,湄公河三角洲廣大漁場的產量可能劇減。
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到了2050年,亞洲稻田和麥田的產量可能分別銳減20%和44%,將導致穀物、大豆和小麥價格上漲70%,該區營養不良的兒童人數將增加1,100萬人。
但如果亞洲農民能夠調整與適應,這不必然是亞洲的宿命。今日大部分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缺少資金和專業知識提高生產力和農作物品質。以緬甸為例,只有16%的農民家庭使用小鐵牛或曳引機犁地耕作。
此外,根據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的資料,近40%的亞洲總土地面積面臨各種形式的沙漠化。政府雖無法創造新的可耕土地,但可以、也必須採取政策支持、整合和強化仍可耕種土地的農耕作業。
首先,亞洲各國政府可以推廣農場合作社。有別於以往舊式的集體農莊,今日的農場合作社完全是商業化的,以效率和利潤為優先...
延伸閱讀 》